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自春秋至今,砀山县辗转于各地管辖之下,发展历史错综复杂,这种复杂性使得砀山的语言呈现出融合状态。砀山方言的融合性使其保留了许多地区的方言俗语,比如砀山方言中保留了客家话、山东话、阜阳话中的许多方言古语词。就目前学术界对于方言古语词的研究来看,一些学者对承德、梅县、南阳等地的方言古语词进行的考释与研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语言学界对于方言古语词研究的重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语言研究水平逐渐提高,但总体来看,针对类似砀山这种小县城的方言研究工作相对缺乏。鉴此,本文以砀山方言为研究对象,站在方言古语词这一角度,从砀山方言例证、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古代文献用例三个方面对所选词语进行考证。
所谓方言古语词,即普通话中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保留在方言中并被方言区人们经常使用的古代汉语词。方言古语词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音和古义。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以及该演变进程在各方言中表现的不平衡性,许多方言古语词表现出“有音无字”现象。“有音无字”即那些可以在古代字书或者韵书里查考到其本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只有读音而没有对应汉字的现象。很多的拟声词和方言用字都有这种情况,比如拟声词“duang~”“biu~”“wer~”和方言用字“bia”“pia”“chua”。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有音无字”往往可以通过追溯古代文献查找到其本字。我们都清楚,古汉语的单音节动词很少作为语素组词,而现代汉语里的很多单音节动词是经常作为语素来组词的,由此可以确定本文所选动词为古语动词。本文考证砀山方言古语动词的思路就是先通过调查方言用例,确定其语义和可能用字;然后查找字书、韵书进行本字的音义考证,证明本字与方言用词音义俱合;最后,查阅古书并用古代文献用例来佐证所考之词。
考证砀山方言古语动词的原因有二:一是笔者家族至少有六辈人一直生活在砀山县,没有过迁移。这一点也是笔者考证砀山方言古语词的重要原因。二是动词在方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观各族语言,可知动词的核心地位。动词在陈述主语的同时又支配着宾语,为联系主语和宾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当然,动词在方言古语词中的生命力也是极为旺盛的,把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信息推至鲜活的巅峰。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在大量语料基础上,选取了十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又鲜为外地人所知的、俏皮形象的方言古语动词进行考证。
主要以考证方言古语动词的形式来解释和佐证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不使用或者极少使用的词语及其义项,旨在把鲜活的方言用例同古代文献用例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对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提供强有力的方言佐证,贯今通古,并借此达到保鲜、传承、保护方言古语词的目的。随着普通话的遍及,绝大部分的00后无论是在学校、职场,还是在家乡,都几乎采用普通话的形式与人沟通交流。试想,若干年后,普通话真正成为全民族交际用语,老一辈人逐渐消逝,那么,方言的生命便岌岌可危。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脉络,反映了一方人的生活习性,蕴含着一座古城的历史底蕴,是古城历史最忠诚的见证者。因此,考证方言古语词有其固有的、不可撼动的必要性,对后世了解家乡文化、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意义非凡。同时,在对方言古语动词考证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古汉语相关词汇,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大有益处。认识与考证汉语方言古语词具有古代汉语词汇“活化石”的意义,共同语消失的词汇很可能在方言中仍然活跃,保护方言迫在眉睫。
