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
Exploring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with Promoting Interaction Situation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DOI: 10.12677/CES.2020.85133, PDF, HTML, XML, 下载: 594  浏览: 1,138 
作者: 陈静雯: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课堂互动性高等院校授课方法课堂环境教学质量Class Interacti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aching Methods Class Environment Teaching Quality
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尤其是课堂内师生的互动质量尚有待提高。本文以师生互动性为切入点,研究出一系列新型授课方法来提高高等院校课堂内师生互动的质量。根据本文的研究,第一,教师们需要注入情感元素,散发个人魅力;第二,用心准备案例,设计参考答案;第三,拓宽互动形式,巧整座位结构;第四,善于用心倾听,及时给予点评。
Abstract: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most Chinese domest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barely satisfactor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clas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lecturers. Based on the current low-interacting atmosphere in class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a series of brand new approaches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enthusiasm in colleges’ class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interacting situation. Firstly, the lecturers should put their feeling and emotion into teaching; Secondly, they should pick new and special materials to assist teaching; Thirdly, they could broaden the interaction forms; Lastly, they must listen to the students carefully and diligently when they answer questions.
文章引用:陈静雯. 以增强高校师生课堂互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5): 815-819.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5133

1. 引言

目前,我国国内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不一,尤其表现在高校课堂的教学效果尚有欠缺,学生的沉默寡言、教师的自说自话,仿佛成为了高校课堂的常态。许多大学生们认为,对待大学课程的学习,仅仅自学就足够取得好成绩。然而,教学活动是一场师生相互影响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自信。在高等院校中,由于学习不再是一件目的性很强的事情,无法再如同高考一样触动学生内心的高度觉醒,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才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如达标的硬件设施、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应是高效的课堂互动性。一节课,如果师生之间做到了积极互动,那么学生则会对这节课获益良多且有所启发,也会是他们印象深刻的课程内容。这样优秀的课堂,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有一定的约束,而且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相对更高。

2. 高校课堂的互动现状与问题

2.1. 教师授课过程缺乏情感输出

高等院校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意识到传授知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然而,“传道授业解惑”只能作为当今教育领地的敲门砖,如何有效地沟通、成功地让学生们接受知识,引起他们的共鸣,才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升华的教学目标。大学生的四年是最容易迷茫的四年,如果本身缺乏主观能动性,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再无法得到知识的慰藉与丝毫的成就感,则不利于他们个人的长期人格塑造。首先,教师们在课堂上普遍呈现出面无表情的说课状态,受限于教学任务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忽略了与学生之间深情并茂的互动,不重视学生的想法,且缺少人文主义的关怀和个人情感的输出 [1],即便是简单的点名提问,都只是流于“一问一答”的表面形式;其次,部分教师从不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去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一节课从头到尾的四十五分钟,仿佛被定在了一方小小的讲台上,这样的举动往往局限了互动的可能性,仅仅使得一小部分的前排同学有意愿与老师互动。这种敷衍了事、吝啬感情投入的行为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学生们的长期发展。

2.2. 教学材料陈旧导致学生互动意愿匮乏

教学材料的陈旧,致使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情绪低迷。多数教师们习惯沿用老一辈教师使用的课件,认为那是经教学经验打磨出来的教学成果,沿用则可以确保课堂内容的稳步传授。虽然理论知识更迭速度慢且不需要及时更新,但对于教学材料中使用的案例、习题与参考答案等,其时效性要求则非常之高。这是因为案例材料实际上反映了一定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灵魂,是与社会实践接轨的纽带。根据学生们的猎奇心理,他们更想要知道所学的理论是如何联系当下的社会现象,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选取的案例,才能够挖掘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更深层次的影响他们的思维逻辑。除了案例选取本身的时效性要求之外,一成不变的参考答案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桎梏,很多教师认为参考答案是标准的,不容质疑的,这样的想法禁锢了学生的思考原动力,认为类似的问题只需要背答案即可,同时也丧失了听课与互动的热情,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

