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Branch of the Retired Staff in Universities
摘要: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调研分析北京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性提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提高新时代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发挥战斗保垒作用的能力。
Abstract: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of the retired staff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ed in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retired staff in universities of Beijing city,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for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retired staff in universities, this would promote the leading role of party branches of the retired staff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张瑞玲, 胡俊, 文体健.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初探[J]. 现代管理, 2020, 10(4): 616-620. https://doi.org/10.12677/MM.2020.104074

1. 引言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着直接教育、管理、监督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离退休教职工的职责;是党在离退休教职工中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 [1]。现阶段,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服务需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使得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为探究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在北京高校面向85岁以下、思维清晰、行动自如的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发放调查问卷339份,收回有效问卷306份。通过调研分析,探索性提出加强新时代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2.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内容与意义

2.1.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内容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以党内法规条例为依据,以中央关于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文件精神为遵循,结合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实际情况,科学规范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建设。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组织设置规范、队伍建设规范、制度建设规范、组织生活规范、工作程序规范和基本保障规范等六个方面 [2]。

2.2.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一是政治建设的有效举措,通过支部规范化建设,使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进一步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二是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主题鲜明、内容具体、流程规范的组织活动,有效组织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3]。三是组织建设的有效方法,通过支部规范化建设,使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支部设置,健全支部制度,规范支部生活,增强支部班子成员工作能力,提高支部工作效率,突现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从而加强离退休教职工党组织建设。四是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发挥独特作用的有力抓手,加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可有效组织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3.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 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支部设置不符合党员实际情况

现阶段,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设置主要以原单位为基础,党员不分年龄和居住地点,形成了支部党员年龄跨度大、身体状况差异大、居住相对分散且远离校园、不能参加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的状况,影响了支部规范化建设。

3.1.2. 支部班子不健全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员7人以上的应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一般为3~5名,最多不超过7名 [4]。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队伍人数基本都在7人以上,符合成立支部委员会的条件,但实际成立支部委员会且班子健全的不到三分之一,半数以上支部班子或由书记和副书记组成、或由书记和委员组成,还有少数支部班子只有一名书记。

3.1.3. 活动开展不规范

《党支部工作手册》对活动开展、党员培训学习以及联系服务群众等内容记录较少,即使有“三会一课”和主题活动等内容,也是记录信息不完整、不规范,反映出活动开展不规范;在组织生活会上,党员围绕解决党性党风党纪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者甚少,大多是批评自己看不惯、不理解的社会现象,对个人学习和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在民主评议党员会上,绝大多数支部图快图省事,忽略个人自评、党员互评和民主测评,直接进入组织评定。

3.1.4. 工作落实不积极

党支部能够完成上级党组织部署和要求的各项工作,却没有形成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工作材料;有的支部虽有年度工作计划,但实际工作落实不积极、不到位,更体现不出特色工作;有的支部即没有工作计划,也没有工作总结。支部建立了党员名册和党费收缴簿,只是“一册一簿管一年”,没有完整的党员出入支部档案,党员个人信息缺失,反映出党支部基本不了解党员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情况。

3.1.5. 作用发挥不突出

党支部对一些偏听偏信、传播谣言甚至偏激固执的离退休教职工党员教育引导不够,对身患重病、生活困难、空巢和孤寡的党员关心不够,对长期身居京外、境外的党员联络不够,疏于监管。党支部在组织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助力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方面表现不突出,在组织引导离退休教职工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方面没有完全体现出先锋模范作用。

3.1.6. 条件保障不到位

党支部没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室,更谈不上活动室建设问题,所以很难形成支部党建文化;支部党员离休或退休,党费缴纳标准较底,返还活动经费较少,影响了活动开展;支部所在分党委、单位的在职党员忙于日常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3.2. 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认识不到位

高校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职教职工是推动高校建设发展的主力军,离退休教职工则处于附属地位,所以,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自然也不被重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受党教育多年,政治觉悟高,党支部建设达到了规范化标准的要求。领导干部这些片面的认识影响了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中有部分人员对支部规范化建设不以为然,认为支部只要定期开展活动,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学校建设发展情况,党组织能够倾听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有组织感、有归属感就足以;还有部分党员认为支部规范化建设是在职教工党支部的工作,与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关系不大;个别党员认为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七老八十、东倒西歪,所在党支部无法规范。诸如此类认识,严重影响了支部规范化建设。

3.2.2. 支部设置调整不及时

随着离退休教职工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和养老观念转变,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呈现出明显的人均寿命延长、人户分离、异地居住和流动频繁等特点,而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的设置并未随党员特点变化而及时调整,使得原来满足支部规范化建设的设置模式不符合现阶段党员的实际情况,也不能满足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需要。

3.2.3. 制度不健全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在制度建设方面令人堪忧。有些党支部虽然有部分制度,但内容粗略和笼统,对落实工作、服务群众以及对党员教育管理、表彰奖惩和困难帮扶等考虑不周不细,很难落实;有些支部对制度贯彻执行不力、监督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支部没有建立制度。这些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支部规范化建设。

3.2.4. 班子成员难产生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中,70岁以上的人员绝大部分不同程度的身患疾病,对承担党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70岁以下、身体状况尚好者忙于未尽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或家庭与个人事务,他们虽受党教育多年,但却以“无法胜任”而推脱党务工作。半数以上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要求及时换届,但很难产生出新的支部委员和支部书记。

4. 加强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4.1. 提高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规范化建设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既有利于组织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做好离退休教职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有利于加强对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也有利于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独特的政治优势,更有利于教育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和群众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4.2. 调整设置

一是突破现阶段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设置模式,根据离退休教职工党员集体学习、生活照顾、健身娱乐、服务社会等需要,灵活设置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既可依托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和就近发挥作用的平台设置党支部,也可以兴趣活动团队为基础设置党支部。二是保持现有设置模式,以是否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为基本依据,调整支部党员结构。将能够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编在一个或几个支部;对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编在一个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视党员实际情况而定 [1]。

4.3. 完善制度

根据党章党规要求,结合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实际情况,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率;完善服务群众制度、帮扶制度和慰问制度,使联系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体和看望慰问老党员、老同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奖励批评制度,对规范化建设较好的支部给予精神褒奖或物质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等规范化建设严重不达标的支部提出批评、要求整改。

4.4. 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班子成员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和把握政策的能力;加强党建业务学习,提升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加强工作交流,分享创新作法和成功经验,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育引导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大力支持支部工作,为支部规范化建设出谋划策,鼓励年龄相对小、身体尚好的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积极主动承担支部工作,为支部规范化建设贡献力量。

4.5. 支持保障

高校各级党委要加强指导和监督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工作;给予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班子成员数额不等工作补贴,便于班子成员开展工作;适当提高党费返还额度,支持支部规范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物资设备和人力资源,保障支部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瑞玲.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初探[J]. 中国科技纵横, 2018(17): 207-208.
[2] 俞燕.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初探[J]. 现代交际, 2020(8): 39-40.
[3]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R]. 中组发[2006]12号, 2006-5-23.
[4]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R]. 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