2. 砀山方言古语动词考证
本文十个方言古语动词的注音采用国际音标形式,声调标注采用砀山方言声调,砀山方言声调调值不同于普通话声调调值,二者有所差异。普通话“55”“35”“214”“51”调值分别对应砀山方言“211”“55”“24”“41”调值,如表1所示。
Table 1. Tone comparison table of Dangshan dialect and mandarin tone
表1. 砀山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1]
方言古语动词的考证以《注音版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广韵》《经籍籑诂》等古代典籍为主要依据。本文选取“搦”“拌”“搉”“讓”“挾”“薅”“拾”“行”“膏”“幠”等十个典型的砀山方言古语动词为考证对象,之所以选取这十个方言古语动词作为考证对象,是因为这十个方言古语动词在砀山方言中经常被使用但未被砀山县志中的“常用方言词语注释”这一部分内容所收录。
2.1. 搦
砀山方言中,搦[nuo211]有两个义项:① 揉搓(东西),搓洗。② 用手掐、按压。例证如下:
(1) 我先去做饭,你把那盆里的衣服搦搦水晾起来。(我先去做饭,你把那盆里的衣服搓洗一下晾起来。)
(2) 小孩子吃方便面都是把它搦碎了,用手抓着吃。(小孩子吃方便面都是把它揉碎了,用手抓着吃。)
(3) 你白搦我勒胳膊,些疼来知道白!(你别掐我的胳膊,很疼的知道不!)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搦,按也。从手,弱声。本义:用力按压。尼革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搦,持也,女角切。——《宋本广韵》 [3]
(3) 搦,女角切。——《唐韵》 [4]
从韵书和字书上来看,砀山方言“搦”义承“按”之义,符合此方言古语词的意思;在语音上,根据浊上变去的规律,“搦”普通话读为去声调,砀山方言保留了古音,仍读上声调,音承“女角切”,在语音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2. 古代文献用例
(1) 搦髓脑。——《史记·扁鹊传》 [4]
(2) 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檥榜。——郭璞《江南赋》 [5]
(3) 禁钿作珠翠等,委所司切加捉搦。——《旧唐书·代宗纪》 [4]
2.2. 拌
砀山方言中,拌[pan24]有一个义项,意为“扔掉,丢弃”。例证如下:
(1) 这瓶子没用啦,赶紧拌喽吧,留的除喽占地方。(这瓶子没用了,抓紧时间扔了吧,留着除了占地方。)
(2) 钱可拿好了,白拌喽!(你可把钱拿好了,别丢了!)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拌,部满切,从盤上声。——《集韵》 [4]
(2) 拌,弃也。本义为舍弃,不顾惜。——《广雅·释诂一》 [6]
(3) 楚人凡挥弃物,谓之拌。——《扬子·方言》卷十 [6]
(4) 拌,弃也。俗作拚。——《宋本广韵》 [3]
从韵书和字书上来看,砀山方言“拌”义承“拌,弃也”之义,符合此方言古语词的意思;从语音上来看,“拌”[pan24]音承“部满切”,根据浊上变去的规律,“拌”普通话读去声调,砀山方言读阳平调,声调不同,意思也有所差异。
2. 古代文献用例
(1) 余铤而走险,拌死得至双营。——清高邵陈《永清庚申记略》 [5]
(2) 尸饭播余于篚。——《士虞礼》 [5]
2.3. 搉
砀山方言中,搉[tɕhio211]有一个义项,意为“敲击”。例证如下:
(1) 去把蒜瓣子搉搉,一会儿炒菜用。(去把蒜瓣子捣碎,一会儿炒菜用。)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搉,敲击也。从手,隺声。苦角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搉,击也。——《广韵·觉韵》 [5]
从字书和韵书上不难看出“搉”义承古汉语“敲、击”之义;从语音上来看,根据浊上变去的规律,“搉”普通话为去声调,砀山方言读上声调,音承“苦角切”,可以看出音义俱合,为古代汉语用词。
2. 古代文献用例
(1) 先是高后鸩杀如意,支断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为人彘。——《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5]
(2) 搉,谓敲击去其精也。——颜师古注 [5]
2.4. 讓
砀山方言中,讓[ʐɑŋ24]有一个义项,意为“责备,批评,骂”。例证如下:
(1) 你就老实会儿吧,蛮然就挨讓!(你就老实会儿吧,不然的话一会儿就挨批评!)