2.3. 课堂互动方式局限在“提问”层面且成效不高

纵观高校课堂,在开展互动的形式方面尚未实现多元化。现用的互动模式有:提问、小组讨论以及学生演讲。然而,受大班教学的人数限制,使用频率最高的互动方式依旧是“提问”,但其成效并不显著 [2]。这主要体现在题干过于简单、提问时机不当、答题者聚集在前排等。第一,题干难度较低,教师们仅就着课本内容来要求学生作答、或填空抢答。这种模式照搬了中小学生的提问模式,平淡无奇,并不适用于大学课程的知识点。第二,高校教师对课堂上抛出问题的时间点把握不准。若提问的时机超前,题干中包含了学生们尚未学习的知识,使得学生们丧失对寻找答案的动力,存在“我还没学到,不会没关系”的侥幸心理;若提问节点落后,则可能出现学生们一看就知道答案的情况,丧失了提问的意义。第三,互动群体具有局限性。教师眼里更多地只看得到前排的学生或者平时互动积极的学生,从而忽略了整个教室力的群体,殊不知很多坐在后排的学生也在认真听讲。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会认为自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与平等对待,逐渐丧失与老师互动的意愿。上述种种,不利于课堂上师生良好互动的实现,也自然而然无法达到优秀的课堂教学效果。

2.4. 师生之间互动障碍较多

在高效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障碍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大班教学的教学条件有限(客观层面)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不当(主观层面)。一方面,国内的大学课堂所使用的普遍都是一百人左右的教室,座位固定不便移动,配备简易的多媒体设备 [3]。人数过多导致后排学生无法专心听讲;座位不可移动导致教师因无法使用更加先进的分组互动方式而施展不开拳脚 [4];多媒体设备简陋导致后排学生无法看清楚大屏幕或黑板,甚至听不清老师的发言。因此,即便大多数学生们能做到走进教室不缺勤,但真正能参与课堂互动的却很少。另一方面,受课程进度的限制,教师们留给课堂互动的时间极为有限。部分教师因没有掌握好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从而占用了原本用来互动的时间。由此看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教师诸多教学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课堂互动效率低下的后果。

3. 对策与建议

3.1. 注入情感元素,散发个人魅力

有效且成功的沟通交流活动普遍伴随着适当的情感投入,高校内部的授课与互动活动也不例外,高校教师必须逐渐培养且增强这种意识,从而对自己建立更严格的要求,在课堂中刻意训练,行之有效。高校教师们需要转换角色,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换为“故事讲述者”、“课堂主持人”或者“课堂活动总导演”。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与评价者,而是一名课堂学习的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饱含高涨的热情,对于教学内容了然于心,讲课如行云流水,声情并茂,而不只是一味的端庄古板,不苟言笑。只有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定位,降低自己不可僭越的社会身份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才能倾注个人情感到寻常的课堂里,也只有教师们自己先享受了这一方讲台,学生们才愿意跟随且配合这样有活力、有能量的演说者,去进行脑力活动,从而积极快乐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3.2. 用心准备案例,设计参考答案

尽管理论知识在较短的几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案例材料一定要推陈出新,尽量做到每学年修订一次。纵观下来,寻找案例的途径有如下几条:首先,教师们应当密切关注国家新政策、新闻与时事等,通过及时的网络资源来整合案例并设计题干,仔细阅读文本的逻辑,找到其与课程理论知识点吻合之处,作出标记;其次,针对已整理出来的材料设置问题,运用“逆向思维”,从答案出发,引出题干;最后,检查所选案例的语言逻辑与题干的切入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斟酌能否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第二问。

