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学校认同是指学生和就读学校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学校认可、接受、满意,并希望在就读的学校刻苦钻研成长成才,乃至为校争光的一种积极情感、态度和认识 [1] 。对就读学校的积极情感决定了在校学生对就读学校的态度。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对学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随机选取样本,开展在校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调查研究,以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对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
在充分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学校认同,专业认同,学校师资力量认同以及个人情况。
利用PASW statistics 18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合西南林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情况,随机选取150名在校大学生。正式调查共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50份,获得有效问卷150份。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录入发现,研三学生的数据只有一个,考虑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排除该问卷数据。有效问卷调查率为99.9%。由于问卷调查在学期期末进行,致使被调查的毕业班的在校大学生偏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调查对象的年级比例为:大一占29.3%,大二占33.3%,大三占19.3%,大四占8.7%,研一占6%,研二占2.7%。本科生与硕士的人数比例差异与西南林业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的招生比例相符合。
3.2. 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
为了检验不同年级对学校的认同差异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表1),得出不同年级对学校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p < 0.05)。整体来看,在校大学生对西南林业大学基础设施的认同度由高到低为图书馆藏书量(X2),运动场地及设施(X6),学习氛围(X3),食堂环境(X5),认同度均在50%以上。对社团活动(X7),教学设备设施(X1),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的认同度均在0.5以下。这需要后文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探究认同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3.2.1. 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比较
根据表2的数据,大四和研一的在校大学生对问卷中涉及的7项基础设施非常认同,认同度基本在0.5以上。大二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有5项的认同度在0.5以下,分别为教学设备设施(X1),学习氛围(X3),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食堂环境(X5),社团活动(X7)。尤其是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极为不认同,认同度仅达0.32。大一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有4项较为认同。在学习氛围(X3)和社团活动(X7)这两项上有所差异。对于学习氛围(X3)的差异,由于大一学生刚从高中转入大学,对自由的学校环境有所不适,对学习氛围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对大学里的学习氛围略微不认同。对于社团活动(X7)的认同差异,在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与要求。此外,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对于教学设备设施(X1)和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均不认同。为了更好地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应该更多地从教学设备设施和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两方面不断完善西南林业大学的校园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Table 1. College students identity of school infrastructure
表1. 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

Table 2.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of school infrastructure
表2. 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
3.2.2. 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比较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生源地是云南省内的在校大学生有94人,云南省外的在校大学生有55人。根据表3的数据,生源地在省内的在校大学生对于教学设备设施(X1)和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认同度较低,分别为0.40和0.38。对食堂环境(X5)的认同度也未达到0.5。生源地在省外的在校大学生对于教学设备设施(X1)和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认同度也较低,但高于生源地在省内的在校大学生对其的认同度,分别为0.45和0.44。此外,省外的学生对于社团活动(X7)的认同度低于0.5。通过分析可知,对于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省外和省内的学生基本一致,教学设备设施和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均不能满足学生对校园基础设施的需要。
3.3. 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
3.3.1. 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比较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由于研二的同学样本过少,故剔除该样本分析,喜欢所学专业(X8)和毕业后根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X10)这个项的相关系数r为0.519,因此这两项的相关性很大,学校应该多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根据表4的数据可知,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对于喜欢所学专业(X8)、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X9)和毕业后根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X10)这三方面的认同度较高,均在0.5。对于“会将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作为终身发展的职业(X11)”这一项,随着年级的增高,该项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这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多注重对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

Table 3.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origin of school infrastructure
表3. 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

Table 4.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表4. 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
3.3.2. 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比较
根据表5的数据可知,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前三项都较为认同,但对于“会将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作为终身发展的职业(X11)”这一项,其认同度低于0.5。应加强专业宣传,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实质。此外,云南省内的学生比省外的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要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的缺位和片面,学校的现实状况低于学生的预期,因而导致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低 [2] 。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学校认同作为学生个体的一种态度,本质上是属于情感的范畴,学生通过对学校的了解,从而产生对学校的情感,实现学生个体对学校从认知到情感的跨越 [3] 。调查显示,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影响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
第一,影响学校基础设施的认同度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设备设施(X1),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X4)这两方面,无论是不同年级,还是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这两项均不认同,对其他5项的认同度较高。
第二,影响学校专业认同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对“会将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作为终身发展的职业(X11)”,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会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改变对该项的认同度。而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其他3项的认同度较高。
4.2. 建议
总体而言,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大部分的设施及专业情况都比较认同,但通过分析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提高学校的认同度,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根据教学需要,改善教室内的教学设备设施。依据在校大学生对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的要求,适当提高宿舍安排的水电等公共设施。如在宿舍楼的每层增加热水设施,公共洗衣机等,对于本科生的宿舍,晚上不断电。
第二,增加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专业,增加职业规划科目,加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借鉴国外做法,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不同学科内专业的转化 [4] 。
第三,加大学校宣传,吸引外省学生。在调查结果中发现,生源地是云南省内的学生占0.63,省外的学生占0.37。云南省外的学生较少,因此应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度,增大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增进学生的学校文化认同,构建校园互动交往模式,加强专业建设,营造良好

Table 5.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origi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表5. 不同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
的学术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改善大学生自我认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能提高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5] 。
基金项目
西南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s1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