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的初中英语试题评价研究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st Papers Based on Bachman’s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Theory
摘要: 本篇论文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主要分析了试题2025年重庆八中强化训练三,从听力、阅读、写作方面来分析、评价该试题。主要研究问题是结合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分析评价该试题命制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Bachman’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mainly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test paper of Chongqing No. 8 Middle School’s Intensive Training Three in 2025 from the aspects of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i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est paper’s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Bachman’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文章引用:杨欣炎. 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的初中英语试题评价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11): 1780-178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1223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英语试题是衔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与中考评价的核心载体。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考查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中考改革则深化“素养立意、情境实践、分层评价”理念,旨在实现“以考促教、以考育人”。本文结合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分析该试题在符合课标、呼应中考改革上的表现,评价其优缺点并提出建议,为试题优化提供参考。

1.2. 理论基础

本篇论文基于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展开分析试题。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理论核心是能在真实语境中有效、恰当地用语言完成交际,包括三大核心能力:第一个是语言能力,包括语言基础(语法、语篇结构等);其次是语用能力,比如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契合交际场景;第三个是策略能力,即用策略衔接前两者,解决交际问题。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

Hymes (1972)提出交际能力理论,强调在真实语境中评估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托福(TOEFL)的改革。海姆斯注重交际能力的考查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但量化评估方法不完善,可操作性较低[1]。Bachman (1990)在其基础上拓展,提出交际语言能力模型,将其拆分为语言能力(含组织能力、语用能力)与策略能力(元认知策略等),强调动态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为语言测试提供可操作框架[2]。海姆斯理论侧重打破纯语法研究局限,为交际语言研究奠基,但未提供具体评估或培养工具;Bachman理论直接指向实践,其结构化模型可直接用于语言测试设计和教学目标拆解,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与量化评估价值。

2.2. 国内研究

英语测试从测试形式分类,有主观性测试与客观性测试、直接性测试与间接性测试、分立性测试与综合性测试。国内学者对语言测试有丰富的研究。覃敏(2005)聚焦英语测试中的多项选择题展开探讨[3]。伍菊(2025)分析了2018~2023年长沙的中考试题,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按照文本类型、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等方面对这几年的英语试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阅读教学的建议[4]。徐倩、张瑾等人(2025)对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该试题注重学科育人、发散思维、设置真实任务等特点,实现了在做中学[5]。杨惠中(1999)则深入分析了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联[6]。赵玉祺(2023)研究了临沂市某中学2022年期末考试试题,分析这份试题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问题设计的主线,在新中考题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加入了名著阅读这一新题型[7]。由此可见,国内学者紧扣国内教学与考试实际,从主题探究、学科育人等多个方面分析,为试题命制提出了建议,但研究范围存在局限性,比如主要针对初高中,对小学、学前、特殊教育群体的研究不足;对研究对象的关注不足等。

3. 听力试题分析

听力一共是35分,分为5小题。其中,前两题是短对话,后两题是长对话,最后一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呈现。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固定搭配的掌握情况,比如“good job”“good luck”“good idea”。三个短语看起来很类似,但是中文意思完全不同,选项具有迷惑性。学生如果想做对这道题,不仅要听懂听力材料,还要熟练记忆每个固定搭配的中文意思。

其次,听力考察内容全面,不仅考察了固定搭配等基础语法知识点,也考察学生对音标以及数字的掌握情况。比如在第7题中,考察单词“thick”的发音,要求学生认识单词对应的音标;在第8题中,考察用英语表达数字,听力材料中说衬衫是50美元,裤子比衬衫便宜20美元,题目问裤子多少钱。这道题出得很好,因为它既考察了用英语表达数字,又考察了比较级。在第20题中,考察用英语表达时间;在第24小题中,横线处所填的答案需要通过理解听力之后总结得出,考察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总结能力。听力试题的内容从考察单个单词、短语到短对话、长对话,难度循序渐进。总体来说,听力部分充分体现了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中的组织能力。语法知识点涵盖音标、数字、比较级等,考查全面,听力对话有长有短,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

