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作为反映大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连榕等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1],而且开发出信度和效度均良好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测量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2]。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可以分为社会原因(竞争压力、社会角色定位、生源地域差异),教育环境(大学生的自由度、教师素质等),个体因素(性格特征、自我评价、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而个体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首要因素 [3]。龚芸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相比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自我评价,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大 [4]。
统计学是医学院校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的目的是培养本科生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由于统计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计算公式繁多难记等课程特点,部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枯燥难懂,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5],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等学习倦怠现象,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6]。为了了解医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倦怠状况,探讨学习态度与其学习倦怠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统计学学习态度问卷》和《学习倦怠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调查,为预防医学生发生学习倦怠,提高统计学课程学习质量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校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和中医学等四个专业正在开展统计学课程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量表对其统计学课程学习态度和学习倦怠水平展开调查。发放问卷总共595份,回收了548份,回收率92%,其中男性195人(35.6%),女性353人(64.4%),预防专业62人(11.31%),临床专业256人(46.72%),护理专业124人(22.63%),中医专业106人(19.34%)。
2.2. 研究方法
采用连榕、杨丽娴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2],Cronbach a系数为0.865,信度和效度指标较为良好。该量表项目数20,共有三个维度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此量表是5级评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用数字1~5表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取平均分(项目总得分/项目数20),分值越小疲倦程度越严重。分值中位数为3,小于3发生倦怠,大于3不发生倦怠。《统计学学习态度问卷》经山东师范大学孙爱玲 [7] 课题组编写的《大学生学习态度问卷》修改而成,着重强调统计学学习态度,同时调查医学生性别、对自己成绩是否满意等一般信息。问卷涉及学习态度有14项目,采用4点记分法,均为正向计分,分值越大学习态度越好。最终得分取平均分(项目总得分/项目数14),得分范围1~4分,中值为2.5分,大于等于3分为学习态度好,2~3之间为一般,小于2为学习态度较差。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两个(多个)组倦怠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学习态度得分与学习倦怠得分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相关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统计课学习态度现状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得分为2.28 ± 0.412,低于中值2.5,说明医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本校医学生在统计学课程中学习态度好占21.4%,一般占68.4%,较差占10.2% (见表1)。

Table 1. The proportion of learning attitude of medical students to statistics
表1. 医学生统计学课程学习态度构成比
3.2. 新疆医科大学汉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
3.2.1. 学习倦怠及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
548名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分平均分为2.19 ± 0.684分,低于中值3,说明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医学生学习倦怠总均分及三个维度,得分见表2。

Table 2. The scores of learning burnout of medical students
表2. 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医学生学习倦怠三个维度中情绪低落维度上的得分最高,为2.27,说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以出现情绪低落最为突出。
3.2.2. 不同特征医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率比较
548名医学生中79名存在学习倦怠,倦怠发生率14.4%。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对自己成绩是否满意、不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倦怠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见表3。

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learning burnout among medical students
表3. 不同特征医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率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男生学习倦怠发生率24.1%高于女生9.1% (P < 0.001);对自己学习成绩满意的学生其倦怠发生率8.1%低于不满意自己成绩的学生35.4% (P < 0.001),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倦怠发生率4.3%低于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47.4% (P < 0.001);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发生率没有差别。
3.3. 学习态度与学习倦怠相关性
548名学生学习态度得分与学习倦怠得分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 = 0.504,P < 0.001)。因学习态度得分越高说明态度越差,学习倦怠得分越高说明倦怠程度越严重,所以学习态度越不好学习倦怠状况越严重。
4. 讨论
4.1. 医学生统计课学习态度
目前有很多关注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的研究 [8] [9],但这些研究多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的角度探讨较少。本研究从学生角度首先调查医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态度状况,结果发现医科大学医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得分为2.28,低于中值2.5。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占21.4%,态度一般占68.4%,较差占10.2%,整体来说医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低于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 [10]。这可能与医学统计学涉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 许多学生对学习统计学产生畏惧心理有关 [5]。因此,想办法转变医学生对统计课的学习态度是当前摆在统计学教师的重要课题。
4.2. 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
连榕教授团队开发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信效度良好,被绝大多数研究者用以衡量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学习倦怠及各维度分值越低倦怠程度越严重。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总体得分为2.19,三个维度得分:情绪低落2.27、行为回避2.10、成就感低2.14,均低于师范类、综合类、理工类等高校大学生 [11] [12],说明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同时,本校学生在行为回避维度得分最低,说明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已经外化为逃课、迟到、早退、抄袭等行为问题,这与统计学课程实际教学情况一致,大部分成绩不良学生常出现无故缺课、上课玩手机、抄袭作业等现象,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较低的情况。
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对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及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倦怠发生率都比较高,分别为24.1%、35.4%和47.4%,远高于本校医学生平均倦怠发生率14.4%。这些研究结果与孙东媛、于惠钧等研究结论类似 [13] [14]。说明教师及教学管理工作者更应该关注男生、自我评价比较低和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医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这类学习的学习倦怠状况,使得每一个医学生在学习上都不掉队。
虽然医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比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大学生严重,但医学生在不同专业上学习倦怠发生率尚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别,这与李亚真等 [3] 研究不同。原因在于李亚真的研究对象涉及大一至大四医学生,而不同年级学习倦怠发生状况有差别,年级越高倦怠状况越严重 [3]。因此在比较不同专业倦怠发生状况时一定要扣除年级的影响,但李亚真等研究并未做校正。本研究对象均为3年级或4年级学生,在同一学期讲授医学统计学课程时进行的调查,可比性比较好,结果更可信。
4.3. 学习态度与学习倦怠相关性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548名学生学习态度得分与学习倦怠得分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 = 0.504,P < 0.001)。因学习态度得分越高说明态度越差,学习倦怠得分越高说明倦怠程度越严重,所以学习态度越不好学习倦怠状况越严重,这与前述孙东媛 [13]、于惠钧 [14] 等研究一致。
5. 结论
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男生、对自己成绩不够满意、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学倦怠状况较为严重。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从而减少学习倦怠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