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日本,高校的研究生创业教育相比我国都较为成熟,其中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完备性在影响其创业教育质量中发挥出关键作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核心,而研究生这一群体在创业积极性和可能性上都具备较大潜力,因此,如何发挥高校在推动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力,适应当前社会大力发展“双创”的形势,成为我国高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他国的优秀经验具有良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师资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金融时报》创业学排名以及在创业教育上富有特色的国外专业院校,选择了美英日三国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案例,进行相关课程体系的介绍和比较,旨在为完善未来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2. 美英日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多案例比较
美国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是美国创业教育的先驱,在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其大力提倡的体验式学习成为创业教育的特色和楷模 [1] 。英国剑桥大学作为全球顶尖高等学府,多年来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了相对完整和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日本小樽商科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国立大学,80年代末开始进入研究生创业课程教育领域,虽然时间不长,但卓有成效。现选择这四所高校作为代表性案例。
2.1. 课程体系设置
2.1.1. 斯坦福大学
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大学针对研究生的创业课程体系以提升成功创业和管理企业的理念、能力和技巧为课程目标,旨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杰出人才和领导者。创业教育课程分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为形式的课堂理论讲授,以及以创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见图1。
课程的设置呈“平行式”,对商学院的研究生开设了投融资、创业设计、风险评估、法律框架等核心课程,每一类主题下都分别设置了系统和前沿的课程;对非商学院研究生开设了通识性的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两类课程 [2] ,主要提供创业基础知识、独特的学习机会、创业方式和理念等创业教育 [3] 。与此同时,学校非常重视体验式创业实践,通过整合校内外合作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创业实习项目和创业实践形式,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来提升自我感悟、检验创业理念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4] ,在俱乐部、工作坊或研讨会中剖析创业成功案例、汲取创业经验,从而激发合作创新精神。

Figure 1. Stanford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图1.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1.2. 百森商学院
百森商学院的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最具革命性的机会型创业者为目标,倡导激发创业意识和精神的理念教育,分为“创业学”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后者包括覆盖面达90%的基础课程、内容更为深入的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以及创业实践拓展活动,见图2。
课程的特点表现在递进式的选修课程结构,将知识逐层内化、融入血液,系统训练学生专业、系统的创业思维。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择3个学分,其余6个学分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习兴趣在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中选择,专业课程提供的是结合不同学科的创业知识,支持课程主要为特定领域学生传授具体知识和技能。同时,对研究毕业生还提供创业强化路径项目提供的选修课程,为其进一步接近创业提供帮助。此外,百森商学院MBA学生可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来获取学分并增强课堂理论学习的应用性,在混合式的课程和实践学习机会中培养创业意识 [5] 。
2.1.3.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以提高实践综合能力为个性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把握创业机会的意识为共性目标,已经构建起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和“创业职业”分层多样的模块化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6] 。
如图3所示,学校针对研究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分为无学分和有学分课程,有学分课程包括“关于创业”和“为创业”两大模块 [7] ,前者以通识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水平、创业意识和思维,后者主要为在其他相关学科中融入创业知识和实用技巧,更为关注提高学生的创业敏感、洞察力和实践技能;无学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可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兴趣、灵活调整课程。其中,除MBA商业课程外,大多数课程都为计算机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理工科学生开设。创业学习中心还面向研究生开发和领导了多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项目,辐射并带动了全校甚至是区域性创业项目的开展 [8] 。
2.1.4. 小樽商科大学
小樽商科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旨在传授最新工商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制订商业计划书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 。
该校创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层次分明的“阶梯式”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像建造房子一样设计课

Figure 2. Babson Business Schoo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图2. 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Figure 3. Cambridg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图3. 剑桥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程体系。主要由基础、拓展和实践三大课程系列组成 [10] ,见图4。基础课程又分为基本科目和基础科目,教授基本经营管理知识和MBA学生必修课程;拓展课程主要提供强化创业的专业性知识;实践课程提供各种创业实践讲座、海内外企业实习等,并采用不同层次的商业计划和案例分析等课程来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方面,不同高校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见表1。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呈“平行式”,无论是对于商学院学生开设的创业理论课程还是对非商学院学生开设的通识性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它们之间都是独立的、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关系,也不存在层次性的递进关系。课程内容在覆盖面上呈“辐射式”,从商学院开设创业专门课程扩展到工学院、文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法学院等其他学院均开设了与创业技能有关的课程,实现了学科优势融合,提供了创新创业学习的广泛平台。
百森商学院在创业教育课程结构上呈现递进式的特点,从基础、专业到支持级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每

