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沿
柴油车因空燃比高,氧过量,使燃油燃烧充分,节省了燃料,增大了功率,降低了CO、碳氢化合物和CO2的排放而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柴油车尾气中所含的HC,CO,NOx,SO2和颗粒物(PM)等破坏了大气的臭氧层,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柴油车尾气的净化处理势在必行 [1] [2] 。为了减少柴油车污染物排放,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标准,我国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国Ⅲ、国Ⅳ、国Ⅴ已于2006年发布,国Ⅳ排放标准已于2014年7月1日实施。
目前发展了三种尾气净化催化技术用于净化柴油车尾气: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用于净化NOx,氧化型催化剂(DOC)用于净化HC和CO,带催化剂涂层的颗粒物捕集器(DPF)用于净化PM。选择性还原(SCR)是一种净化贫燃条件下柴油车尾气中NOx的主流技术之一,具有燃油经济性高,脱硝效率高和对柴油含硫量要求低等优势 [3] ;因此成为柴油车国Ⅳ阶段排放标准的首选技术路线。该技术的核心是开发具有高活性、宽操作温度窗口的催化剂,应用于柴油车尾气NOx催化净化。钒基催化剂具有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好、抗硫中毒性能高等优点,在欧洲柴油车脱除尾气中NOx得到广泛应用 [4] 。
本文介绍了采用普通浸渍法制备V2O5/WO3-TiO2型催化剂,以尿素提供的NH3为还原剂使NOx转化为N2和H2O。
2. 催化剂制备
将载体浸渍在活性组分的水液中,当浸渍平衡后,分离剩余液体,经干燥、煅烧活化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催化剂成品,工艺流程如图1。在A组分预混罐中加入1000 kg的3%草酸溶液,然后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20 kg偏钒酸铵,加料结束后,恒温搅拌2 h。同时在B组分预混罐中加入500 kg的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500 kg偏钨酸铵,加料结束后,恒温搅拌2 h。将上述A组分溶液和B组分溶液全部加入到混合罐中,搅拌30 min后,制得活性组分溶液。将载体全部浸入活性溶液中静置5 min,取出后用高压空气吹扫15 s。经干燥5 h后,再500℃煅烧5 h,制得催化剂产品。
3. 结果与讨论
3.1. 活性组分
活性组分是草酸钒和偏钨酸铵的水溶液,在催化剂成品中以V2O5/WO3存在。V2O5是一种结构敏感的催化剂,V=O键在反应中起关键的作用。V2O5/WO3-TiO2型催化剂NH3-SCR的反应方程式为:

Figure 1. V2O5/WO3-TiO2 catalyst preparation process
图1. 制备V2O5/WO3-TiO2型催化剂工艺流程


目前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是Eley-Rideal机理模型,即NH3强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生成
,与气相中的NOx发生反应,O2在SCR反应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5] 。
WO3作为助催化剂,能有效提高脱硝性能,并使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水热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SCR助催化剂。第一,WO3的加入能改善V2O5与TiO2之间的电子作用,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抑制V2O5/TiO2催化剂烧结,增加了比表面积 [6] 。第二,WO3的加入还增加了B酸性和催化还原性,从而增加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7] 。
3.2. 载体
载体是主要承载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材料,为催化剂提供一个有效的表面和合适的孔结构,让催化剂获得一定的力学强度,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能,与活性组分形成新的化合物,减少活性组分的用量 [8] 。本文中的载体采用是整体蜂窝式,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尾气处理和其他尾气处理。这些催化剂特点为低的阻力,因为要处理的气体入口压力低且流量大。整体蜂窝式载体由许多平行的薄壁多孔的直通道构成,如天然的蜂巢。通道截面的形状可也是六边形,但在装配式催化材料制造中四边形、三角形和正弦曲线形应用更加普遍。整体蜂窝式载体主要成分是锐钛型TiO2,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和高抗硫中毒性能;与其他载体相比,钒物种在锐钛矿型TiO2表面分散良好,并具有丰富的表面分布态。为了提高载体的机械强度引入SiO2,这样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满足柴油车的使用要求,降低维护费用 [9] 。
3.3. 浸渍及分离
浸渍即将含有活性组分的溶液与载体充分接触,使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更加均匀,催化效果更好 [10] [11] 。溶液通过毛细管抽吸被引入载体的微细孔隙内,溶液中活性金属前驱体从溶液中迁移到载体表面。浸渍结束后用高压空气将载体通道内富余活性组分溶液吹出,回收后重复利用。
3.4. 干燥及煅烧
经过上述步骤后,活性组分被摊铺为薄层形式吸附在载体上。将吸附活性组分的载体放在较低温度下温和干燥,同时保证气流流经载体通道。气流从孔隙内将水分带走,活性组分浓度升高到饱和值,在与载体作用生成的晶种上结晶。煅烧过程中草酸钒和偏钨酸铵分解,V4+被氧化为V5+,最终得到V2O5/WO3-TiO2型催化剂。V2O5在催化剂表面存在单独的VOx物种、聚合态VOx物种以及结晶态V2O5。

Table 1. The conversion rate of De-NOx catalyst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表1. 不同温度下催化剂对NOx的脱除率
当钒负载量低时,催化剂表面主要存在单独的VOx物种;随着钒负载量增加,催化剂表面出现聚合态VOx物种,在达到单层分散阀值后形成结晶态V2O5,但结晶态的V2O5体积较大,本身催化活性会大幅下降,同时会掩盖催化活性强的单独的VOx物种、聚合态VOx物种,导致实际的活性中心数目减少,从而降低了催化剂NOx的脱除率 [12] [13] 。若催化剂的工作温度过高,容易造成WO3晶体烧结,导致催化剂NOx的脱除率的下降。另外,WO3质量分数过大会屏蔽活性物质V2O5。综合考虑,本文中控制催化剂的成品中V2O5的比例2%~3%,WO3的比例8%~11%。
3.5. 产品评价
催化剂活性检测在模拟反应装置上进行。将产品放入反应装置中,反应气体组成为1000 ppm NOx和1500 ppm NH3,热空气为载气,反应空速30,000 h−1。反应进出口气体NOx浓度由尾气分析仪在线检测,在250℃~500℃内选择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稳定15 min后进行数据记录,计算NOx的脱除率,计算公式如下,测试结果见表1。在250℃~500℃的范围内NOx的脱除率达到80%以上,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4. 结论
1) 本文介绍的V2O5/WO3-TiO2型催化剂的生产工艺简洁,生产参数易于控制,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7%以上。产品对柴油车尾气中NOx的NH3(尿素)-SCR的净化效果满足国Ⅳ排放标准。但催化剂活性、成本、毒性等方面考虑,V2O5在催化剂产品中的比例2%~3%,WO3在产品中的比例8%~11%。
2) 该催化剂在250℃~500℃的范围内NOx的脱除率达到80%以上且具有较强抗硫能力。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