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面神经炎,俗称面瘫,歪嘴风,口眼涡斜等。中医学上认为是手太阳,手阳明,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涡噼。西医认为此病是因为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轻微者可自行自愈,严重者需要接受治疗。目前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激素冲击疗法、扩血管药、理疗、按摩等[1] 。本文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对急性外周性面神经炎分阶段采取不同的针灸手法,疗效显著,能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采集
本文收集了自2010~2014年5年间神经内科与康复科门诊病人176例。病人均为居住于本市及周边的居民或者务工者,地域分布无特殊性。病程均为1 d~3 d,超过此时间段不计入临床资料探讨。所有病人均为单侧,不并发眼肌麻痹的面神经麻痹,排除外伤、肿瘤、手术损伤及并发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将这1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58例,B组59例,C组59例。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和C组为对照组。
2.2. 临床症状
患者诉耳周无明显疼痛,患侧口腔留有食物残渣。查体: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鼓气时患侧口角漏风,患侧面部表情僵硬。
3. 治疗方法
在病例分组的基础上,A组针刺治疗:病人在发病第一天至第五天针刺患侧地仓、颊车、翳风、阳白,针刺宜浅,约0.3~0.5寸,行针手法宜轻,取对侧合谷,手法用泻法强刺激。从第五天开始,针刺加下关、颧髎、阳白透鱼腰、足三里等,针刺深度约0.5~0.8寸,适度行针,提插捻转。选取下关、阳白、翳风、地仓等穴加电针,采用用G6805型电针仪,取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面肌出现抽动,患者能忍受而不产生痛感,患者舒适为宜。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25 min。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天。B组药物加物理治疗:病人口服西药地巴唑片20 mg/次,每日3次;维生素B1、B6各20 mg/次,每日3次;维生素C 0.3 g/次,每日3次;维生素B12 500 μ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以上药物10天为一疗程。同时(1) 采用KD-2A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用垫布包裹同一条输出线的两个小圆形电极片,分别置于耳后乳突处与耳屏前,强度以患者面部不疼痛,面部肌肉轻微抽动为准。(2) 用HB-W-L微波多功能治疗仪,仪器置于患侧耳后乳突处,治疗强度15 W,无热量,治疗时间15分钟。以上理疗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两天。C组针刺加物理治疗:病人从就诊第一天同时进行以上针刺治疗和理疗。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两天。
4. 治疗结果分析
4.1. 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用House-Brackmann标准[2] ,面肌功能状况分为6级:I级为正常(100),II级为轻度功能

Table 1. The table of treatment effect
表1. 治疗效果表

Table 2. The table of treatment effect
表2. 治疗效果表
障碍(99~75),III级中度功能障碍(75~50),IV级较为严重功能障碍(50~25),V严重功能障碍(25~1),VI级为完全麻痹。疗效标准:(1) 痊愈:达H-B I级。双侧额皱纹、鼻唇沟恢复对称, 蹙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说话和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2) 显效:达H-B II级。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3) 好转:由H-B IV级~VI级经治疗后改善为Ⅲ级。(4) 无效:经1个月治疗后仍停留在H-B IV级以上[3] [4] 。
4.2. 治疗的结果
根据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出如下数据:
经统计学χ2检验,χ2 = 2.2932,P < 0.05:A组针刺治疗疗效明显优于B组药物加物理治疗,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χ2检验,χ2 = 1.7931,P < 0.05:A组针刺治疗疗效明显优于C组针刺加物理治疗,如表2所示。从以上检验分析可以看出:治疗手段越复杂,患者恢复的越差。解剖学上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激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等)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5] 。因此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所处的阶段,来选择适合的针刺手法,选择合适的刺激量(轻刺激或者重刺激),把握治疗原则,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疗效。
5. 探讨与结论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㖞噼。正如《灵枢·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因此,面神经炎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针刺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经筋之邪气,祛风通络。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临床上针灸治疗面神经炎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