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2015年7月29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在全体会议上进行了表决,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1] (以下简称《职业大典》)的新修订版,其中中医行业新增了中医康复医师在内的9个职业。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疗未病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疾病康复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严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2019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建议普通高校建设相关专业,如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等。2019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2020年2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的通知》,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或康复指导以及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自我干预方法。
(二) 研究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疾病谱的转变使中医康复治疗方案成为人们的关键选择,2015版《职业大典》的颁布以及相关政策的发布也彰显了国家对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视程度。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中医康复医师的职业发展状况,这不仅关系着中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关系着人们自身的健康,还能够为中医康复医师给予更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对学生成功就业和顺利成才具有指导意义,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三) 研究内容
根据2015版《职业大典》记载,中医康复医师是指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患者身体功能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中医康复医师的主要工作任务:1) 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诊断;2) 运用现代医学诊察技术和方法,进行辅助诊断;3) 进行中医康复评定;4) 制订合理的中医康复计划和综合康复计划;5) 使用药物、中医技术和现代康复技术,进行康复治疗;6) 书写病历,记录病案。
主要根据中医康复的治疗疾病种类、治疗效果、优势,研究中医康复医师的实际治疗方法、实际治疗效果、职业发展现状。
(四) 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中医康复行业大环境及中医康复医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对中医康复医师进行SWOT-PEST矩阵分析,为中医康复医师的职业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2. 中医康复理论回顾
(一) 文献检索策略
以中医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医师、康复技师为关键词,以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0日为时间范围,搜索中文数据库CNKI,共检索出中文文献1721篇、英文文献4篇,经过文献筛选,共纳入中文文献114篇,英文文献3篇。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中医康复的治疗对象
康复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已转变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2]。通过对CNKI上中医康复临床治疗疾病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医康复除治疗残疾、老年疾病、慢性疾病及急性疾病恢复期外,还可治疗外伤(如骨折 [3]、腕关节损伤 [4] 等)、心理疾病(抑郁症 [5] 等)、精神疾病(精神分裂 [6]、面瘫 [7] 等),还可用于产后康复 [8] 及戒毒 [9] 治疗。
2) 中医康复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改善人体系统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疗效较好,将中医与疾病康复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有利康复优势 [10]。中医康复的优势在于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整体与辨证相结合、方法多样,而且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推广。
3) 中医康复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及医疗机构日益重视中医康复的发展,除了国家发布相关政策支持中医康复外,很多医师都开始学习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手法和加强中医康复的研究 [11]。中医康复可以节约使用大型医疗设备的治疗费用并且患者可以自行或在家人帮助下使用 [12]。
(三) 国际研究现状
中医方法可作为补充疗法,例如L. Luzina-Chju,K. Luzina [13] 的实验——通过将有手臂外伤的病人分为有过手术干预和无手术干预的两组,同时采取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手段,证明中医作为复杂的治疗创伤的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康复2030:国际康复发展状况与行动呼吁》 [14] 中指出,目前国际康复发展现状是康复需求持续增加,但缺乏相关政策、相关人才及相关设备。
(四) 述评
1) 中医康复的特点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国内外的学者们对中医康复的治疗疾病、效果和优势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疾病种类多样化
根据国内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后可以得出,中医康复可以治疗外伤、老年疾病、慢性非传染疾病、急性疾病恢复期、心理疾病、精神疾病、产后康复及戒毒治疗等。
2、治疗效果好
中医康复治疗周期较长,但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手法如针灸、火罐等,使用简便,见效快,且患者能够自行使用。
3、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康复的优势在于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整体与辨证相结合、方法多样,而且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推广。
2) 文献研究的不足
1、对中医康复治疗某种疾病的临床效果居多,缺少对中医康复效果的整体性和总结性描述,无法为中医康复医师的就业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
2、大多数研究缺少时事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本研究系统总结分析了中医康复的优势及独特地位,结合了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能够为中医康复医师的就业前景提供充分有力的肯定及支持。
3. 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状况调研
(一) 调研结果及分析
对来自四所医院的18名康复科医师的总体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以下分别就中医康复医师实际采用的治疗方法、中医康复治疗效果、主要治疗疾病以及所在医院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访谈结果,66.67%的康复科医师在治疗病人时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如图2)。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手段各有优势,二者结合使用对病人康复治疗效果更佳。另外,康复科医师治疗方法主要还是以中医康复为主,西医及医疗设备用以辅助。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王医生认为中西医结合方法相对于单独采用一种康复治疗方法而言治疗效果更佳,对患者恢复更有利。

Figure 2.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ethods
图2. 康复治疗方法

Figure 3.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图3. 中医康复治疗效果
所有医师都认可中医康复的治疗效果(如图3),可见,中医对病人的疾病康复效果是有成效的,所以中医康复是值得推广及使用的。枝江市中医院康复科王医生表示,尽管在帮助患者康复时常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但中医康复的治疗效果是不可否认的,并且,他们使用中医为主要治疗方法的频率更高。

Figure 4.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ese rehabilitation physicians
图4. 中医康复医师供需情况
据调查显示,四所医院的中医康复医师数量都是供给小于需求的(如图4),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及县级医院的需求情况均是如此,可见,中医康复医师目前总体发展状况还是供给小于需求的。枝江市中医院康复科李医生强调,他们医院的康复需求较大,特别是由于当地多是老年疾病患者,对于康复医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个人需要负责治疗的患者数较多,很多医生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压力很大。

