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荞麦(F. esculentum. M)属于蓼科,一年生草本作物,起源我国,传播至亚、欧、美洲各国种植 [1] ;蓼科植物普遍含有蒽醌苷、单宁、鞣质,很多为药用植物。例如,大黄、何首乌、虎杖等74种植物被作为中药材利用 [2] 。荞麦是其中之一,全身均可入药,早在《本草纲目》、《食疗本草》等古医书中有记述 [3] ;荞麦的籽粒又可作为粮食利用,不仅有疗疾、保健功能,还有赖氨酸含量高,含有马来酸等多种有机酸、芦丁等多种维生素的优点,比禾本科粮食作物营养价值高,是珍贵的粮食作物;荞麦花中有蜜腺,是我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666.7 m2荞麦可产蜂蜜4~7.5 kg [4] ;荞麦还有观赏价值 [5]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正在兴起,荞麦红秆、绿叶、花色多样(红色、白色、粉红色)、鲜艳,观赏期长达50天左右,生长中后期犹如一片花海,可以打造成作物景观。与油菜黄色花等相互映衬,色彩斑斓,是十分理想的观赏作物。此外,荞麦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还可作为救灾、填闲作物利用 [6] 。大力发展荞麦产业,对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荞麦播种
2.1.1. 传统播种方法质量差、效率低
传统荞麦播种方式是撒播、开沟条播、人工穴播,均存在很多缺点。但是,由于新技术未能推广普及,很多地区仍在沿用。其优点、缺点分别是:
撒播:是将种子和各种肥料撒在地表,用人工手耙盖种、或畜耕、机械旋耕覆盖。优点是省工、一个人即可完成;缺点很多:一是用种量大,666.7 cm2至少2.5 kg;二是撒播不均匀,过稠处影响光照、茎秆细弱,过稀处容易滋生杂草、个体发达、头重脚轻,生长后期容易倒伏;三是深浅不一致,出苗不整齐;四是出苗前遇降雨,易引起地表板结,影响出苗,会造成大面积缺苗。
开沟条播:是由畜力牵引双腿耧开沟或者小麦播种机改进开沟,同时将种子播入、覆盖的播种方式。优点是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中耕除草方便;缺点是开沟造成跑墒、水分不足影响出苗和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明显。
人工点种穴播:将种子和有机肥、化肥拌在一起。然后一人耕翻,另一人跟随犁沟,手取拌好的种肥,一步一穴播种。优点是集中施肥,便于当年吸收;缺点是效率低,需要2人作业,经过试验,2个好牲畜一天最多只能耕种5 × 666.7 m2。
2.1.2. 改进后的人工半机械、机械穴播效率高、质量好
人工播种轮鸭嘴注入式穴播(图1),这是利用种玉米的精量播种机械,这种播种轮的穴距和种芯调整后也可以种荞麦。参照这一播种程序和工作原理 [7] ,制造出“五行动力驱动荞麦穴播机” [8] (图2)。
这2种播种机,采用圆盘鸭嘴注入式穴播,穴距22cm,每穴3-5粒,行距33cm。最突出的优点:一是减少用种量,666.7 m2只需要1.5 kg,传统撒播需要2.5~3 kg;二是保墒、提墒、顶土力强:播种时不开沟,起到保墒作用;鸭嘴注入式播种时压实下面土壤,起到提墒作用;每穴3~5粒在一起,顶土能力强;三是效率高,经过试验证明,人工推轮单行播种,一小时可以播种1000 m2,机械驱动五行播种,一小时可以播种6000 m2。
2.1.3. 地膜覆盖、穴播