此外,第五大题主要内容是告诉学生如何与他人建立一段良好的友谊,听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价值观正确,可以正向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也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做到了以德育人。不过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发现,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与后进生在听力这一题的正确率方面相差不大,由此可知,听力这部分试题命制较为简单,不太好区分学生的听力水平,效度不高。但听力部分考察内容全面,贴合学生生活实际。长对话难度较高,应播放两遍。在这份试题中,听力时间为20分钟,长对话用男声、女声分别播放了两遍,试题安排合理。可以看出,这一大题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但缺乏真实交际场景,没有考查学生对隐含意义的理解。

4. 阅读试题分析

阅读方面,试题分为语法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与口语应用以及任务型阅读等方面。其中语法选择占10分,完形填空占15分,阅读理解占30分,占分最多,分为四篇短文。口语应用、任务型阅读、完成句子以及阅读填空分别各占10分。

首先,完形填空考察了介词、过去时时态、词义辨析、词形转换、大小写以及反身代词等各种知识点,考察很全面;完形填空主要讲了一个消防员营救一只小狗的故事,内容与生活相关联;同时,文中最后一段告诉读者一个道理:不是每一天都有机会拯救别人,但是每一天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善举影响别人。在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完形填空一共有十小题,最后三小题和前面的题不在同一页试卷上,这样设置题目使学生翻阅题目不太方面,今后试题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把题目设置在同一页上。阅读理解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分为四篇。A篇是一篇说明文,讲述了雪花的形成过程,难度较小,通过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发现,这篇文章学生基本都可以做对。第45题考察雪花最后形成的形状,学生需要根据文章中“As more water join me, I get six arms on each side.”这句话来间接得出答案,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图形推理能力,并且每个选项很相似,具有适当的干扰性,这道题的设置非常好。B篇体裁属于叙述文,主要介绍了画家梵高的三幅著名画作以及其中的创作过程。B篇最难的是第51题,这道题问学生我们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A、B、C、D四个选项都不是原文中的句子,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才能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考察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C篇体裁属于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过敏是如何产生的。其中,第53题问“什么使过敏更严重”,选项A“过敏系统很了解花粉”和选项D“过敏系统很熟悉花粉”是相同意思的选项,给学生的干扰性很低,学生可以很容易就排除。而这道题的答案在文章中有原句“Second, the pollen pieces are so small that they easily get into our body, making the allergies worse.”学生可以根据原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因此,第53题有待改善。D篇也是说明文,主要介绍了遥控飞机在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方面带给人们的便利。第58题考察单词“gap”在文章中的意思,做对这种题需要学生结合文章具体语境来推断词义,扩大词汇量也是一种方法。D篇中最难的是第59题,59题问以下哪个选项是文章的结构,选项给出了四个树状图。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每一段的主旨大意有很好的把握,并且总结、思考每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所属关系等。总的来说,阅读理解选材广泛,有人物传记,也有科普知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每一篇文章都是向学生传达正能量的,比如通过梵高创作画的故事,学生可以学习梵高认真的匠心精神,通过遥控飞机的故事,学生可以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总体来看,阅读理解难度由易到难,效度较高,语篇长度适中,考查学生的图形推理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句意的能力、把握段落主旨大意的能力,使学生的语篇能力得到提升。但阅读理解缺乏对真实社会语境的融入,比如并没有涉及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此外,阅读理解大多数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而开放性问题设置较少,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策略能力。

5. 写作试题分析

写作题占分20分,以最近“甲亢哥”的故事为例,让学生写一篇介绍家乡重庆的景点的征文。该作文话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融入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试题中从食物、景点以及游玩感受等多个角度给出学生相关的单词和写作句型,适当给学生写作提示,让学生有写作思路的同时也让学生有自己充分发挥的写作空间,避免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此外,该话题的选择也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无形之中加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总体来看,写作试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连贯、通顺地传递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中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但与听力、阅读部分相同,写作部分未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比如学生套用固定写作模板,没有根据交际对象灵活调整语言表达。