Figure 5.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diseases of Chinese medicine
图5. 中医康复治疗疾病
如图5所示,中医康复实际80%以上用于治疗骨伤类疾病、脑出血后遗症、风湿类疾病、55.56%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还可用于心理类疾病和产后康复,但使用较少,22.22%用于心理类疾病,5.56%用于产后康复。
(二) 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现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康复科李主任认为,目前中医康复医师的发展状况堪忧。国家没有一个较好的顶层设计,中医医院也没有为中医康复提供一个较好的职业环境。现阶段,国家虽然已经开始逐步制定有关中医康复发展的利好政策,但是与实际的情况还有很大差距,包括基础的中医康复的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专业的设置以及医院科室的发展规划,都没有真正做到推动中医康复发展。
总体上来说,首先,中医康复在现阶段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专业领域中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仍属于边缘学科,没有得到医院层面上的重视。其次,中医康复医师的职业发展前景目前还是处在一个不是特别有力的位置,应该在政府和医院层面进一步落实国家发展中医康复的政策,医院应该对中医康复的职业规划有一个长远的安排,建立中医康复医师职业认可体系,在硬件、空间、人员配置、人才培养以及绩效方面给予中医康复发展创造条件。
4. 中医康复医师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中医康复医师SWOT-SWOT分析

Table 1. SWOT-PEST analysis table of Chinese rehabilitation physicians
表1. 中医康复医师SWOT-PEST分析表
中医康复医师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如表1所示,可见中医康复医师的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为中医康复医师的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中医康复医师职业普及,均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
(二) 国家对中医康复医师发展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中医康复应用疾病领域广泛,治疗效果好,具有独特的诊疗优势。中医康复医师处于供少于求状态,国家对中医发展越加重视,中医康复医师发展前景好。但目前中医康复医师的普及仍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国家虽然出台了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但对中医康复发展的扶持没有落到实处,中医康复医师仍缺少基础的专业培训体系以及职业认可体系等,中医康复医师的发展仍缺乏基本的保障。
(三) 中医康复医师职业认可度较低
中医康复医师缺乏完整明确的职业认可标准,对于中医康复医师的界定不够明确,导致中医康复医师门槛低,专业人才匮乏,质量良莠不齐,对中医康复医师的信誉度影响较大。
(四) 中医康复医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中医康复医师缺乏系统培养的程序及标准,部分中医康复医师半路出家,对于康复治疗的技术不够熟练,影响中医康复疗效及自身发展。
5. 建议
(一) 国家层面
1.加强中医康复医师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内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增加,对于中医康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中医康复医师的数量供不应求。中医康复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加强对中医康复医师专业人才的培养。
2.建立中医康复医师认可体系
中医药治疗手法的使用者较多,但往往有人滥竽充数,在人们缺乏判断依据的情况下,欺骗人们的钱财,危害人们的健康。中医康复医师目前仍缺少完整有效的职业认证标准,把握职业发展机遇,重视中医康复的发展,建立中医康复医师职业认可体系,提高人们对中医康复医师的认识,扩大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康复医师,不仅能提高中医康复医师的职业认可度,更能为人们的健康给予更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3.在保证国内康复人才供给的基础上,为国际健康市场输出人才
不仅国内健康需求增加,国际各国家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国际对于中医康复的认知较少。在肯定中医康复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为国际输出中医康复医师,满足国际中医康复的需求。中医药作为中国的独特优势输出国际,不仅能够提高中国在医学上的国际地位,更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
(二) 社会层面
1.将中医康复医师引进社区
中医康复医师目前仅在重点医院有设置专科,在基层医院及社区尚未普及。中医康复的手法可应用于家庭或社区,从而为患者提高更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若能将中医康复医师引入社区,指导患者及家人康复手法,就能减轻医院的压力,也能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康复治疗。
2.实现中医康复医师医院全覆盖
目前仅三甲医院及中医院设置有康复科,且缺少中医康复医师,基层医院及私立医院尚未引入康复科。当下我国对于康复的需求大幅增加,实现中医康复医师医院全覆盖能更切实保障人们的健康。
(三) 个人层面
中医康复医师应当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诊疗手法技术,并且尝试多种诊疗手法相结合,争取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自己打造品牌效应。推广宣传中医康复医师,不仅能够为自身创造利益,更能推动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推动中医发展。
致谢
从论文选题、提纲的确定、中期的修改到论文的定稿,在论文写作期间,我的指导老师黄炜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向黄炜老师致以衷心地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同时,感谢接受采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及枝江市中医院的康复科专家们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附录:
《新时代背景下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状况研究》访谈提纲
尊敬的XX专家:
您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工商管理(药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李晓曼,目前正在黄炜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新时代背景下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状况研究》的毕业论文设计。您作为康复科的专家,您的意见对于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盼您给予大力支持。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为中医康复医师的发展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本次访谈涉及的内容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1.您在为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时使用较多的方法是?
2.您使用中医康复治疗较多的疾病是?
3.您认为中医康复在治疗病人时的效果如何?
4.目前您所在医院的中医康复医师的供需情况如何?
5.您认为中医康复治疗是否应该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
6.您认为是否应该建立中医康复医师职业认可体系?
7.您认为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现状如何?
8.您对中医康复医师职业发展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