由机械覆盖地膜、同时穴播,或者机械覆盖地膜、人工推轮穴播。这是正在试验的荞麦生产技术,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蓄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可实现荞麦高产稳产;缺点是增加了地膜、机械覆盖的投资。

Figure 1. Labour push-wheel hill-drop buckwheat
图1. 人工推轮穴播荞麦

Figure 2. 5-wheel-combination machinery hill-drop buckwheat
图2. 5轮组合机穴播荞麦
2.2. 荞麦中耕除草
目前还没有适宜荞麦中耕除草的机械 [9] ,其实荞麦生长快、封垄早,具有抑制杂草生长的功能。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控制杂草滋生,而免去中耕除草环节。靖边县富民荞麦生产合作社,每年种200 × 666.7 m2荞麦,免去了中耕除草环节,措施是4~5月深翻,播种前用旋耕机除茬灭草(浅翻),使用圆盘注入式穴播机播种。
2.3. 荞麦不同收割方式及优点、缺点
2.3.1. 人工收割
收割荞麦,是荞麦生产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一人一天只能收割1500~2000 m2,费工、费时、效率低,只能适应小面积生产。
2.3.2. 小麦收割机收割
目前种植大户普遍用小麦收割机收割荞麦,优点是效率高,一小时可以收割6000~7000 m2;缺点很多,收获的籽粒温度高、湿度大,要及时晾晒,若堆在一起,堆内温度急剧升高,造成长芽或霉变;其工作程序是收割和脱粒同时进行,这样不符合荞麦生理特性。因为荞麦花期长,成熟不一致,籽粒2/3变黑是最佳收获期,需要活秆收割,风干(完成后熟过程)后脱粒,比小麦收割机收获增产10%。若收割脱粒同时进行,使部分正在灌浆的籽粒容易破壳成浆,又没有后熟过程,造成损失;待籽粒全部成熟收割,此时植株中早熟籽粒容易脱落,机械操作损失更多 [10] 。
2.3.3. 多功能一边倒收割机收割(图3)
由人力手扶操作、7.5马力动力驱动,所收割秸秆整齐地倒在一边。可收获玉米等多种作物,非常适合收割荞麦。因为荞麦还有后熟的过程,需要活秆收割、风干后脱粒,该机械正好满足这一需要。优点是:效率较高,每小时可收割2000 m2荞麦,活秆收割,籽粒不易脱落、减少损失,经过后熟还可以增产;缺点是:需要人工抡起、风干脱粒。
2.4. 荞麦不同脱粒方式的优点、缺点
2.4.1. 人工敲打、机械碾压脱粒
荞麦脱粒非常容易,传统方法是将风干荞麦紧密竖立一层,用连枷敲打;现在改用小型拖拉机碾压,效率更高,是普遍应用的方法。优点是减少开支,下角料碎叶、枯花可作猪饲料,茎秆可作燃料;缺点是费工、费事。

Figure 3. One-sided multifunction harvesting machine
图3. 一边倒多功能收割机
2.4.2. 脱粒机脱粒
若没有场地,将脱粒机开在地里脱粒。优点是省工、省事;缺点是收获500 g籽粒增加0.1元开支,下角料基本丢弃。
3. 试验方法与结果
3.1. 机械开沟条播与机械穴播比较
2016年,靖边县王渠则镇长渠沟村,部分农户用机械条播机播种荞麦,部分农户用机械穴播机播种荞麦。
试验结果:当年春季降雨较多,荞麦苗期、前期没有明显差别。进入盛花期,遇到20多天干旱,开沟条播荞麦普遍表现萎蔫十分严重,有部分植株腰折。而机械穴播则表现萎蔫较轻,没有腰折的植株;经大面积调查,机械开沟条播荞麦666.7 m2产量80~90 kg。机械穴播荞麦666.7 m2产量110~120 kg。
3.2. 撒播与人工推轮穴播比较
2016年,靖边县富民荞麦生产合作社进行了荞麦播种方式比较,试验地春季进行了深翻,2 × 666.7 m2播种前旋耕,用人工推轮穴播,行距33 cm,穴居20 cm,666.7播种量1.5 kg;另外2 × 666.7 m2先撒种子后旋耕覆盖,666.7 m2播种量2.5 kg。入种3天后降雨一次,地表有板结形成,撒播地进行了人工破除板结作业。