Figure 4. Otaru Business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图4. 小樽商科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Table 1.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of case Universities
表1. 案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特色比较
一级课程的细化深入和按照创业流程设置的课程逻辑;同时,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学院都高度聚焦于与“创业流程”相关的机会、环境、战略、计划等内容,形成了专业性极强的课程风格,使得学生不仅能对创业流程了如指掌,更能提升创业敏锐度和系统前瞻的创业思维 [11] 。
剑桥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模块化的特点,课程内容围绕“关于创业”的创业通识和“为创业”的创业实用技巧两大模块培养成功创业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由此得以提升的个人综合素质。由于强调机会导向的创业意识教育,其课程内容有非常好的实用性,“辐射式”特点就体现在可推广至全校各学科学生作为能力培养课程的选择范围。
小樽商科大学突出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层次性,倡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程内容呈“阶梯式”,从普及性基础管理知识到公司战略、商业创新的专业知识再到实际研究探讨水平,最后到创业实习孵化水平,三位一体、层层递进,体现了对于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针对性。
2.2. 师资队伍
在师资方面,各高校呈现以下特点。斯坦福大学有着优越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专职教师 + 企业人士”相结合、“商学院 + 非商学院”课程体系并重、博士学历占绝对优势的师资结构,同时,突出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利用毗邻硅谷的地域优势邀请创业实践和企业管理资深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指导 [12] ,充分发挥了校外师资力量在支持学校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上的“协同效应”。
百森商学院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具有企业实践或参与创业的体验,易获取丰富而鲜活的案例来源。在教学中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意在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企业的实际生态环境出发进行思考,通过分解创业成功要素进行教学设计 [13]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创业思维。
剑桥大学拥有一支教学研究能力强、注重实践能力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才专用、分工明确。从事理论导向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师会接受国际创业者项目培训,专业知识扎实、学术水平较高,而从事实践导向课程讲授的老师会从有创业经验的企业专家或创业成功人士中选拔,比如包括来自世界500强企业、会计、营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源多样的师资构成广泛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实践机会。
小樽商科大学以兼职创业教师为主,其实践实习经历是学校重点考察的方面,专职教师相对较少,主要从事创业教育科研。通常采用交流会的形式来分享教师的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共性总结
综合美英日三国代表性高校在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的特点,可将其共性特色总结如下:
3.1. 课程结构系统化、课程内容逻辑明确
各高校均具有完整而系统的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杰出人才,针对不同课程模块的目标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结构。无论是斯坦福大学“平行式”的课程结构,还是百森商学院的“递进式”、剑桥大学的“模块化”等,都根据创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或能力标准或学生的教育阶段来系统规划和设置。比如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致力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素养,辐射至其他学院的创业通识课可为感兴趣的非商科学生提供基本知识的学习平台,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更为非商科学生开拓创新视野、启发跨学科创业打开了一扇窗口;剑桥大学分模块培养创业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融入机会导向的创业意识教育,众多创业课程均可推广至全校各学科使用。这些学校都在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获得创业通识、学习相关学科领域知识和创业相关技能等方面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旨在为学生提供完整而深入的创业课程教育,创造全方位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接受逻辑性、融合式的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促使其能真正实现创业。
3.2. 理论与实践结合、创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
理论与实践结合、创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是各高校共同具有的一大特色。能够以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开设正规的创业理论课程模块之外,突出创业实践的重要地位,灵活设置创业实践选修课程,也得到了从政府、社会到学校各层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影响广泛。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硅谷科技创新中心”、剑桥大学的“剑桥科学园”,以及各高校的研究生创业协会、创业研讨会、创业报告会、商业计划大赛以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形式多种多样,且注重将创业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创业兴趣和综合性的知识素养,提升创新、协作、感悟能力,为今后的学以创业、学以致用提供了丰富的试炼机会。
3.3. 师资来源多样、专职和兼职企业教师结合
在师资配置方面,几所高校形成了专职与兼职企业教师相结合或专业与实践教师相结合、来源多样的师资团队。专职和兼职之间分工略有差异,专职老师主要来自各学科,从事专业基础知识、科研工作、学科交叉创业知识等理论课程,而兼职老师主要来自企业,从事实践活动的指导与评价,较多为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或创业资深人士,与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另外,专职教师也会经常接受校内外的创业项目培训,采用交流、座谈的形式分享教学方法与心得,丰富创业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创新实践能力。
4. 对完善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内部课程模块松散,内容张冠李戴,课程结构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4.1. 明晰课程模块功能,合理化课程内容逻辑走向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各模块的功能应当清楚明晰,即确定每个模块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增强创业意识,或是了解创业通识,或是掌握创业学科知识,亦或是提高创业职业技能等,总之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1] 。当然每个模块不可能只具有某一种功能,而可能融合了多种功能,关键是课程模块的设置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关注学生个性需求、注重学科专业互补融合,在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丰富课程种类的基础上保证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与动态性。
课程内容逻辑走向可分为辐射式、聚焦式、阶梯式等,无论何种模式,所需考虑的应是创业知识内化的科学逻辑,比如根据成功创业者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或能力素质,或按照创业流程,或针对不同学科需求、学生的不同教育阶段等架构课程体系。通过将不同模块下的具体课程进行逻辑的、科学的连接,增强课程之间的紧密性与层次性,从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
4.2. 增加体验式课程,拓展创业教育实践方式
纯理论课程、填鸭式的教学法是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病,也是创业教育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增加体验式创业课程、完善课程结构成为革新的重要方向。体验式学习意在亲身经历、感受、验证、总结,比如通过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分析、经验讲座和商业计划书的写作、创业工作坊的模拟体验等引导与启发学生,让学生从感中学、从做中悟。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优越之处便是设置了丰富而有效的实践课程,让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融入生活。因此,从讲座、培训、竞赛到商业模拟、企业实习、项目研讨、国际交流合作等,需要在拓展创业教育实践方式中将创业内涵、理念与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构建开放式课堂,提高实践参与的亲历性与过程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与创造性思维。
4.3. 多元化师资来源,彰显科学教育理念
任何一种课程体系的实施都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支撑,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课程体系有效践行的关键。国外代表性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采用了“专职 + 兼职”或“专业 + 实践”的教师选聘模式,形成了一支多元化的教师团队,我国高校也应多方面拓展创业教育师资来源,不仅在学科内部选聘专职教师负责专业理论课程的讲授,还要从名企、政府单位、创业协会等吸纳有工作经历或创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指导,在优势互补中突出课程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提出了挑战。创业教育教师需要同时具备创业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创业经验和能力,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内容的实施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安排创业项目内容,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启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和创新思维,强化互动与体验过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