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物流成本管理是财经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方向,《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是高校物流管理本科学生的专业方向课。本课程系统论述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围绕物流成本管理业务流程(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分析与绩效评价–物流成本预测与预算–物流成本控制),通过案例教学和专题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物流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另外,本课程还涉及物流成本管理的运用实务内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进行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日常成本管理、物流项目管理和社会物流成本管理实务案例的学习与应用。
2.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本课程经历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其教学中存在着比较普遍四个关键问题:第一,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基本运用企业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比较多,学生学习难度大,较为枯燥。第二,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模式,学生课堂参与度比较低,师生互动性比较少。第三,课程的教学大多为课堂教学,实践课时和锻炼缺乏,普遍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问题。第四,很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仅限于在课堂上听讲,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3. 项目融入课堂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及改革思路
基于“项目融入”的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的混合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项目融入”的教学方式是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 [1]。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共同完成一项课程项目,其有效地将原理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应对实务操作和判断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开拓 [2]。
通过项目融入课堂的混合式翻转教学可以针对上面的四个关键问题,一一解决。针对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的枯燥的问题,通过理论推导、案例研究及翻转课堂全方位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增强理论方法的实践运用,提升第一课堂学生参与度,培养实践课堂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师生互动性少的问题,通过翻转校园、云班课、慕课等教学软件,要求学生进行新课预习,旧课复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通过案例论文撰写,加强师生课后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问题,通过项目制管理模式和物流全景模拟仿真沙盘教学工具,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具体的物流业务流程,融合物流成本管理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教学工具、仿真沙盘和案例集撰写,既给学生提供自学资源,又定期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降低学生自学难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动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完成既定的项目和任务,从而达成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一方面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持续进行思考和创新探索。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优化,实务操作能力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
4. 进行项目融入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载体
本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老师难教”和“学生难学” [3] 问题,通过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和多媒体运用,着眼于师生互动型教学,学生体验式学习,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见图1)。

Figure 1. Content, path and goal of “hybri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new media”
图1. “基于新媒体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内容、路径与目标
4.1. 项目制教学模式的使用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成本方向核心主干课程,是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以“社会项目融入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递进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三大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打破传统“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方式,将每一章的系统学习以项目的形式推进,首先以企业案例材料导入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案例突出解决问题的理论;然后通过教师任务布置,学生自由组队,并运用由学生自由进行讨论、分析,并在课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将任务的完成作为驱动,将每个项目作为教学的目标,根据实际项目的顺序去完成教学的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案例引入→问题提出→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总结。
4.2. 混合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课程在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创新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偏好,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4],包括:任务式、项目式、案例式、竞赛式、探索式等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案例引入任务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项目式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课后案例论文书写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访谈,竞赛式方式让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知识体系,探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加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3. 新媒体教学工具的采用
综合运用MOOC课程、蓝墨云班课、翻转校园等“互联网+”的新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课前、课中、课后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上课前,利用在线MOOC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资源;课中,利用蓝墨云班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课后,通过翻转校园推送“课后小结”,加深课后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通过蓝墨云班课布置作业并进行互动批改和解答,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课后复习。
4.4. 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需要多维度的评价标准,配合过程性的评价手段或方式来构成立体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从而保障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本课程主要是以论文集、蓝墨云经验值翻转校园、翻转课堂表现等过程性考核为主,通过老师综合考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写作能力。综合评定成绩中,论文集论文质量得分占50%,蓝墨云经验值和翻转课堂表现得分占30%,课堂展示得分占20%。
5. 进行项目融入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工作
基于以上改革方案和改革内容,具体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见图2)课前准备上,教师通过任务式、引导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5],为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指定教材内容,分享微课视频,激励学生课下自主完成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完成下期课堂案例教学中的背景资料分析任务。课堂教学上,教师首先通过小组和个人竞赛式教学的方式考察课下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并辅以简单的讲授式教学,总结并提炼该讲的主要理论知识和重点难点部分。随后,以案例教学为主,以成果汇报形式开启互动式讨论教学模式。课后安排上,辅以大量的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其中个人作业以课程理论知识和运用为主,而小组作业以当前热点、案例分析为主,考察学生文献搜索、数据找寻、理论运用和分析以及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课下教师仍旧以新媒体的传播媒介,与学生保持多方实时互动和交流及进行个性化辅导。

Figure 2. Content, path and goal of “hybri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new media”
图2. “基于新媒体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内容、路径与目标
6. 结语
本研究基于人才培养的思维、知识和能力 [6] 三大目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以项目制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手段、新媒体教学工具和过程性评价体系为载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主动学为主,教师教授为辅”的教学改革新模式。随着经济体系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多元化,物流环节占市场经济活动的比重日益增加,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直接关乎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具备物流成本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在业内倍受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仅是承担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物流成本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物流成本管理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时,通过物流管理项目融入、精确的成本核算和有效的成本控制作为项目驱动来进行物流管理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事件中领悟课程内涵与延展。“项目融入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为例(20190129203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改课题:基于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2020JK10);会计类课程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7JK16);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学型创新团队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