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绝大多数的塑料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为原料,随着石油资源越来越少,以可再生的植物为原料的高分子优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以植物为原料的高分子材料可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由植物为原料制成的高分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1] [2]。乳酸可由纤维质原料(如甘蔗渣、秸秆、玉米等)经特定菌种发酵而成,经这种原料制造乳酸,可以降低聚乳酸的生产成本 [3] - [8]。由发酵得到的乳酸经聚合得到聚乳酸 [9] [10] [11]。聚乳酸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用作手术缝合线、人造组织等医疗方面,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装等行业。由于聚乳酸具有脆性大、成本高等不足,使聚乳酸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般多使用其它组分与聚乳酸进行复合,因此对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多。
淀粉是一种环保可再生的高分子材料,来源于淀粉含量高的植物,如甘薯、土豆等。由于淀粉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因此多选用淀粉做填料 [12] [13] [14]。
使用淀粉做填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聚乳酸的脆性,同时淀粉在聚乳酸介质中还可起到成核剂的作用,改善聚乳酸晶体的完善程度,同时能降低聚乳酸的成本。由于聚乳酸和淀粉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本文使用甘油做小分子增塑剂将淀粉改性成热塑性淀粉 [15] [16],来改善与聚乳酸的相容性,提高聚乳酸的综合性能。
2. 实验部分
2.1. 原材料
聚乳酸:4032D,美国 Nature Works公司;丙三醇: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玉米淀粉:粒径在8~30 μm之间,河北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2. 仪器设备
电热干燥鼓风箱:101型-2A,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密炼机:SU-7,常州苏研科技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XLB-400 × 400 × 1,武汉市昌盛轻工机械设备厂;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SRZ-400D,长春市智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济南川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综合热分析仪:ZCT-A,北京京仪高科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镜:INSPECT F50,美国;热台–偏光显微镜:Linkam THMS600,英国;单臂摆锤冲击试验机,TY-4021A,江苏天源试验机有限公司。
2.3. 实验步骤
2.3.1. 淀粉的改性
将淀粉于60℃的干燥箱中干燥4~6小时,取出后密封备用。将甘油和淀粉按1:2.5的比例混合均匀 [1],放入密炼机,在170℃,25 r/min的条件下密炼15 min,切块密封备用。
2.3.2. 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复合材料中改性淀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将改性淀粉和聚乳酸按比例混合,加入密炼机,设置密炼机的温度为180℃,转速为25 r/min,密炼10 min,取出后切块,放入平板硫化机(180℃)中压片。
2.4. 测试与表征
2.4.1.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测试
使用单臂摆锤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实验(GB/T1843-2008),样条无缺口,摆锤能量为5.5 J。
2.4.2. 拉伸性能测试
选择塑料拉伸性能试验(GB-T1040.1-2006),拉伸速度为10 mm/min。
2.4.3. 热重分析测试
氮气气氛下,升温速度为10℃/min,升温至700℃。
2.4.4. DSC测试
在氮气氛围下使用加热–冷却–加热程序在10℃/min的加热速率下进行,以10℃/min−1的加热速率加热至200℃,保温5 min,冷却至室温,再将样品以10℃/min的速率加热至200℃ [1] [17]。按式(1)计算结晶度。
(1)
式中,
为结晶度;
为聚乳酸完全结晶时的热焓,为93.6 J/g [18];ΔHm为样品实际测得的热焓;φ为复合材料中聚乳酸的质量分数。
2.4.5. 扫描电镜测试
使用拉伸断裂后的到的样品进行表面镀金处理,观察样品的断面形貌。
2.4.6. 偏光显微镜测试
在加热台上制好样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
2.4.7. 聚乳酸分子量测试
采用粘度法测量分子量 [19]。将0.1 g样品溶于100 mL三氯甲烷中,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使用乌式粘度计在30℃水浴中,用乌氏粘度计分别测定三氯甲烷流下的时间t0,和PLA溶液流下的时间t,每个样品测量三次,每两次时间相差0.2 s,求平均值。由下式求出分子量
其中
为增比粘度;
为相对粘度;
为特性粘度;K、
为Mark-Houwink常数,查文献 [20] 得
,
。
3. 结果与分析
3.1. 力学性能分析
淀粉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纯PLA的拉伸强度为62.73 MPa,冲击强度为17.91 KJ/m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改性淀粉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略有下降,当改性淀粉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了20.10%,拉伸强度仅降低了1.30%,随着改性淀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是塑化PLA复合材料的典型现象,常见于PLA复合体系 [21] [22] [23]。
(A) (B)
Figure 1. (A) Impact strength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B) Tensile strength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图1. (A) 不同淀粉含量下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B) 不同淀粉含量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Figure 2. Thermogravimetric curves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图2. 不同淀粉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热重曲线
3.2. 热重分析
如图2所示。纯聚乳酸在310℃~365℃发生降解。而淀粉含量为2%的复合材料在355℃~405℃发生降解,淀粉含量为3%的复合材料在340℃~375℃发生降解。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从纯PLA的310℃增加到355℃ (淀粉含量为2%),增加了45℃,表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纯PLA,即加入改性淀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聚乳酸的热稳定性。
3.3. DSC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在113℃开始结晶,在160℃~170℃范围内开始熔融。熔融峰出现分裂可能是因为纯聚乳酸结晶时多为均相成核,形成边熔融边结晶的现象。与纯聚乳酸相比,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基本不变,结晶温度降低。不同淀粉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如表1所示。

