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常见的肺系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其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从10年前的0.35%上升到目前的1.16%增加了两倍以上 [1] ,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本病病情相对复杂,研究表明小儿哮喘发生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如血清IL与IgE等 [2] 。随着中医理论技术的发展,在“治未病”理论中,根据哮喘患儿不同时期的特殊性,结合小儿临床表现,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3] 。临床研究证实小儿推拿疗法能增强患儿体质,提高小儿机体的免疫力 [4] [5] [6] 。近年刘氏小儿推拿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就6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例,比较传统药物治疗与刘氏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哮喘密切相关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加以观察,以探讨刘氏小儿推拿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药物组和推拿组,各3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版。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组前4周罹患感染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未按规定用药治疗,无法判定疗效;临床资料不全者。药物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2 ± 1.93)岁;平均病程(15.5 ± 0.87)个月。推拿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1 ± 1.04)岁;平均病程16.7 ± 0.81)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1) 药物组给予患儿常规雾化吸入治疗 [7] ,治疗8周。
2) 推拿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运用刘氏小儿推拿进行治疗,治疗8周。小儿推拿方法: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掐总筋、分阴阳各24次;先清脾经400次,再补脾经100次,清肝经350次,清肺经400次,开璇玑100次,揉创新、定喘、天突各100次,推揉膻中120次,胸部分阴阳24次,揉中脘、丹田各150次,揉按足三里120次,盐擦“八”字至发红,按揉脾俞、肾俞各150次,捏脊5~8遍,按肩井3~5次偏热者加清天河水,清大肠;偏寒者加揉外劳,痰多加揉丰隆穴。
2.3. 疗效观察
1) 疗效标准 [8] :参照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以下疗效评判标准哮喘症状明显缓解为显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哮喘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病情加重,测定值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2) 治疗前后的每日清晨,抽取两组患儿空腹时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IL-33、IL-6水平,试剂盒由湖南省长沙艾佳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
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用(
)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P < 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x2检验得Pearson Chi-Square值为3.743,P < 0.05,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见表1。
3.2.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经过8 周治疗后,两组慢性持续期患儿体内炎症因子IL-17、IL-33、IL-6较治疗之前均明显降低(P < 0.05);治疗后组间t检验比较,推拿组炎症因子改变水平较药物组改变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2。
4. 讨论
临床上西医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ICS)作为哮喘控制治疗的第一线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则首选β2激动剂,但由于患儿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长期使用患者很难接受,尤其对于小儿影响其生长发育。中医学认为,哮喘发病的病因除感受外邪,内因肺脾肾三脏亏虚。根据朱丹溪提出的“未发以扶正为要”的原则,在哮喘缓解期应加强补虚,同时辨肺脾肾论治。刘氏小儿推拿对小儿哮喘缓解期治疗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小儿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以补益脾肺为之固肾纳气为原则,运用独具特色的“推五经”手法,重在补肺脾、肾三经以固本,按揉中脘、足三里等穴以扶正,按揉天突、膻中、肺俞等穴宽胸理气,宣肺化痰,再据患者其他兼症给予相应施治方案,辨证施治 [9] 。近年研究证实,中医药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的不同特点来选取四肢、前胸及头面部腧穴,必要时辅以西药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有着显著的疗效 [10] [11] [12] 。有研究表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n(%)]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 pg/mL)
表2.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pg/mL)
注释:与治疗前比较,P < 0.05。
明小儿推拿可以有效降低PAF、PGD2和提高PAF-AH和DP1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减轻哮喘发作 [13] [14] [15]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刘氏小儿推拿联合药物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IL-33、IL-6水平明显降低,也间接表明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有效控制血清中炎症因子释放,达到减轻哮喘症状同时提高患儿免疫力。本研究因患儿个体差异、经费有限,以及样本量不充足等因素,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研究值得更深入去探讨刘氏小儿推拿在哮喘不同时期的疗效及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