试验结果:播种6天后人工轮穴播地全部出苗,没有一个空穴,一片碧绿,非常整齐;撒播地有少量出苗,直到第10天基本出齐,但缺苗严重。生长中期观察:穴播地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协调,茎秆粗壮,没有倒伏的植株;撒播地植株个体与群体不协调,太稠处互相遮蔽,茎秆细弱。太稀处个体发达,头重脚轻,倒伏较重。成熟后进行了测产:穴播地1 m2 15穴,38株,籽粒重量300克,折合666.7 m2产量200 kg;撒播地1 m2 30株,籽粒重量230克,折合666.7 m2产量150 kg。
3.3. 地膜荞麦与未覆盖地膜荞麦比较
2016年,靖边县富民荞麦生产合作社,种植了地膜荞麦与裸地荞麦产量比较试验:一块地由机械覆盖地膜(全覆盖),用人工播种轮播种,行距33 cm,穴居20 cm;相邻地未覆盖地膜,用相同人工轮播种,行距33 cm,穴距20 cm,6月15日同时播种。
试验结果:覆盖地膜荞麦,4天后全部出苗,裸地荞麦6天后基本出苗;生长中后期观察:覆盖地膜荞麦生长快,开花比裸地荞麦早2天,在20多天干旱期间,生长基本正常,仍看到坐果籽粒。而裸地荞麦在此期间,出现萎蔫现象,早、晚恢复正常,未看到坐果籽粒;临成熟前10天观察:覆盖地膜荞麦有1/2籽粒变成黑色,裸地荞麦未看到黑色籽粒;收割前进行测产:覆盖地膜荞麦1 m2 15穴,36株,籽粒重量350 g,折合666.7 m2产量230 kg;裸地荞麦1 m2 15穴,38株,籽粒重量300 g,折合666.7 m2产量200 kg。
3.4. 小麦收割机收割与一边倒收割机收割比较
小麦收割机有几十年的使用历史,经过更新换代,机械性能无与伦比,。优点是收割、脱粒一次完成,省工、省时;缺点是不符合荞麦的生长特性,不适宜收割荞麦,二是损失大,经调查666.7 m2损失籽粒10 kg左右,同时收获500 g籽粒增加开支0.2元,生产户不划算,目前广泛使用,是无奈的选择。
一边倒多功能收割机,是新产品,今年第一次在陕北荞麦收割中使用,受到了好评。它是活秆收割、风干脱粒,与荞麦生长特性相适应;二是效率高,一天可收割13,000~15,000 m2,适应不同规模的农户使用;三是损失小、收益高,活秆收割时籽粒基本不脱落,其它操作籽粒损失也小,完成后熟过程可增产5%~10%;该机械是目前较好的荞麦收割机。缺点是费工,收割后的荞麦要人工抡起,风干脱粒。
4. 结论与讨论
4.1. 广范推广注入式荞麦穴播机械取代撒播、条播等其它方式
试验表明,注入式穴播机械种荞麦效果最好,出苗快、整齐、均匀,个体与群体协调,产量最高;二是适应性强:小面积种植、陡坡地可用人工轮播种。大面积种植,可用5轮组合机械驱动播种。
4.2. 荞麦苗期生长快、封垄早可以免去中耕除草作业
荞麦苗期生长快、封垄早,有抑制杂草生长的功能。但是播种前至少要进行2次耕翻,确保无杂草;二是不能缺苗断垄,否则杂草横生。
4.3. 广泛推广一边倒多功能荞麦收割机
该机械活秆收割,风干脱粒,与荞麦生长特性一致。效率高、损失小、成本低,是目前较好的荞麦收割机械;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荞麦,虽然效率高,但是损失大、成本高,要有晾晒场地,应当选择使用。
4.4. 地膜覆盖荞麦不宜大面积推广
地膜覆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增产最有效的措施,地膜荞麦同样增产,生产技术也已过关。但是与其它地膜作物比较,荞麦容易受不良气候影响,产量不稳而偏低、价格低,投入与产出净利润不是十分显著,还不能大面积推广。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