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主要的绿地类型,具有改善城市街景和优化景观的作用 [1] 。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体系的景观元素,通过丰富的植物类型、季相变化、空间结构等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同时,反映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特征。因此,对公园植物配置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改善景观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心理体验与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明月公园概况
明月公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北起荆沙大道,南抵古城墙,东沿金凤广场至小北门游园。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4~110 k cal/cm2,年日照时数1800~2000 h,年平均温度15.9℃~16.6℃,降雨量在1100~1300 mm之间,良好的气候资源与水热同步的条件,适应多数植物的生长,因此区域植被资源丰富。该公园绿地面积6.51 hm2,水体面积11.89 hm2,围绕中心水体打造植物自然景观,以园路、桥来划分空间,配置以四季景观,规划有以银杏(Ginkgo biloba L.)、桃花(Amygdalus persica L.)、荷花(Nelumbo SP.)等为主体植物的广场及观赏区域,保留基址以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为主的湿地岛屿景观,是具有荆楚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
3. 明月公园植物配置现状
3.1. 公园分区植物配置及模式
明月公园植物种类丰富,景观效果优美,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出公园植物有57科85属123种,其中乔木61种、灌木29种、草本29种、竹类4种,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Gramineae)等植物较多。另野生地被植物有17种。植物按照其生长型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在垂直方向形成多种层次结构,园区以乔木、灌木及地被三个层次为主,搭配水生植物丰富岸线景观。高大乔木以落叶树种居多,主要以垂柳(Salix babylonica)、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银杏等为主,常绿树种较少,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和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为主;小乔以落叶树种的蔷薇科植物为主,观花、观果较为丰富,主要有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 (Lindl.) G. Don)、石榴(Punica granatum L.)、桃、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等;灌木层以常绿树种为主,主要有红叶石楠(Acer buergerianum Miq.)、金边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无刺构骨(Ilexcornuta var.fortunei)、中华蚊母(Distyliumchinense (Fr.)Diels)等;地被及水生植物均以观花为主的多年生草本为主,主要有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波斯菊(Cosmosbipinnata Cav.)、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 L.)、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Link)、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等。
植物在一年四季中呈现不同的色彩,表现出各种形体美与线条美,季相与色彩共同构成年际景观变化 [2] [3] [4] 。公园景观通过植物季相变化特征打造四个不同主题的区域,分别为晚冬早春景观的荆楚名人区、夏秋景观的明月景区、盛夏景观的爱情园区及阳春滨水景观的荆楚民俗区 [5] 。园区整体以春季观花,秋季观叶景观为主。观花植物颜色以红色系为主,其次为黄色及白色;点缀紫色灌木及草本;观叶植物颜色以红色、黄色为主;部分观果植物以红色果实观赏为主有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t Paxt.)、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石榴等。
研究从主要分区景观的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不同区域景观几种典型的植物配置模式、观赏特性及应用,如表1。
3.2.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
园林空间是游人活动和观赏的主要场所,不同的空间体验给人的舒适感和美感非常重要,以植物为主营造的空间景观,通过丰富植物层次,开合收放的处理手法,在林缘线与林冠线两个方向表达景观的疏密通透。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有三方面:水平要素、垂直要素及顶面要素 [6] 。由于公园是以观赏性、可达性为主的体验空间,因此常根据水平及垂直两方面要素构成以开敞、半开敞空间为主,纵向空间、封闭空间为辅的植物景观。
3.2.1. 开敞空间
开阔的草坪是供人休憩的场所,空间中孤植粗质地的高大乔木起到界定空间、视觉焦点的作用,浓荫的氛围使人驻足停歇,主要有旱柳、香樟、桑树等,结合微地形,推砌石块营造浓郁的野趣氛围,满

Table 1. The questionnaire of plant configuration mode of Moon Park in Jingzhou
表1. 荆州市明月公园植物配置模式调查表
Continued
足场地需求,体现生态理念。水岸线的草坪空地,种植低矮灌木,垂柳沿岸线列植,介于行人视线之间形成开放的空间状态,植物起到框景借景的作用,图与底的关系和谐统一 [7] 。
3.2.2. 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是公园绿地中运用最多的空间形态,提供游人与景观交流的感受同时具有一定的隐私感。常见于疏林草坪中的半围合空间、沿园路绿地种植的植物空间等,通过植物种植密度、组合形式等形成半开敞环境,可透过树丛观水景,两岸相望隐约通透。该空间植物层次丰富,落叶与常绿搭配,以中质型植物作为主,背景粗质地落叶高大乔木,中层观花与观树形的小乔或灌木为主,地被常绿,部分色泽艳丽花卉草本;上层主要有复羽叶栾树、三角枫、无患子、鹅掌楸等;中层主要有合欢、紫叶李、紫薇、乌桕、樱花、桃花等小乔木,含笑、杜鹃、金丝桃、八仙花等灌木;下层主要有花叶蔓长春花、车轴草、矮牵牛等。
3.2.3. 纵向空间
纵向空间具有向上延伸、引导空间的作用 [8] 。公园入口的植物种植在满足人流组织的同时需要给人视觉体验,植物一般细腻质地为主,给人趋向性的感觉,银杏搭配修剪整齐的灌木丛红叶石楠、蚊母等于道路两侧,具视觉上的围合感,引导行人游览方向。广场阵列栽植的槭树,具有威严高大的心理体验,与广场中心雕塑和场所建造形式对比,在空间体量上达到统一。植物的生长形态也直接影响着空间的形成,例如园路旁种植的龙柏、棕榈等,遮挡行人视线,界定空间。
3.2.4. 封闭空间
满足以人为本,提供开放的游憩环境是公园的主要职能,因此园区少有完全封闭的植物空间 [9] [10] ,一般是以视觉高度来区分的空间形式,常见于园区部分角隅和休憩绿地场所。公园沿水体部分种植的夹竹桃,绿地由慈竹围合形成小的空间并布置休憩座椅;法国冬青形成的绿墙,搭配修剪成形的椤木石楠丛植,对于坐下休憩的有人来说,由于视线高低造成空间的密闭感。
4. 景观评价与改造建议
植物种类丰富,层次鲜明;园内植物具有丰富的观赏性,从乔木到地被层种类繁多。乔木以落叶树种居多,但种类运用单一,可增加部分常绿树种;植物分布较为均匀,在形态、体量、色彩上观赏特征突出。
季相分明,四季有景;园区以春季、秋季景观为主,多春季观花的蔷薇科植物和秋色叶树种,颜色以黄色、红色为主;夏季嫩绿色、红褐色、深绿色体现生机、自然的体验 [11] ;整体冬季景观较少,在配置上可适当增加夏季与冬季景观植物。
质感精致,适宜宜人;粗质地、中质地及细质地植物给予游人不同体验感,所处不同环境带来的景观效果也截然不同,园区以中质地与细腻植物为主,背景辅以粗质地植物,给人整体精致宜人的感受。
注意乡土树种运用,后期维护管理;由于公园建设时期较短,植物大多为新栽植树种,对乡土树种运用不够,部分水体由于管理维护的问题已经出现污染富氧化现象,需要加强管理,同时对水生植物的合理运用。
5. 结语
明月公园作为联系荆州古城墙与城市街区的绿地系统,对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环境形象,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公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分析,明月公园具有良好的植物景观,注重生态与人文的分区设计,以大面积湖泊为主的公园体系,围绕水体营造的湿地景观等综合条件,体现了植物造景的多样性,展现了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发挥了城市公园的生态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