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圣麦20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济麦22为母本、山农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9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90001。
2. 选育经过
圣麦20是以引进的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济麦22为母本,以引进的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山农20为父本组配杂交种,对杂交后代通过改良系谱法多年选择、测产和鉴定,2015年选育而成。同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组高产区试一年试验,2016~2017年参加区试二年,2017~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2019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选育系谱图如图1。

Figure 1. Selection pedigree of Shengmai 20
图1. 圣麦20选育系谱图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半冬性,生育期238天,比对照良星99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叶片宽短,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3厘米,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好。茎叶有蜡质,旗叶直立,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型长方型,穗长6.7厘米,秆黄、短芒、白壳。护颖卵圆形,颖肩圆肩,颖嘴直,小穗密度中等。粒形卵圆,粒色白,粒角质较饱满。亩穗数43.3万,穗粒数33粒,千粒重44.1克。
3.2. 抗病性鉴定
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山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免疫白粉病。尤其近几年,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田群体密度加大,小麦白粉病发病逐年加重,感白粉病小麦叶片早枯,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因此抗白粉病成为评价一个小麦品种的重要指标。免疫白粉病是圣麦20的一大突出优点,同时也是高产、稳产的一大保障。
3.3. 品质分析
201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801克/升,粗蛋白(干基) 14.31%,湿面筋30.6%,稳定时间2.3分钟;2017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818克/升,粗蛋白(干基) 14.85%,湿面筋34.3%,稳定时间4.8分钟。
4.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9.4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4.6%;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6.7千克,比良星99增产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0千克,比良星99增产4.3%。2017~2018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7.4千克,比良星99增产5.5%。该品种适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种植。黄淮麦区各省可引种示范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要精选,晾晒以提高种子生活力、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前种子包衣或拌种可杀死或杀伤病原菌、虫卵或幼虫等有效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1]。
5.2. 施足底肥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和氮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氮肥30~35公斤、磷肥40~45公斤、钾肥10~15公斤。另外,对缺乏锌、钼、硼等微量元素的土壤,应根据缺素情况,在底肥中适当添加微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5.3. 提高整地质量
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地层,加深活土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而小,土壤上松下实,促进根系发育。
5.4. 坚持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在保墒或造墒的基础上,用精选的种子机械播种;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适当浅播,播种深度3~5 cm,行距23~25 cm,等行距宽幅播种,确保播种质量。
5.5. 适期适量播种
圣麦20属多穗型品种,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18万。
5.6. 田间管理
5.6.1. 病虫害管理
圣麦20是一个高产、稳产、多穗型品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仍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本地常年易发病害,做好病虫测报,及时准确地进行防治,田间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 [2]。
5.6.2. 杂草防治
杂草的防治时间在11月上中旬,除草剂种类繁多,根据田间杂草类型准确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按照要求进行喷施,切不可随意加大药量,或错过有效安全施药期。为保证喷施效果,保证土壤适宜湿度,在土壤墒情良好时应用化学除草剂均匀喷施,喷药时气温最低温度不低于4℃时 [3]。
6. 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收获,此时圣麦20小麦籽粒的千粒重最高,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佳 [4]。提倡机械收获,秸秆还田。
7. 结语
圣麦20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个矮杆多穗型冬小麦高产优质品种,2019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矮杆抗倒、抗寒性好、抗病性好、白粉病免疫及产量三要素协调等突出优点,适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种植,黄淮麦区各省可引种示范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