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骨肉瘤也叫成骨肉瘤,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约为小儿肿瘤的5%,骨肉瘤多发生在骨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恶性程度又较高,因此是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力并危及生命的重要肿瘤之一 [1] [2]。而且,随着当代社会的压力与日俱增,骨肉瘤的发病率日益增多 [3]。由于骨肉瘤患者年龄偏小,对家庭而言,增加了其经济压力,对患者个人而言,打击了其生活的信心 [4]。因此,对骨肉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现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自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入我院骨科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年龄为32~45岁,平均年龄为(36.77 ± 6.89)岁;BMI为(16.73 ± 2.83) kg/cm2;观察组年龄为33~42岁,平均年龄为(37.09 ± 5.99)岁;BMI为(17.09 ± 4.08) kg/cm2;全部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后确认骨肉瘤。
2.1.1. 入组标准
1) 初次诊断的骨肉瘤患者;2) 无心理障碍的患者,比如精神抑郁的患者,焦虑症患者;3) 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1.2. 排除标准
1) 多次治疗的骨肉瘤患者;2) 具有心理障碍的患者;3) 未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的患者;4) 医从性差的患者。
2.2. 方法
1) 家庭赋权护理模式 [5]:是将骨肉瘤患者的家庭成员加入到护理团队中,与医护人员共享资源,互相辅助,及时反馈患者信息。以巴西教育学家Paul Freire提出的赋权理论为依据,通过倾听对话反思行动一系列的过程,探求重症患者家属的需求拟定家庭赋权护理计划,提供介入措施,逐步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治疗护理团队中。值得注意的是有效赋权并不是推卸责任,把权力赋权给患者或其家属后,护理人员便可以放任不管。所以,在赋权期间,还应该严格做好监督工作,检验患者家属权力运用的情况,进而使赋权更加有效。
2) 心理行为干预模式 [6]: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干预,因为骨肉瘤患者年龄偏小,故此,患者本人和家人的心理往往产生巨大的负担。本研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进行情绪疏导,鼓励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比如郊游,联谊活动。还有进行行为训练,采用一对一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放松训练的指导工作。并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及时的干预。
2.3. 观察指标
1) CCFNI量表 [7]:本研究采用CCFNI量表评定家庭赋权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本量表分为5个方面:家庭舒适(comfort scale, CS)项目来评定患者的舒适程度;获得信息量表(information scale, IS)项目来评定患者赋权信息以及心理干预信息的水平;
2) 焦虑自评量表 [8]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量表):评定标准:SAS评分 > 62分提示有严重焦虑症状,>50分提示有焦虑症状。
3) 抑郁自评量表 [9]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量表):评定标准:SDS评分 > 70分提示有严重抑郁症状,>53分提示有抑郁症状。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 ± S,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一般基准资料
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本研究统计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00例患者的一般基准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基准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如表1所示。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手术后24 h,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如表2所示。

Table 1. The general baseline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基准情况

Table 2.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结果
3.3.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入院时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手术后24 h,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results of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结果
3.4. 两组患者家属的赋权心理护理和自我支持维护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的赋权心理护理,自我支持维护和情感支持维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如表4所示。

Table 4. Scores of empowerm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self support dimensions of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表4. 两组患者家属的赋权心理护理和自我支持维度的得分
4. 讨论
4.1. 骨肉瘤术后患者的特点以及家庭回归的需求
肿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绝症”的存在,在无专业知识支撑的人群中,他们认为,肿瘤就意味着死亡。而其,骨肉瘤患者多见于年轻人,所以,他们本身的压力和家庭成员的压力均比较大 [10] [11]。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骨肉瘤术后患者的家庭生活入手,专注于患者影响家庭生活的因素,进行家庭赋权护理以及心理干预,为骨肉瘤术后患者尽快回复其正常社会属性提供一种新的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4.2. 家庭赋权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的区别
在常规护理中,以患者的身体生理各项机能指标为导向,注重调节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机体电解质是否平衡,营养状况如何 [12]。然而常规护理方案并不能解决患者的社会属性回归问题 [13]。重视患者的社会需求以及家庭需求,另外将患者的家属纳入护理团队中间来,从家属角度重新定位患者的家庭地位以及社会地位,尽力帮助患者恢复患病之前的生活状态。本研究采用CCFNI量表评定家庭赋权护理模式的有效性,两组患者家属的赋权心理护理,自我支持维护和情感支持维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研究结果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方案,家庭赋权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可以获得家庭支持,自我支持和情感支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我们的经验证实,可以在临床上得以推广和应用。
4.3. 家庭赋权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感和抑郁感
骨肉瘤患者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具有敏感,情感波动大的特点,所以,骨肉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患者 [14]。另外,本研究不仅仅研究患者本身的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而且将患者的家属的心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家庭关系属性出发,探究家庭赋权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案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和家属的负面情绪。结果发现,家庭赋权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家庭赋权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案有助于骨肉瘤患者社会属性的回归,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