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教学尤其是高职教学正逐渐向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转变。在这之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侧重于理论为主,对实际操作要求不高。而对于属于文科的连锁经营管理学科来说尤为如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老师上课只是注重对学生给予知识理论的灌输,当然会举到一些案例、实证,但所举的案例或实证不过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强化,加深部分印象罢了;学生们在台下听的时候似乎很明白,也能够在老师的举例中受到不少启发,课后也会自己去寻找一些相关材料自学以便加强理解,但仅仅停留在识记的基础上,对于所应该掌握的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还远远不够[1] 。
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了解当代商业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熟悉商业连锁经营的模式、商业网点开发与管理、连锁商业机构的经营与管理;掌握连锁企业商品管理和营销管理技能;具有较强的商品管理能力、物流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公关及促销能力、电子商务等能力的高素质连锁经营管理技术应用型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因此,单纯通过理论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通过学生在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于实际操作。而要达到这种要求就必须采用一些诸如设计虚拟贸易环境,来让学生“实际”操作所学到的知识,比较真实地练习连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知识技能[2] 。
(1) 老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按照书上理论教授,所用教材陈旧,缺乏新鲜的实际例证,很难让学生们了解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材料。
(2) 教课所用案例单一,缺乏变化,无法与社会上的真实工作环境相适应,使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增加就业成本。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多只注重知识的识记,死记硬背的情况比比皆是,教学效果差,很难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4) 学生虽然课后也会找些相关课程的参考书自学,但缺乏系统性和正规性,往往偏离主题,容易浪费大量时间而无所获。
(5) 学生缺乏相关国际商务方面的实习场所,社会上的企业往往很难让学生实习操作,因此,学生们无法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6) 大多数高校教学模式陈旧,老师常常觉得所教知识死板、单调,无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更无法实际操作,因此,师生间缺乏教学上的有效交流,教学效率不高。
可见,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在我国的课程教学情况整体上并不是令人满意的。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急需改革,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
2. 高职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建设目标
2.1. 凸显高职教育特色:职业性、实践性。
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与连锁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按照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实现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推行岗位制,以岗位(群)为中心来传授相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3] 。
2.2. 突出课程教学特点:以实为本,以能为主。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夯实基本职业能力,强调学生在职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按职业岗位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进行岗位职业教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掌握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达到连锁企业应具备的财务管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达到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紧密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实用的教学内容、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
3. 高职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根据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筹资管理、长期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政策[4] 个方面:
(1) 筹集管理。学生独立或分组收集、实训基地单位财务资料,撰写筹资计划书,完成.实训基地单位筹资情况分析报告,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各种筹资方式的优缺点,企业筹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控制筹资的成本和风险。通过筹资方案的制定,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成员的相互合作能力。
(2) 长期投资管理。学生自己收集、实训基地单位财务及相关业务资料,撰写投资计划书,并完成实训基地单位投资项目分析报告,使学生加深对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项目投资的目的,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的评估方法、投资项目决策的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涵报酬率等指标的应用和影响投资项目各因素的分析。
(3) 证券投资。学生通过撰写实训基地单位证券投资情况分析报告,对不同证券的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和熟悉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有关的法律知识及证券投资方法和证券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
(4) 营运资金管理。使学生了解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营运资金在企业的作用及相关成本情况,了解加速营运资金周转的重要性。把握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的办法和技巧。
(5) 股利政策。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对企业不同股利政策形式及其优缺点有进一步的了解,把握股利政策与企业筹资、投资和其股票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企业有利不分和股票股利的利弊进行论证和把握。
4. 高职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模式
教学团队采取项目教学、工学交替、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业务相一致。具体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1) 仿真教学模式
以项目为驱动、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实际业务为教学案例,在实际业务的背景下进行仿真教学,培养学生获得与连锁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多种职业能力及其综合职业素质。
(2) 情境教学模式
适当开展情境教学,教师适当地开展情景教学。即虚拟企业主体及其内部组织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岗位,设置一些重大的决策问题,让学生以不同管理人员的身份进行模拟分析和决策。
(3)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根据连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部门具体岗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任务,提高独立处理业务的能力,从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
(4)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将课程教学放在仿真实训室和全真工作场景的连锁企业,让师生都以职业人身份开展教与学,实施“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5)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采用“实训在前,结论在后”的实训方法,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操作、自主探索、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
本文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基于理实一体化的《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建设”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2014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