(2) 恁就白讓他啦,他也不是嘚嘚儿嘞。(你们就别骂他了,他也不是故意的。)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讓,从言,襄声,相责讓也。人漾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诘责以辞谓之讓。——《小尔雅》 [4]
(3) 讓,人样切。——《宋本广韵》 [3]
从字书和韵书上来看,砀山方言词“讓”义承“讓,相责讓也”,符合此方言古语词的意思;从语音上来看,“讓”普通话读去声调,砀山方言读阳平调,而《广韵》人样切,可看出音义俱合,音承古代汉语,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联系。
2. 古代文献用例
(1) 夷吾诉之,公使讓之。——《左传·僖公五年》 [5]
(2) 鲁人以为讓,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史记·齐太公世家》 [5]
(3) 今谓骂人曰讓。俗作嚷。——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5]
2.5. 挾
砀山方言中,挾[ɕiɛ55]有两个义项:① 拿。② 抱。例证如下:
(1) 下雨啦,快去挾点儿柴火进屋。(下雨了,快去拿点儿柴火进屋。)
(2) 挾小孩你都能挾哭,瞧你还能干啥!(抱小孩你都能抱哭,看看你还能干什么!)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挾,俾持也,从手,夹声。胡颊切。本义:用胳膊夹住。——《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挾,持也,——《宋本广韵》 [3]
(3) 挾,檄颊切。并音协。——《集韵》《韵会》 [4]
从韵书和字书上来看,砀山方言“挾”义承“挾,俾持也”之义,符合此方言古语词的意思;从语音来看,“挾”普通话为阳平调,砀山方言读阴平调,音承“胡颊切”,在语音上是有一定联系的。
2. 古代文献用例
(1) 凡挾矢于二指之间横之。——《仪礼·乡射礼》 [5]
(2) 时雨既至,挾其枪,刈、耨、鑮,以旦暮从事于田野。——《国语·齐语》 [5]
(3) 某学文久,数挾此说以自治。——宋王安石《上人书》 [5]
(4) 挾刀夺起,率众袭之。——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2.6. 薅
砀山方言中,薅[xɑu211]有三个义项:① 拔,揪。② 拉,拽。③ 拔去杂草。这里要说明的是“薅”的第三个义项“拔去杂草”是本义,在普通话中同样使用。第一个和第二个义项是引申义,仅在方言中使用。本文把“薅”字作为方言古语动词来考证的原因就是砀山方言不仅保留了该字的本义,同时也保留了该字的引申义。例证如下:
(1) 恁白薅俺嘞头发啦,都能疼死!(你别揪我的头发了,很疼的!)
(2) 你看他弄啥来,去把他从板凳上薅起来!(你看他干嘛呢,去把他从板凳上揪起来!)
(3) 他蛮然掉沟里啦,你赶紧薅住他勒胳膊!(他马上要掉沟里面了,你赶紧拉/拽住他的胳膊!)
(4) 你看看地里勒草都多深啦,还不赶紧薅了!(你看看田里面的草都那么深了,赶快去拔草吧!)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薅,拔去田草也,从蓐,好省声。呼毛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薅,本义除去(田草),后引申为拔或揪,如“揪头发”。此处“揪”义便为方言用义。 [7]
从上面的字书和韵书上来说,砀山方言词中的“薅”义承“除去”之义,由“除去”引申为“揪”;在语音上,“薅”[xɑu211]音承“呼毛切”,承接上古汉语中声符为“好”的音,所以在语音上是有一定联系存在的。
2. 古代文献用例
(1) 师傅又错了?师傅错了,薅你师父的胡子好不好?——《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5]
2.7. 拾
砀山方言中,拾[ʂʅ55]有一个义项,意为“撞,摔(特指摔头)”。例证如下:
(1) 你要是不信我,我就去墙上拾头!(你要是不信我,我就在墙上撞头!)
