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注空气采油是近些年开采石油的一项主要方法,稠油油藏注空气开采,主要利用点火方式进行,进而发生高温氧化反应,氧化升温使稠油粘度降低,利于开采。原油与空气中氧气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 [2] :低温氧化(LTO)、中温氧化(MTO)、高温氧化(HTO),其中LTO阶段是决定注空气开采过程的关键。
LTO阶段,烃被氧化,消耗大量氧气,属气液反应,原油经历汽化和裂解过程(吸热),生成固体燃料和气态小分子烃类 [3] 。轻质油藏LTO过程产生的热量足以使原油自燃,然而对于稠油LTO过程以及催化低温氧化(CLTO)研究较少,Wang等 [4] 针对轻质油藏,加入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认为过渡金属可与原油中苯环杂原子成键,且O2吸附于金属位点,减弱O-O键能,增强氧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轻质油藏LTO中,过渡金属改变反应历程,降低表观活化能,并主要促进加氧反应进行。同样,Pu等 [5] 认为催化剂主要对自由基起作用,利用CuCl2、FeCl3等催化原油低温氧化,均能缩短LTO范围并降低相应的峰值温度,此外,向原油中加入环烷酸盐进行低温氧化后,可以促使原油粘度降低 [6] [7] 。杨丝木 [8] 在蒸汽环境下加入硫酸镍进行稠油低温催化氧化(CLTO),实验结果证实,加入硫酸镍后其低温氧化反应程度或效应显著提高,并且,原油轻质组分增加,重质组分减少。然而目前对稠油低温催化氧化机理及氧化动力学研究尚少。
本文针对新疆油田稠油,在已有研究 [8] 基础上,对稠油低温氧化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气体组成、LTO温度等变化及催化机理做进一步研究。
2. 实验部分
实验试剂与仪器见表1。
2.1. 热重分析实验
将稠油样品(催化实验中,稠油预先与1%六水合硫酸镍(质量分数)混合均匀)放入热分析仪中,加热温度30℃~700℃,空气流量100 mL/min,加热速度10℃/min。
Table 1. Experimental reagents and instruments
表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低温氧化实验
高压反应管填入石英砂,孔隙度30%,注入稠油至饱和度50%;将高压反应管放入加热箱中,加热至80℃~120℃,注入高压空气,定期取气至气相色谱分析气体组成;反应结束后,取油样进行族组分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对稠油与“稠油+NiSO4”进行TGA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α为转化率。
图1显示,从近80℃至130℃,催化样品(图1(b))失重明显,并随温度升高继续失重,而未加催化剂样品(图1(a))失重相对较少。实验测试曲线显示在400℃以内,催化作用导致样品失重明显大于未加催化剂的样品失重,在低温氧化温度区间(一般为400℃以下)催化作用显著;并且催化剂在近80℃开始作用,明显降低LTO起始氧化温度,而未加催化剂样品在近140℃开始氧化。LTO的起始温度降低更有利于低温油藏(100℃以下)注空气低温氧化采油;催化低温氧化(CLTO)温度区间增大,有利于燃料积累,进而稳定HTO燃烧前缘。
根据Friedman [9] 方法,线性升温过程
(1-1)
对式(1-1)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1-2)
其中,t为时间,A为阿伦尼乌斯常数,β为升温速率,为反应的机理函数。
根据式(1-2),由对1/T作图,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斜率,进而求得活化能E,如图2、图3。
经过拟合计算,LTO活化能E0 = 33.46 kJ/mol,CLTO活化能Ec = 24.65 kJ/mol。表明,使用硫酸镍做催化剂,改变LTO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
3.2. 产出气组分变化
3.2.1. 耗氧量分析
LTO氧化的起始温度是关键,因此低温氧化模拟实验在120℃以下进行不同温度下测试,并在不同时间取气体样品分析,各温度条件下氧气体积含量如图4所示。
Figure 1. TGA analysis of heavy oil with (b) and without (a) catalyst
图1. 稠油无催化(a)与催化(b)氧化TGA分析
Figure 2. Fitting curve of LTO ((a) initial data; (b) fitting data)
图2. LTO拟合((a)原始数据;(b)拟合数据)
Figure 3. Fitting curve of CLTO ((a) initial data; (b) fitting data)
图3. CLTO拟合((a)原始数据;(b)拟合数据)
