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的前身是欧洲各共同体在1987年成立的一个学生交换项目伊拉斯谟计划,该项目的全称是“欧洲共同体高校学生流动行动计划”(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 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该项目为欧洲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和青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累计帮助超过300万拥有不同身份背景的学生、员工、教师、志愿者等获得在欧洲异国高等教育机构或组织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1]。该计划不仅仅着眼欧洲,还致力于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国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帮助这些组织提高其员工的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以及建立跨国合作伙伴关系等。
为了配合欧洲2020年增长、就业、社会公平和包容战略的实现,欧盟于2014年1月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伊拉斯谟+计划,该计划以为青年提供海外学习,培训,和工作机会为目标,工作范围覆盖欧盟现在所有教育、培训、青年以及体育领域。到2020年,该计划预计将为400万人提供国外学习与交流机会,其中包括200万大学生,65万个海外职业培训或实习机会,50万青年参与国际志愿者或青年交流项目,以及80万教育和青年工作者海外研习教学方法的机会等。届时将有超过125,000所学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高等成人教育机构、青年组织和企业组织等从中获益,预算总金额高达147亿欧元 [2]。
除了以上这些目标以外,该计划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帮助欧洲青年提高语言能力和提供语言学习支持和帮助。语言能力不佳是影响欧洲青年学生和教师进行跨境教育、培训和交流的主要障碍之一,提供语言支持旨在提高流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有助于实现该计划的具体目标。网络语言学习平台OLS (Online Linguistic Support)是伊拉斯谟+计划专门为帮助计划参与者学习和掌握目的地国家语言而打造的高质量流动学习平台。该平台旨在以灵活和便捷的形式帮助参与者在出国前和出国期间,获取工作、学习以及志愿活动所需的语言能力,以确保学习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
2. 语言水平评估功能
作为一个即时在线的语言学习辅助平台,伊拉斯谟+计划的参与者可以利用OLS评估自己现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根据规定,伊拉斯谟+流动参与者(国外学习和交流至少两个月)必须在流动期开始之前和结束时接受两次外语能力评估,以监测其在流动期间语言方面的进展(评估结果不妨碍参与者参与流动计划,但可作为派遣机构/协调组织用于确定最需要语言支持的参与者)。参与者可以根据测评的语言水平程度,访问OLS学习平台,在流动期内学习在线语言课程。最终,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的组合来监控和评估语言发展。
OLS的评估依据主要是基于通用欧洲语言参考框架(CEFR),具体对参与者五种语言技能做出评估。
OLS平台主要测评能力列表(表1) [3]:

Table 1. Table of main language abilities in assessment of OLS platform
表1. OLS平台主要测评能力列表
OLS评估具有随机性和个性化特点,参与者可以随时登陆平台进行测试并保存测试结果。测试项目具有适应性和个人定制性。测试者接受的测试题目难易程度是基于对以前问题的回答,这样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就可以以逐步提高的精度来衡量,且受试者的水平越高,其评估就越精确,因为问题涉及的主题也会更加专业。因此,考生的语言能力是用一种智能的、定制的技术来衡量的,以确保测量过程中个体语言熟练程度的精确性把握。在完成测试的基础上,参与者可申领欧洲语言护照(The Europass Language Passport)——欧洲语言通行证。该护照是成人标准语言护照的电子版本,由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共同开发,用以记录和描述学习者每种语言的学习经历,旨在帮助和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规划和评估进度,同时它还作为公民在流动期间的语言能力证明,帮助交流机构或雇主了解个体的语言技能。
3. 课程学习功能
参试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语言水平选取互动语言课程,课程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语言参考框架A1和A2、B1和B2级以及C1和C2级。课程分为主题性课程(即专注于某个特定的主题)和自由课程(参与者选择他们希望使用的语言的主题)。辅导课程采用小班教学(1至6名学员),以确保内容符合学员的特定需求。学习者可以选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进行学习,也可以选取从与母语人士和其他OLS参与者的在线辅导课程。MOOC课程每周提供一次,聚焦某个特定主题,为学习者提供有关该主题的更多信息,时间为半个小时,并在Erasmus+OLS平台的主页上公布。这些课程向所有学习者开放,无人数限制。学习者可以在平台上浏览以前的MOOC视频记录,并可以在课程期间使用聊天功能来向导师提问或与同课程的其他参与者分享观点。平台后台运作依靠导师团队(拥有语言学位,至少有三年将母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专业经验,目前拥有六种语言,近80名导师。)和语言协调员(拥有语言学位和至少五年将母语作为外语教学经验的语言培训专家,负责监督导师的招募,培训和督导以及在线课程创建)。
OLS语言课程三种主要教学法原则列表(表2) [4]:

Table 2. Table of three main teaching principles of OLS language course
表2. OLS语言课程三种主要教学法原则列表
OLS作为面对面教学的补充,使学习者有机会能够在常规课堂之外继续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平台还为学习者提供协作和同伴学习的机会,例如针对各种专门或广泛主题的现场辅导,同时为学习者提供在学习期间进行相互交流的学习论坛。论坛方便学习者互相支持,促进协作学习,并由能够提供学习技巧和回答参与者专业问题的导师主持。
4. 该语言学习平台同常规的语言学习相比拥有巨大优势
1) 语言学习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优势