6. 实际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万州中学初三年级两个班(100个学生)的试题,发现高分段有16人,中分段有24人,低分段有8人,不及格的有2人,整体来看,这份试题难度适中,效度较高。另外,以一些典型题型为例,听力第24题总结概括信息题有52%的人做对;完形填空中的固定搭配题,有75%的人做对;阅读D篇分析文章结构题,只有30%的人做对;作文有70%的人套用模板。另外,通过收集学生调查问卷,发现70%的人认为阅读理解话题涵盖全面,趣味性强;92%认为重庆景点这一话题有话可写,但71%的人想要增加书信、邮件等实用文体写作任务;60%的人认为语法知识题占比过高,对此,我们可以增设考查实用文体的小作文。

7. 试题改进建议

从听力题目的方面看,听力题的区分度不够,我们可以在长对话里加一些需要推理的题,比如让学生猜测对话里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增加带图表的听力材料,模拟真实场景。另外,可以增设不同社交场景的对话,使考试内容更贴近真实情景,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阅读题目方面,比如C篇第53题的两个选项意思相近,可以换成“免疫系统反应过度”这种基于原文的干扰项,让题目更有迷惑性和区分度;任务型阅读可以增加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批判性问题,发展学生的策略能力。

写作题目方面,增加不同写作类型,比如给社交媒体撰写产品文案、给旅游景点写导游词等,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

8. 结论

总体来看,2025年重庆八中强化训练三英语试题基本符合课标要求,初步体现中考改革方向,但仍有提升空间。首先,试题紧扣课标核心素养,全面考查语言基础,融入德育与文化自信;呼应中考趋势,减少对零碎知识的考查;话题贴近生活,融入真实情境。不足之处在于未充分落实课标“真实交际”与中考“情境深化”要求,比如阅读无跨文化情境、写作易套模板;中考倡导的“开放性题型”不足,试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另外语法选择题分值占比高,与中考“弱化单一语法、强化语境”趋势不符。

综上,试题需以课标为根本、紧跟中考改革,通过真实情境、跨文化融入落实素养培养,增设开放题型、优化分值占比,进一步契合课标与中考改革方向。

附 录1:学生成绩统计表格

附 录2:试题命制与做题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姓名: 性别: 年龄:

同学你好!这是一份帮忙做研究的调查问卷。这个问卷跟你的学习成绩、表现评价等都无关系,答案没有对错。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即可。我们保证,你所填内容都会保密,非常感谢你的参与!

1. 学校的考试题大部分都是选择题。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2. 你认为听力部分很简单。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3. 你认为阅读理解涵盖科技、生活、文化等多个主题,并且谈论的话题都是你所熟悉的。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4. 你认为写作试题类型单一,应该增加写邀请函、产品文案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5. 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机会不多。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6. 你认为考试题目跨页设置,影响你的做题效率。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7. 写作时,你习惯性套用固定模版,而非根据内容灵活调整表达。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8. 写作时,你习惯性套用固定模版,而非根据内容灵活调整表达。

A非常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参考文献

[1] Hymes, D.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Pride, J. and Holmes, J., Sociolinguistics, Penguin Books, 269-285.
[2] Bachman, L.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覃敏. 英语测试中的多项选择题[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9): 6-11.
[4] 伍菊.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阅读分量表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以2018-2023年长沙市中考英语试题为例[J]. 广西教育, 2025(1): 58-62.
[5] 徐倩.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14): 12-15.
[6] 杨惠中.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 外语界, 1999(1): 16-25.
[7] 赵玉祺. 2022年临沂市某中学期末英语试题分析[J]. 校园英语, 2023(4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