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我国医学界与世界交流日趋广泛,医疗服务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医学教育向国际标准靠近势在必行 [1] 。国际化医学教育(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必须从教育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的医学人才 [2] 。因此,外语教学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法国在医学及相关领域既传承历史,又勇于创新,尤其在创新疗法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医学教育规范,采用精英培养模式。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内4家具有医学法语教学课程的院校之一,临床医学法语教学具有悠久历史,本文对照中外的医学双语教学模式,就我校临床医学法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力图构建国际化医学背景下的规范医学教育体系。
2. 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医学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开展医学法语教学的院校不多,无统一的教学标准,个别学校的教学仅限于任课教师结合自己专业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学科内容进行讲解,未形成课程体系。然而,在经济、知识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打破了国界。2002年4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 [1] 。我国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把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作为课程重组的重要参考准则 [2] ,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的传统医学课程,改为“以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整合课程。
医学法语教学应借鉴此种教学思路。一方面要注重医学学科的整体性和交叉融合性。教学大纲应“以系统或疾病为基础”,从生理、病理、解剖、病因学、诊断学、治疗等全面展开,打破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独立教学”的课程体系。例如,可以参考由法国洛林大学内分泌科编写的一本名为《甲状腺》的教材,书中从甲状腺的生理病理基础到甲状腺的解剖,再到甲状腺的各疾病的病因学、诊断学及治疗,甚至还附有体格检查及手术操作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甲状腺疾病在各个学科中的交叉与联系,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各学科中的专业医学法语词汇。另一方面,应该借助与法国医学院校的长期交流平台,结合临床医学教学实际和我校学科建设特点,规范医学法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内容上做到分层分级、分阶段、由易到难进行,同时突出临床实践重点。
3. 教材选定及编写不容忽视
偏差法语递先进版外语首实可行的“世界最佳医疗保健组织”的称号。教材是专业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与学的主要媒介。由于医学涉及面广,专业分支较多而且细,医学法语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加之医学生法语水平、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给医学法语教材的编写带来了重重困难。有学者认为引进国外医学原版教材,有助于传递国外医学教育理念、开阔师生视野、促进双语教学 [3] 。但结合我校医学法语实际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大部分法语国家医学教育无统一指定的教材,学校通常会给出一系列的教材参考清单,学生自主参考,难以确定教材蓝本;其次教师队伍及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原版教材授课讲解及理解容易出现偏差。我校通过邀请法国临床医学教授,定期现场示范教学,共同讨论及规范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同时开展了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法语本科生及研究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法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建议。问卷共发放80份,实际收回73份,回收率为91%。(问卷结构、内容的简单介绍:该问卷共分为3部分,16个问题组成,以不记名方式自愿填写。第一部分为课程过程评价,主要针对授课满意度提问;第二部分着重调查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及考试评价方式;前面两部分为封闭式单项选择题,最后部分采用开放式问题征集学生对于教学的评价及建议)。关于教材选择的调查中(见图1),56.2%的同学认为理想的教材是由法语教研室统一编写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法语教材,34.2%的同学偏向使用法语原版教材,其余9.6%希望法语材料是一些比较前沿的法语医学期刊论文。
参考现阶段教学、教师建议、学生期望及外教经验,我校宜采用参照国外原版教材,结合师生实际情况编写教材。编写过程中注意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互渗透,有针对性地选择题裁,与临床医学有机结合。同时注重专业法语的教学过程中,巩固基础法语的学习。在法国专家的指导下,教材编写遵循“边编写边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更新”的原则。逐步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医学教育统一体,保证医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4. 探索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国际化交流能力
如果把教材农夫培苗育种所需要的土壤,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无异于在整个培育过程中所需要不断给予施肥、捉虫、嫁接、修剪等方案。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双方的多元交流也不断被提到重要的议程中。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65.8%的学生对目前授课方式评价一般,满意的只占13.7%。80%以上的学生支持多媒体教学(52.1%)、小组展示和情景模拟(28.8%)。分析学生对医学法语课程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以阅读,翻译为主,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师生教学互动较少。弱化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医学法语实际应用。
新型的医学人才,应该着眼于国际交流能力的培训。52%学生认为学医学法语最重要的是口语技能的培训,23.3%学生认为论文写作培训最重要,传统的教学已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我们需要探索更全面、丰富多样地教学方式。教学中应听、说、读、写、译全面培训。打破传统的教材依赖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更新教学内容,把学科前沿,诊疗指南等,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形成形象、生动、有趣,实用的学习内容展示给新模式下的教学体系,最好让学生参与其中,情景模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医学实践,有的放矢设计不同场景,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情境中。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
培养的制高点上去诠释语言,逐渐awareness也为将赴法国进一步采用全法语教学或是法语为主辅以中文解释的教学模式,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法语浸入式(French immersion)教学模式,在以母语为英语的儿童的法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许多国家教育界人士的推崇 [4] 。Bialysto的研究

Figure 1. Students’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medical French (N = 73)
图1. 学生对医学法语材料的选择(N = 73)

Table 1. Students’ evalua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表1. 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及期望
认为浸入式法语教学有助于元语言意识的发展 [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践行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发现,在同样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学生的法语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如能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其整体教学效果更优 [6] 。浸入式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思维敏捷度、理解力和判断力较高,对异国文化认识比较积极。我们需要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国内外的专项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及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的医学法语教学,逐步向浸入式教学模式发展。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去诠释语言,拓宽知识面,加强文化敏感性,培养复合型法语人才。
5. 课外延伸课内,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国际化学生
5.1. 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国际化医学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扎实的医学基础、国际交流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信念与能力,不断充实大脑,更新知识。临床医学课程内容多,任务繁重,医学法语的课时有限。不论是外语还是专业课的学习,自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研室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各学科国内外学术成果、权威的网络课程、场景对话及医学相关影片资料,通过经典的的图片、动画、视频,进行语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建立具有自我特色的语料集 [7] 。建立自己的网站,创办网络课程,弥补面授课时间限制,内容单一的不足,营造全方位,多角度的外语教学与学习氛围。
5.2. 创设课外交流学习平台,开阔学生视野
在现有法语角的基础上,调动学校法国授课专家、实习学生、法语教师及法语班的学生创建第二课堂,定期开展活动。观看电影、法语数字化空间学习小组、法语演讲比赛等。开展一些法语国家医疗体系、文化的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语作为一种语言信息的交流工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医学科学发展迅速,信息日新月异,对医学工作者而言,必须随时更新这些信息,才能与时俱进。因此,需要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强专业外语能力。根据临床医学教学实际,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性双语教学大纲,不断积累经验、摸索和改良教学方法,传承学校法语医学教育的历史渊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明确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意义,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及长远意义的教学品牌。
基金项目
本文为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JY-Y-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