(2) 他只要一喝醉就满地拾头打滚。(他只要一喝醉酒就在地上摔头打滚。)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拾,掇也。从手,合声,是执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拾,本义为捡取。后有引申义“撞”。 [7]
从以上字书和韵书来看,“拾”义承“拾,掇也”,词性变化为“揪、撞”之义;从语音上来看,“拾”[ʂʅ44]音承《说文》是执切,在语音上有一定的联系。
2. 古代文献用例
(1) 季春江出其不意,望着晁思才心坎上一头拾将去,把个晁思才拾了个仰百叉。——《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8]
(2) 说了半日,女儿只是拾头撞脑要寻死。——《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5]
(3) (何玉凤)把太太的腰胯抱住,果然一头拾在怀里,叫了声“我那嫡嫡亲亲的娘啊!”——《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5]
2.8. 行
砀山方言中,行[ɕin55]有一个义项,意为“许配,嫁”。例证如下:
(1) 她二大娘家闺女行到哪个啦?(她二大娘家女儿许配到什么地方了?)
(2) 他姐姐行到曹庄啦,家里白儿情况些好来。(他姐姐嫁到曹庄了,家里情况挺好的。)
(3) 哎,我问你啊,她行嘞谁?(哎,我问你啊,她嫁给谁了?)
(4) 这女嘞一辈子就怕行错人喽!(女人一辈子就怕嫁错人!)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户庚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从上面的字书和韵书来看,“行”义承“人之步趋也”,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嫁、许配”便取这层意思,符合方言古语词的意思;从语音上来看,“行”[ɕin44]音承《说文》户庚切,音义俱合。
2. 古代文献用例
(1)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鄘风·蝃蝀》 [5]
(2) 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唐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 [5]
(3) (李宓)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华阳国志·俊贤志》 [5]
2.9. 膏
砀山方言中,膏[kɑu41]有两个义项:① 给物体抹油。② 在物体上面涂抹。例证如下:
(1) 你看看你,说你憨你还不信,你给车链子膏点油不就行啦!(你看你,说你笨你还不信,你给车链子抹点油不就行啦!)
(2) 这衣服够脏啦,别再往上面乱膏啦!(这衣服很脏了,别再往上面乱抹了!)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膏,肥也,从肉,高声。古劳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膏者,神之液也。又泽也,肥也。——《元命包》 [3]
(3) 膏,润也。——《集韵·号韵》 [5]
(4) 膏,古到切。——《广韵》 [5]
从上面的字书和韵书来看,“膏”义承“润也”,给物体注油使其润滑,符合方言古语词的意思;从语音上来看,“膏”[kɑu41]音承《广韵》古到切。又刘鉴《经史动静字音》:“凡脂膏之膏则读平声,用以润物曰膏,则读去声”。音义俱合。
1. 古代文献用例
(1) 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5]
(2) 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 [5]
2.10. 幠
砀山方言中,幠[xu211]有一个义项,意为“覆盖”。
(1) 做酱豆子的时候,最后一定得多幠几层南瓜叶子。(制作酱豆的时候,最后一定得多盖几层南瓜叶。)
(2) 你看看呀,那地里的麦苗都快让草给幠完啦!(你看看呀,田地里的麦苗都快被草覆盖了!)
1. 字书、韵书释义和音注
(1) 幠,覆也,从巾,無声。荒乌切。——《注音版说文解字》 [2]
(2) 幠,荒胡切。并音呼。——《集韵》《韵会》《正韵》 [4]
从上面的字书和韵书来看,“幠”义承《说文》“覆”义,有盖、覆盖的意思;从语音上看,“幠”[xu211]音承“荒乌切”,音义俱合。
2. 古代文献用例
(1) 死于适室,幠用敛衾。——《仪礼·士丧礼》 [5]
(2) 卒则含敛陈幠皆如礼。——清王士禛《诰封淑人伊母何氏墓志铭》 [5]
3. 结语
调查、学习、研究方言古语词,不仅可以增长自身学识,而且有益于焕发出方言古语词的生命力,对于保护方言古语词、了解汉语发展史以及构建汉语整体词汇乃至词汇史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通过本次的学习与探究,笔者体会到了查阅古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了查阅古书的方法与技巧。鉴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还不足以全部考证。考证过程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笔者相信会在今后的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考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