该平台在帮助具有不利背景因素和较少机会参与跨国活动的参与者获得平等和包容机会方面作用显著。这些人群包括身患残疾,智力障碍(智力、认知、学习),经济障碍(生活水平低、收入低、依赖社会福利制度或无家可归者),文化障碍(移民、难民或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社会障碍(因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等原因受到社会歧视或不能从事常规课程学习的人士)。仅以难民和移民为例,从2016年到2019年,欧盟委员会在自愿的基础上向10万名难民和新移民开放了OLS。该计划旨在帮助他们有机会学习当地语言,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自该倡议启动以来,已向参与国的难民提供了超过53,000门语言课程。
2) 语言学习的强参考性和国际性优势
OLS平台打破了语言学习的时空和标准界限,使每个人语言学习纳入同一目标体系,体现了其强参考性和国际性优势。目前,国内外语考试虽然种类繁多,但彼此间衔接性差,各考试之间评价指标没有阶梯性和层次性,甚至存在断档。由于不同阶段考试命题的主体不同,在考查的题型,重点,考查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和标准上参差不齐,能力评价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差。教师以及用人单位对能力的评价主要基于结果性评价(是否通过某个考试),而过程性评价基本无足轻重,处于真空和无序状态。评价标准的不一直接导致教学不能连贯有序地开展,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建立完整有序的评价能力体系是我国外语教育走向国际化以及同国际接轨的前提条件。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评测标准的不一致不利于个体对自我能力进行诊断,从而有针对性的设定学习目标,解决问题和不足。目前专门针对国内英语学习者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于去年发布,与国外相关英语考试的对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展开,截至目前,已完成同雅思、普思考试的对接工作以及托福iBT考试与量表对接研究实证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在国家英语九级能力之上的等级考试大纲正在紧张地制定和完善当中,正式等级考试预计2020年前推出 [5]。
3) 语言学习的便捷性和自主性优势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宽语言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程度和步调选取适合的课程进行自主式和可操控式学习,对于学习中的困难章节,可以很容易地在线复习和反复练习,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传统课堂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焦虑,并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2017年,伊拉斯谟+计划在庆祝其30周年之际,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大学基金会开发了一个移动应用程序,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直接连接到Erasmus+在线语言支持,随时随地学习OLS平台所提供24种语言服务中任何一门语言。同时平台设立激励机制,分为月度(对每天坚持网络学习5个小时以上的学习者)和年度奖励(对每天坚持网络学习7个小时以上的学习者),鼓励学习者进行不间断学习。
4) 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终身性优势
近年来,随着欧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欧洲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的工人发现不断提高技能的重要性。这种持续的终身学习对于确保他们拥有就业能力和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终身学习计划(LLP)旨在使人们在生活的任何阶段和欧洲的各个成员国都能随时参与学习,获取学习体验和教育培训。终身学习的理念和重要性对于国内的学习者和劳动力发展具有同样的意义 [6]。目前,国内的语言教育和学习基本停留在学历(中小学,大学,研究生)和证书(四六级,专四专八)阶段,大多数学生在大学二三年级完成语言学习课程,从此,正规语言学习的机会便终结和丧失。虽然,四六级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语言能力要达到熟练的程度,但大多数考生即便通过考试,但距离真正语言熟练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这既不符合语言学习的长期性,渐进性规律,同时也不符合社会对劳动力语言能力专业化增长的需求。外语的习得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而非一个线性过程,一开始往往进度较快,随后进入一个平稳的平台期,而要摆脱和脱离这一平台期需要学习者不间断的学习和积累,为最终形成质的飞跃创造条件。
5. 结语
根据欧盟2014年对伊拉斯谟计划实施成果的统计,与不出国的学生相比,伊拉斯谟学生长期失业的可能性是不出国学生的一半,在东欧国家达到17%,伊拉斯谟的学生不仅更有可能被雇佣,而且更有可能获得管理职位(平均毕业5~10年内,伊拉斯谟学生64%,而非流动同龄人55%,中欧和东欧的伊拉斯谟学生更是达到70%)。在这些就业能力差距的背后,语言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根据欧盟对OLS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每年有超过35万名伊拉斯谟+计划参与者登陆该语言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其中有近一半学习者的语言成绩至少提高了5%,即参加课程的学员平均至少在原来基础上能提高一个CEFR水平,且初测水平较低的学员比那些初测水平较高的学员成绩改善更显著。语言能力的提升为求职者在职业选择的空间维度和未来提升的高度上创造了条件。
该平台在语言学习和评价方面虽然显示出巨大优势,但在专业性方面的瑕疵也不容忽视。语言学习到一定阶段一定是以专业为依托,这也是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不同专业领域的语言除了语法的共核,更多的是语汇和语用的巨大差异,不同专业间的语言能力具有不对等性。换言之,语言能力具有专业属性,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标准和尺度进行评测,而基于通用语言能力知识评价的平台在语言的专业化方面尚有极大差距。而基于专业和内容的更加细化的量表制定工作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