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烤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质受生态、品种、栽培措施诸多因素的影响 [1] [2];上部叶是烟叶产质构成的重要组成成分 [2],随着中、细支烟的发展,上部叶质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上部叶叶厚、组织粗糙、杂气重、刺激性大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如何从栽培上解决上部叶质量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密植是一个重要的栽培环节,对烤烟产质有较大影响 [3] [4] [5]。目前有关烤烟种植密度的研究较多 [4] - [9],而密度对上部叶产质影响鲜有研究 [10],尤其是贵烟2号种植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产质影响的研究未有报道 [11]。因此,研究K326和贵烟2号密度与上部叶产质的关系,旨在为提高烤后上部叶质量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地点
供试品种:贵烟2号和K326,试验部位为上部叶。
试验地点: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芦狄村,海拔1259 m,属亚热带高原湿润气候,年均温14℃,年降雨量1091 mm~1414 mm,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黄壤,肥力中等,前作玉米,无病虫害发生史。
2.2. 试验设计
两个品种均设置3个密度,T1:900株/667 m2、T2:1100株/667 m2、T3:1300株/667 m2,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共18个区。行距1.1 m,株距分别为0.67 m、0.55 m和0.47 m。本试验上部叶定义为打顶后有效叶倒1叶至倒6叶。
2.3. 主要栽培技术
4月25日漂浮育苗移栽,施肥量:施纯N 7.0 kg/667 m2,N:P2O5:K2O为1:1:2.5,留叶数20片,成熟采收,三段式烘烤方法烘烤,其他栽培技术按当地优质烟栽培方法进行。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等级质量
按烤烟42级国标(GB 2635-92)对各处理烤后烟叶进行分级,并对各等级称重,统计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
2.4.2. 化学成分
各处理选取烤后上部烟叶综合样0.5 kg,在贵州大学作物科学实验室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烟碱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12] 测定,总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13],总糖、还原糖采用砷钼酸比色法 [14] 测定,石油醚提取物采用差量法 [15] 测定,蛋白质采用间接法测定,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 [16] 测定。
2.4.3. 化学成分综合评价
采用化学成分指标赋值与权重进行计算,即:P = ∑Ci*Pi,其中P指化学成协调性指数,Ci为第i个化学成分指标量化分值,Pi为第i个化学成分指标相对权重 [17]。
2.4.4. 评吸质量
各处理选取烤后上部烟叶综合样0.5 kg,送样至贵州中烟技术中心进行评吸鉴定。鉴定项目包括:香气质10分、香气量10分、吃味12分、刺激性10分、劲头8分、燃烧性9分、灰色6分,总分75分。
2.4.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DPS软件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对烤后上部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1看出,在本试验范围内,密度对两个品种烤后上部叶产质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1) K326:上部叶产量与产值随密度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以T3最高,处理间差异显著;均价与上等烟率则随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以T1最高,除均价T2与T3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均达显著差异。
(2) 贵烟2号:除上等率T1最高与T3达显著差异外,其余产质指标受密度影响未达显著差异。
(3) K326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处理间变幅分别为15.5 kg/667 m2、311.74元/667 m2、1.1元/kg、13个百分点,均远远高于贵烟2号的1.5 kg/667 m2、18.84元/667 m2、0.72元/kg、6.1个百分点,说明K326对密度要求较贵烟2号严格,而贵烟2号对密度的适应性更广些。
3.2. 种植密度对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考虑到原料供求关系,化学成分分析参考贵州中烟对上部叶的要求:烟碱2.5%~3.5%,总氮2.0%~2.6%,蛋白质9%~11%,石油醚提取物≥7%,总糖16%~22%,还原糖14~18%,两糖比≥0.8,氮碱比0.6~0.8,糖碱比5~9。由表2、表3可知。

Table 1. Economic properties of upper leaves
表1. 不同处理烤后上部叶经济性状
注:a、b、c表示P < 0.05,下同。

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pper tobacco leaves
表2. 不同处理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

Table 3.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score of the upper leaves (unit: score)
表3. 不同处理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单位:分)
注:综合评价以总氮、烟碱、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5项指标进行计算,总分为86分。淀粉、钾、钾氯比按缺项处理。
(1) 两个品种间化学成分差别不大,且各处理间变化规律相似。
(2) 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而总糖、还原糖含量则相反。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两品种表现不同,K326处理间变化不大,贵烟2号则呈下降趋势。
(3) 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偏高,同时总氮偏高带来氮碱比偏高。其余指标虽处理间大部分有显著差异,但均满足或基本满足(个别处理接近)贵州中烟要求。
(4) 化学成分综合评分K326以T2、T3显著高于T1,贵烟2号则T3显著高于T2、T1。
综合来看,K326、贵烟2号三个处理整体上较为接近,而综合评分K326以T2、T3相对更为协调,贵烟2号则以T3更为协调。
3.3. 种植密度对烤后上部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
(1) K326香气以T2、T3表现较好,吃味以T1、T2表现较好,杂气和刺激性以T2、T3表现较好,总体表现以T2表现相对较好;从贵烟2号来看,香气T3表现较好,吃味T2表现较好,杂气与刺激性T2与T3表现较好外,其余指标差异不大,评吸总分以T2表现相对较好。
(2) 两个品种间,K326评吸得分变幅为1.8分,贵烟2号变幅仅为0.68,说明K326受密度影响大于贵烟2号;另外,K326评分略高于贵烟2号,说明K326评吸质量略优于贵烟2号。

Table 4. The quality of upper tobacco leaves was evaluated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表4. 不同处理烤后上部叶评吸质量
4. 结论与讨论
1) 在本试验范围内,K326产量、产值均表现出密度增加而增加趋势,但均价和上等烟率则相反;各处理烤后化学成分总体表现较符合贵州中烟要求,评吸质量在T2时得分最高。贵烟2号评吸质量以T2表现更好,而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受密度影响不大,说明该品种相对K326而言对密度的适应性更强。总体来看,就上部叶而言,K326除种植密度在900株/667 m2时等级质量表现较好外,产量、产值、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均以1300株/667 m2时表现较好;贵烟2号种植密度在900~1100株/667 m2产量、产值、等级质量表现较好,而在1300株/667 m2时内在质量相对略好些。从生产角度考虑,建议该烟区K326种植密度为1100~1300株/667 m2,贵烟2号种植密度为900~1100株/667 m2。
2) 贵烟2号经济性状总体表现优于K326,这可能与该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烘烤特性有关,相对于K326,贵烟2号大田前期暴发力更强、也更易烘烤 [1];而评吸质量则以K326表现更好,这可能与K326质量特性有关 [3] [10]。
3) 在本试验范围内,K326上部叶烤后产值随密度增大而提高,这与范艺宽等[10]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吻合性,但与龙大彬[11]等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生态差异有关;K326等级质量与内在质量在密度表现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吻合性,夏体渊等 [8] 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说明内在质量与等级质量可能客观存在着不吻合性;有研究认为贵烟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960~1000株/667 m2 [1],这与本试验研究结果1100株/667 m2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主要是本试验仅针对上部叶进行研究有关。
4) 本研究仅在清镇市烟区进行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