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微波能量采集技术是以空间为媒介收集周围环境中的电磁波,相比于风能、太阳能等,具有随距离变化时接收功率可控,供能持续,受环境影响较弱等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天线较宽的带宽能够提高可接收的微波能量的频率范围,对二次以上谐波良好的抑制能力可以保证整流的效率,因此宽带的谐波抑制是能量采集技术和整流天线的发展方向之一。
一个完整的整流天线包括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两个部分。其中整流二极管是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起到将高频能量转换为直流的作用。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整流时会产生二次、三次谐波,这些谐波有可能会从天线中再次辐射出去从而造成能量的损失,因此需要对高次谐波进行抑制。
通常实现谐波抑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改变天线结构来实现谐波抑制的方法 [1] ,在矩形贴片上加载U形缝隙从而改变电流路径,使得天线高次模的谐振频率从高次谐波频率上移开,实现谐波的抑制。但是该类天线带宽一般较窄。也可以通过在天线馈线上加载低通滤波器,利用低通滤波器的滤波特性来抑制高次谐波。这种方法对天线的辐射特性影响不大,易于实现宽带。比如文献 [2] 采用传统的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文献 [3] 采用五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设计,对高次谐波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但是文献 [2] [3] 只是针对单一频率进行设计,因此无法应用于宽带谐波抑制天线中。目前具有谐波抑制能力的天线工作带宽均较窄,关于宽带谐波抑制天线的文章比较少见。
本文采用U形缝隙微带天线结合馈线上加载的C-CMRC低通滤波器,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在2.2 GHz~2.6 GHz的宽带谐波抑制天线。微带天线采用加载U形缝隙和加入空气层的多层结构来展宽阻抗带宽,天线−10 dB阻抗带宽约为18%。通过在馈线上加入C-CMRC和开路短截线电路,引入多个传输零点,实现了对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宽带抑制,仿真得到的通带带宽约为18%,对原天线的性能影响很小。这种微带天线的结构紧凑、加工简单,工作频段覆盖了包括无线网络信号在内的ISM频段、手机4 G通信频段等,可接收的频率范围较大。
2. 天线设计
2.1. 天线结构
本文设计的滤波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由辐射贴片、三层介质、接地板和低通滤波器组成。介质采用多层结构,顶层介质板采用介电常数为4.4的FR4材料,厚度为1.5 mm,第二层为空气介质,高度为10 mm。底层为Rogers RO4003,介电常数为3.55,厚度0.508 mm,其上部是接地板,下部是低通滤波器,滤波器与天线共用一块接地板,馈线通过铜丝对贴片馈电。
2.2. U形缝隙贴片设计
为了能够展宽天线的带宽,考虑在辐射贴片上加载U形缝隙,使得贴片形成多调谐回路来实现宽带 [4] ,
(a) 天线结构示意图 (b) 加载U形缝隙的贴片
(c) C-CMRC低通滤波器
Figure 1. The configuration of antenna
图1. 天线结构
如图1(b)所示。介质采用介电常数为1的空气和介电常数为4.4的FR4板材,通过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加厚空气层的厚度能够降低等效电路的Q值从而提高天线的带宽。另外当基片厚度超过0.03λ时馈电探针会引入较大的感抗,而U形缝隙呈现的容抗也可以起到抵消该感抗的作用。由于基片厚度和λ之比过大也会引起表面波的激励,因此空气层的厚度必须取一个适当的值。
2.3. C-CMRC低通滤波器设计
随着微波电路朝着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人们致力于寻找各种方法来改进电路结构以满足需要。薛泉教授提出在微带线上蚀刻特定的图案形成CMRC,从而使微带线表现出慢波特性,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抑制不想要的频率以及减小电路尺寸 [5] 。这里采用非对称结构的CMRC [6] ,为了提高阻带的带宽,考虑再加载一段开路短截线,这段长度为L的短截线可以看作是在某一频率上的λ/4并联LC谐振器,从而引入了一个额外的传输零点,如图1(c)所示。通带频率主要由滤波器的长度a1决定,利用HFSS仿真优化得到设计好的滤波器,其S参数见图2所示,滤波器有三个传输零点fz1,fz2,fz3。其中第三传输零点fz3是由开路短截线引入的。第一传输零点fz1在二次谐波频率范围内,第二和第三传输零点在三次谐波频率范围内,在期望的阻带频率范围(4.6 GHz~5.2 GHz, 6.9 GHz~7.8 GHz)内的衰减均大于14 dB。
金属贴片的尺寸为a × b,底层介质板的尺寸为b × c,馈电点与贴片边缘的距离为Xf。优化设计好的天线,得到最终天线和滤波器的尺寸见表1所示,仿真得到的天线阻抗曲线图和方向图如图3和图4所示。仿真得到的天线−10 dB阻抗带宽范围为2.23 GHz~2.67 GHz,相对带宽约为18%。二次和三次谐波频率处的回波损耗均小于0.1 dB。图3中灰色部分是二次和三次谐波频带,图中同时给出了未加滤波结构的天线的阻抗特性曲线作为对比,可以看到,在高次谐波频带内,本文设计的天线的反射明显强于未
加滤波结构的天线,表明其对高次谐波的抑制能力较强。同时可以看到设计好的滤波天线在3.75 GHz和6.19 GHz处出现了谐振点,这是因为滤波器与天线连接过程中并非是简单的S参数相乘,设计时将将工作频率的端口阻抗设为50 Ω,但是在离开中心频率的其他点不匹配,因此有些频点上经过滤波器的阻抗变换后可能会接近50 Ω从而出现谐振。
3. 加工与测试
在仿真设计的基础上对天线进行了加工。天线的整体加工实物图如图5所示。实测的阻抗特性曲线见图3所示,其−10 dB阻抗带宽范围为2.2 Ghz~2.6 GHz,相对带宽约为16%,在设计的二次和三次谐波频率(4.6 GHz~5.2 GHz, 6.9 GHz~7.8 GHz)范围内的回波损耗值均小于1 dB。可以看到实测值和仿真值吻合较好,相比于仿真结果,实物的损耗较大,测得的损耗比仿真值稍大。

Figure 2. Curve: S parameters of filter
图2. 滤波器S参数曲线
表1. 天线参数

Figure 3. Curve: impedance of the antenna
图3. 天线阻抗特性曲线
(a) 天线方向图(f = 2.3 GHz) (b) 天线方向图(f = 2.45 GHz)
(c) 天线方向图(f = 2.6 GHz) (d) 天线增益特性曲线
Figure 4. Radiation patterns of antenna
图4. 天线方向图

Figure 5. Photo of the fabricated antenna
图5. 加工天线照片
4. 结论
本文设计的宽带谐波抑制天线,能够应用于宽带能量采集系统。通过采用空气介质和在贴片上加载U形缝隙实现天线带宽扩展,在天线馈线上加载C-CMRC低通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对研制的天线测试,得到回波损耗大于10 dB的带宽为16%;对应二次、三次谐波频率范围内的回波损耗均小于1 dB。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614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