Figure 3. Composite material curves with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图3. 不同淀粉含量下复合材料的曲线

Table 1. Crystallinity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表1. 不同淀粉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加入改性淀粉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淀粉的加入在聚乳酸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异相成核使聚乳酸的结晶度提高。DSC结果表明,加入改性淀粉使聚乳酸的结晶温度略有降低,结晶度提高 [24]。
3.4.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图4显示了在拉伸断裂后纯PLA及其复合材料的断裂表面的SEM图像。

Figure 4. SEM of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A) Tarch content of 0%; (B) Tarch content of 2% starch content
图4. 不同淀粉含量下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A) 淀粉含量0%;(B) 淀粉含量2%
从图4中可以看出,纯PLA断面光滑平整,表明纯PLA具有脆性断裂行为 [17]。当改性淀粉含量为2%时,淀粉能够很好的分散在聚乳酸介质中,没有出现聚集现象,从断裂纹呈拔出状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呈韧性断裂 [25],证实了冲击强度增加的现象。
3.5. 偏光显微镜分析
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测聚乳酸的结晶过程。以球晶直径对时间作图,斜率即为球晶的生长速率。不同淀粉含量下温度对复合材料球晶直径的影响如图5所示;不同温度下淀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球晶直径的影响如图6所示。

Figure 5. (A)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pherulite diameter of composites when starch content of was 0%; (B)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pherulite diameter of composites with starch content of at 2%
图5. (A) 淀粉含量为0%时温度对复合材料球晶直径的影响;(B) 淀粉含量为2%时温度对复合材料球晶直径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淀粉含量相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球晶尺寸不断增大;不同温度下(125℃与130℃)球晶的生长速率相当,同一保温时间,球晶尺寸变化不大 [26] [27] [28]。从图6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淀粉含量为2%的复合材料较纯聚乳酸结晶速率大,这是因为淀粉在聚乳酸体系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由于成核剂的存在,聚乳酸的成核方式为异相成核,异相成核得到的球晶大小均匀且成核速率较快 [29] [30] [31]。且淀粉含量为2%的复合材料的球晶半径大于纯聚乳酸的球晶半径,经过分子量测定得到表2数据。

Figure 6. (A) Effect of starch content on spherulite diameter of composites at 125˚C; (B) Effect of starch content on spherulite diameter of composites at 130˚C
图6. (A) 125℃下淀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球晶直径的影响;(B) 130℃下淀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球晶直径的影响

Table 2. Molecular weights of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
表2. 不同淀粉含量下的分子量
由表2中可以看出,淀粉含量为2%的复合材料分子量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复合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淀粉的存在,与密炼时受到热剪切的作用,使其部分降解,分子量减小,链段运动变得容易,能够更好更快地排入晶格,所以球晶直径较大。
4. 结论
当甘油:淀粉 = 1:2.5,改性淀粉含量为2%时,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提高了45℃;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了20.10%,而拉伸强度仅下降了1.30%。SEM的结果显示加入改性淀粉,复合材料呈韧性断裂;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加入改性淀粉使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加快,且结晶度增加,淀粉在聚乳酸/淀粉复合体系中起成核剂的作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04032)。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