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超出了患者的忍受范围,需要药物缓解。在1980年,对国内29个省市女性的调查中发现,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 [1] 。而近几年,唐海英报道痛经发病率为76.78% [2],孙艳明等报道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为77.94% [3],花琰等报道痛经发病率为80.43% [4],痛经发生率居高不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月经虽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痛经造成女性大学生经前紧张、惧怕等精神心理压力,还有很多生理上的不适,例如手足厥冷、恶心呕吐、冷汗淋漓,严重者甚至昏厥休克,生理不适也会增加心理上的负担,给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调查女性大学生痛经的现状,分析痛经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帮助女性大学生找到合适的方法,减轻经期所带来的痛苦,增强学习投入,提高学习效率,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根据2000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女性痛经发病率为56.05% [5],按照N = 400 Q/P,计算得样本量为314。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内,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在校女大学生463例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经过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且被调查者的隐私和身份信息的保密得到保证,特此申明。调查纳入标准:年龄 ≥ 16周岁,在校女大学生,有经期者,且征得研究对象本人的同意。调查排出标准:有精神疾患史者,实习外出,不在校内者。痛经诊断标准:经期或其前后有下腹部疼痛、腰酸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需要药物及其他止痛手段缓解症状。本研究一共发放473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为97.89%。
本次调查的463名在校女性大学生中,年龄分布在16~24岁,平均年龄为(20.58 ± 1.355)岁,其中,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占比68.03%,非医学专业占比31.97%;大学一年级占比14.9%,大学二年级占比56.37%,大学三年级占比16.2%,大学四年级占比12.53%。
2.2.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年龄、专业、年级等一般人口学资料,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以及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 UWES-S)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COX痛经症状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制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用来评价痛经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6] 。由于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采用的是经过改造后的新量表。CMSS量表包括17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5级计分法,计分方法,0代表无不适/无不适,1代表轻度不适/持续 < 3小时,2代表中度不适/持续3~7小时,3代表重度不适/持续7~24小时,4代表非常严重/持续 > 24小时。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分别计分,既可以分析整体状态,也可以研究各个条目状态,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 [6] 。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是国外Schaufeli等人研究制定的学习投入量表,但由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采用的是经我国学者翻译修正的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新量表 [7] 。中文版UWES-S分成三个维度,分别为专注、精力、动机。各维度的题目数量分别为6项,5项,6项,共17项题目。对各项目进行7级评分,如0代表从来没有,1代表几乎没有过,2代表很少,3代表有时,4代表经常,5代表十分频繁,6代表总是。其分数分为三等,一等为85分及以上,二等为70~84分,三等为70分以下,得分越高,表明学习投入越好 [7] 。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
2.3. 统计学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发放与收集。对所有资料采用EXCEL进行录入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性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3. 结果
3.1. 女性大学生痛经的发生状况及学习投入状况
所调查的463名女性大学生中,420名女大学生有痛经史,占89.63%,275名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为28~30天,占59.39%。291名女大学生月经持续天数为2~7天,占62.85%。265名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经血血质不正常,占57.23%。216名女大学生经期学习状态比平时差,占46.65%。214名女大学生经期学习投入时间比平时少,占46.22%。
3.2. 一般因素对女性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经期从来没有注意保暖的女大学生学习投入总均分最低,月经周期在28~30天、经血血质正常、经期经常注意保暖、经期注意保持睡眠的女大学生学习投入总均分较高(P < 0.05)。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女大学生经期学习投入方面无统计学差别(P > 0.05)。在月经周期方面,女大学生仅在精力维度均分在统计学方面无意义(P > 0.05)。经期学习状态比平时差仅在动机维度均分统计学方面无意义(P > 0.05)。详见表1。

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general factors on the learning engage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ysmenorrhea
表1. 一般因素对女性痛经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N = 463,均数 ± 标准差)
3.3. 影响女大学生经期学习投入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把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学习投入总均分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按如下赋值:专业(护理学 = 1,其他 = 2),年龄(≤18岁 = 1,大于18岁 = 2),月经周期(<28天= 1,28~30天 = 2,31~35天 = 3),经血血质(不正常 = 1,正常 = 2),经期注意保持睡眠(从来没有 = 1,偶尔 = 2,有时 = 3,经常 = 4,总是 = 5),因痛经缺勤(从来没有 = 1,偶尔 = 2,有时 = 3,经常 = 4,总是 = 5),经期学习投入时间比平时少(完全不符合 = 1,不符合 = 2,不确定 = 3,比较符合4,完全符合 = 5),经期注意保暖(从来没有 = 1,偶尔 = 2,有时 = 3,经常 = 4,总是 = 5),经期学习状态比平时差(完全不符合 = 1,不符合 = 2,不确定 = 3,比较符合 = 4,完全符合 = 5),最终进入5个影响因素(P < 0.05),按照偏回归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经期注意保持睡眠(β = 4.450)、因痛经缺勤(β= −3.659)、经期学习投入时间比平时少(β = −2.813)、经期学习状态比平时差(β = 2.380)、经期注意保暖(β = 2.181)。详见表2。

Table 2.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during menstruation
表2. 影响学生经期学习投入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4. 讨论
经期保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经期注意保持睡眠偏回归系数为4.450,提示经期注意保持睡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有关研究表明排卵后黄体酮激素升高 [8],会使一些女性感觉困倦。经期注意保持睡眠,有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清醒的头脑,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经期注意保暖的偏回归系数为2.181,提示经期注意保暖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有一定的好处。经期不注意保暖,月经期间下身受凉,尤其是初春或秋冬时节,过分暴露腰腹部会加重月经期的疼痛 [9],疼痛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学生精力会关注到自身疼痛,对学习投入造成一定的影响,削减学习效率。
经期学习投入不如平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痛经缺勤、经期学习状态比平时差、经期学习投入时间比平时少。很多学者认为,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素的升高 [10] 。痛经多发生在排卵月经期,此时孕激素水平上升,前列腺素分泌也会增多,前列腺素的增多可引起子宫过度收缩,有两种途径引起疼痛,其一,子宫过度收缩可导致下腹部疼痛,疼痛呈痉挛性。其二,子宫过度收缩可影响血液流入子宫,子宫血液供入不足,缺血缺氧的状态,更易激发疼痛神经元,引起疼痛。此外,前列腺素可以放大对疼痛的感知,降低痛阈,因此,此阶段的女性对经期所带来的疼痛更为敏感。有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痛经常伴有腰酸背痛、腹胀、乏力,疲倦嗜睡等生理反应以及心烦气躁、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兴趣低下、焦躁等心理反应 [11] 。这些生理反应及心理反应,可引起经期学习积极性降低,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关于经期学习投入情况还值得与平时学习投入情况进一步对比研究。
痛经的频发与女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保健、心理认知等因素有关 [6],经期不注意保持睡眠、经期不注意保暖都是造成痛经的病因。学生可因痛经造成缺勤,且经期学习投入时间比平时少,经期学习状态比平时差,学生学习投入不高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学习积极性受损,对学生踏实学习循序渐进造成一定的阻碍。为减少此种现象发生,相关调查显示 [12],对女大学生开展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学习更多与经期保健相关的知识,促使其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缓解疼痛的程度,减少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投入。
基金项目
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号:X20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