同时,参考答案也是很重要的细节,对其定位要清晰。好的参考答案并不是完整的写下所有文字,而是仅仅提供思考的切入点,至于答案里剩下的、起到充实作用的内容,以及“结合实际”的内容,都应当由学生主动思考回答。在平时课堂上,教师们尽量不要揪着答案的“正确性”不放,而应当本着“回答即认可”的态度,认真聆听学生的答案,努力引导他们回答得更加细致、更加准确。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对案例由兴趣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度,培养了他们的些许成就感和自信心,让互动状态持久且稳定地发展下去。具体来讲,要想得到令人满意的互动效果,教师们首先要抛弃参考答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们自己说,并暗示大家任何能想到的方面都可以说,课堂上尽管积极地畅所欲言,且对积极发言的同学的答案,都不全盘否定。只有先定下这样自由的互动基调,才能够实现理想的互动效果,当然,前提是围绕课程知识点展开的。最后,再慢慢地总结归纳诸多学生回答的答案,引向参考答案。这样的组织活动会让学生们觉得,原来他们能想到的答案,都在正确的范围里,与参考答案实质上是一致的,甚至比参考答案更加多元、更加深刻。

3.3. 拓宽互动形式,巧整座位结构

高校课堂的教室座位排列死板且不可移动,固然给课堂互动的多元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除了上述基本的互动方式之外,教师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电子设备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比如近几年在各地高校广泛应用的“雨课堂”教学平台、“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等,学生们在手机端加入在线课堂的学习,解决了后排学生看不清黑板的难题;同时,此类手机应用还具备新颖的“弹幕”功能,引发了学生们参与课堂的兴趣,也缓解了他们有想法但不敢张嘴表达的羞涩心理;另一方面,教师们应该就目前已有的座位排列方式,选取或设计符合自身课堂的互动游戏,比如“连环问答”:即老师先提问一个学生A,由这个学生向下一个学生B进行提问,如果学生B作答正确则请坐,若回答不正确则换B向他人继续提问,并允许向老师提问,这种互动方法,让学生们不再对提问本身充满斥拒,也不再对老师有距离感,以同学们之间的问答来替代老师的严肃提问 [5],使得学生们的压力与不安瞬间得到释放,也不再排斥被点名回答问题;此外,教师们还是应该参考西方国家的高校课堂,虽然教室的固定设施无法进行移动,但是学生们依旧可以坐得靠近一些,以组别的形式参与课堂上的互动,增强团队合作与共同进步的意识,如此,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更佳。

3.4. 善于用心倾听,及时给予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倾听十分重要。善于倾听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也是一种良好的德行。在课堂上,教师们自然要懂得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听取学生的答案时,尽量不要否定学生们的回答,或者说,尽可能的去认可,以此鼓励学生多多作答,调动他们的互动积极性,也同时散发教师们的亲和力。依据大学课程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主观题或者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可言,所以教师们在听取学生的答案时,绝不能够带着标准答案的刻板印象来倾听,这是对学生们想象力的一种扼杀,绝不提倡。老师们应该带着欣赏和期待的心情,渴望听到与众不同但却靠谱的答案,鼓励思维创新,鼓励语言创新,这才是教师聆听学生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心存芥蒂,不再害怕被老师点到名回答问题,不再羞涩于不敢开口,反而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今后课堂上学生们期望答题并勇于举手答题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针对学生们做出的回答,老师们要及时作出点评 [6],回答正确的且态度积极的要给予高度表扬,回答不恰当的或态度不认真的一定要给予及时且适当的批评与指正,而不是让学生们觉得回答不出来也无所谓;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应当对问题本身作出核心的分析并且提供多方面的思考维度与答题切入点,让学生们了解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知识点的完整性;此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仅通过一两个问题很难把某个重要知识点学透学精,因此必要时还可以在该问题的基础上,抛出一个更加具有启迪意义的相关问题,可以留作学生们的课后作业,以此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学习,从而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莫亚辉. 独立学院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19): 118-119.
[2] 郑西贵. 高校互动式教学课堂提问策略及创新方式[J]. 教育管理, 2018(15): 141-143.
[3] 杨春梅, 杨艳平. 高校大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证研究[J]. 大学(学术版), 2013(12): 46, 55-63.
[4] 贾银冰. 从中英高校的课堂观察谈构建互动性课堂环境[J]. 教育研究, 2017(24): 37, 39.
[5] 陶婉. 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获得感现状及提升策略[J]. 郑州师范教育, 2019(2): 71-76.
[6] 张俊超,李梦云. 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 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数据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