Figure 4. Content of O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 80˚C without catalyst; (b) 80˚C with catalyst; (c) 100˚C without catalyst; (d) 100˚C with catalyst; (e) 120˚C without catalyst; (f) 120˚C with catalyst)
图4. O2含量变化((a) 80℃无催化;(b) 80℃催化;(c) 100℃无催化;(d) 100℃催化;(e) 120℃无催化;(f) 120℃催化)
在LTO/CLTO过程中,随温度升高,O2含量降低,氧化速度加快。在100℃时48 h内,未加催化剂条件下(图4(c))耗氧量高于催化条件(图4(d))耗氧量,反应最终氧气含量相等;无催化剂耗氧速率初期(24 h内)高于有催化剂的耗氧速率,随后其速率低于有催化剂的耗氧速率。这是因为催化剂存在时,氧气首先与催化剂中重金属活性位点结合,降低O-O键能 [4] ,再与原油进行反应,因此反应起始(24 h内)无催化剂的耗氧速率更高,之后在催化作用下,被活化的氧分子与原油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也比未加催化剂更高;在120℃时O2含量明显低于100℃以下的O2含量,在氧化反应前24 h内,由于温度升高,催化作用更加明显,相比100℃时,催化剂作用下120℃ (图4(f))的氧气含量(4.12%)低于未加催化剂(图4(e))的氧气含量(7.01%),CLTO过程O2消耗较快,随后O2含量减少。说明催化剂在前期氧气浓度较高时催化效果较好,随反应进行,O2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减小,催化作用减弱。
3.2.2. CO及CO2变化分析
CO2体积含量变化图5所示,随温度升高CO2含量增加,在120℃催化作用的CO2含量明显高于未加催化剂的含量,100℃以下催化产生CO2含量略有增加。
对于CO含量,80℃及100℃均未测出CO,120℃下CO含量(见表2),CLTO在反应前期(36 h内)CO含量较LTO多,说明催化加速氧化,之后基本不变,而LTO过程CO含量于48h达到最大。
LTO分为两种反应类型 [10] :加氧和断键反应,加氧反应生成R-CH2OH、R-CHO、RCO2H、RCO3H等氧化产物,并进一步聚合,并不产生CO和CO2,反应方程如式(2-1)至(2-5)所示: ‘
生成羧酸: (2-1)
生成醛: (2-2)
生成酮: (2-3)
Figure 5. Content of CO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 80˚C without catalyst; (b) 80˚C with catalyst; (c) 100˚C without catalyst; (d) 100˚C with catalyst; (e) 120˚C without catalyst; (f) 120˚C with catalyst)
图5. CO2含量变化。((a) 80℃无催化;(b) 80℃催化;(c) 100℃无催化;(d) 100℃催化;(e) 120℃无催化;(f) 120℃催化)
Table 2. The volume fraction (%) of CO at 120˚C in different period
表2. 120℃不同时刻CO体积分数(%)
生成醇: (2-4)
生成过氧化物: (2-5)
加氧反应产生的含氧化合物进一步氧化生成过氧化物,断键反应则是过氧化物脱羧分解生成CO、CO2、R•、RO•、HO•以及低碳烃类。如图6所示,以碳链末端甲基的氧化为例,①~④为加氧反应,⑤和⑥为断键反应。对稠油而言,硫酸镍中起作用的阳离子部分 [14] [15] ,镍原子中的空轨道与苯环/杂原子结合成键,导致C-C、C-N、C-S以及C-O键能减弱,结合气体分析,稠油低温催化氧化后有利生成CO、CO2,说明催化剂促进断键反应进行。
3.3. 稠油组成变化分析
由于80℃与100℃低温氧化程度较低,因此对120℃反应前后油样进行族组分(SARA)分析,各组分质量分数(%)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饱和烃、芳烃含量下降,沥青质含量增加,这是由于原油低温氧化后,饱和烃和芳烃转化成沥青质 [11] [12] [13] ,加入催化剂相对未加催化剂,饱和烃含量较高,沥青质含量较低,表明催化剂在低温氧化初期抑制饱和烃转化为沥青质。
Table 3. Four components content in the oil samples
表3. 原油族组分组成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新疆稠油进行低温催化氧化研究,结果表明:
1) 在LTO过程,硫酸镍具有催化效果,可以降低LTO反应活化能、促进O2消耗、增加CO2产出;催化作用明显降低LTO初始反应温度,扩大了LTO反应温度区间,对较低温度的油藏注空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2) 经LTO机理分析,加入催化剂,CO及CO2含量增加,说明其可促进断键反应进行;对稠油组分,催化过程降低了氧化产生的沥青质含量,有利于稠油品质的改善。
资助信息
国家重大专项“稠油/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2016ZX05012)。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