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进一步探讨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RA组)及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排除肿瘤、急慢性感染、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不全者,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相比,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 < 0.05),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DAS28 (ESR)均与TC (r = −0.146, −0.164及−0.146, P < 0.05)、HDL-C (r = −0.311, −0.330及−0.309, P < 0.05)呈负相关,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30, 0.231及0.208, P < 0.05),DAS28 (CRP)与HDL-C呈负相关(r = −0.281, P < 0.001),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05, P = 0.001);类风湿因子(RF)与HDL-C呈负相关(r = −0.155, P = 0.016),与LDL-C、TC/HDL-C呈正相关(r = 0.141, P = 0.028; r = 0.207, P = 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RA患者合并症数量与HDL-C呈负相关(r = −0.198, P = 0.002),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08, P = 0.001)。结论: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异常,部分血清脂质指标变化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Abstract: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进一步探讨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RA组)及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排除肿瘤、急慢性感染、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不全者,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相比,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 < 0.05),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DAS28 (ESR)均与TC (r = −0.146, −0.164及−0.146, P < 0.05)、HDL-C (r = −0.311, −0.330及−0.309, P < 0.05)呈负相关,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30, 0.231及0.208, P < 0.05),DAS28 (CRP)与HDL-C呈负相关(r = −0.281, P < 0.001),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05, P = 0.001);类风湿因子(RF)与HDL-C呈负相关(r = −0.155, P = 0.016),与LDL-C、TC/HDL-C呈正相关(r = 0.141, P = 0.028; r = 0.207, P = 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RA患者合并症数量与HDL-C呈负相关(r = −0.198, P = 0.002),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08, P = 0.001)。结论: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异常,部分血清脂质指标变化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1. 引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慢性侵袭性关节炎及关节外其它系统症状,例如类风湿结节、间质性肺炎等,由于炎症处于疾病(导致临床症状、关节损伤、残疾)的核心地位,因此治疗目标通常集中在积极控制炎症方面 [1]。目前,已有多种临床工具用于评估疾病活动,例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SDAI、CDAI等,每种指标都具有一定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本研究旨在分析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以利于临床医师定期评估RA患者疾病活动性,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作为RA组,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RA诊断标准,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患有肿瘤、急慢性感染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肝肾功不全者需排除在外。
本研究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参与者均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
2.2. 方法
2.2.1. 临床资料的采集
详细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同时记录RA组患者入组时关节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合并症(包括类风湿结节、呼吸系统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眼部病变及RA相关性血管炎)。
2.2.2.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同时采集RA患者的CRP、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指标,以上所有检测均在我院临床检验中心完成,其中CRP通过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ESR应用魏氏法测定,RF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ACP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G、TC、HDL-C、LDL-C均应用酶法测定。
2.2.3. 关节指数评估方法
RA患者入组时评估44个关节,包括:双侧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第1-5掌指关节、第1~5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第1~5跖趾关节,进行压痛关节计数(TJC)及肿胀关节计数(SJC)。结合ESR、CRP及VAS,计算DAS28:DAS-28 (ESR) = 0.54 * sqrt(TJC) + 0.065 * (SJC) + 0.33 * ln(ESR) + 0.0072 * VAS;DAS-28 (CRP) = 0.54 * sqrt(TJC) + 0.065 * SJC + 0.17 * ln(CRP+1) + 0.0072 * VAS [2] (注:sqrt:开平方根,ln:取自然对数)。
2.2.4. 统计学方法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总结使用标准描述性统计,包括平均数 ± 标准差、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频率或百分比。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版本26.0 (IBM, Armonk, NY, USA)进行所有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比较
研究共纳入477例研究对象,其中RA组242例,对照组235例。两组研究对象年龄(53.7 ± 11.4 vs 53.2 ± 9.3, U = 26788.5, P = 0.274)、性别(男) (30.6% vs 37.9%, c2 = 2.820, P = 0.093)均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3.2. 血清脂质水平比较
RA组血清脂质水平(包括TG、TC、HDL-C、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ubject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水平比较
*P < 0.05。
3.3. RA组血清脂质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RA组CRP、ESR、DAS28 (ESR)均与TC (r = −0.146, −0.164及−0.146, P < 0.05)、HDL-C (r = −0.311, −0.330及−0.309, P < 0.05)呈负相关,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30,0.231及0.208, P < 0.05),DAS28 (CRP)与HDL-C呈负相关(r = −0.281, P < 0.001),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05, P = 0.001);RF与HDL-C呈负相关(r = −0.155, P = 0.016),与LDL-C、TC/HDL-C呈正相关(r = 0.141, P = 0.028; r = 0.207, P = 0.001),ACPA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RA患者合并症数量与HDL-C呈负相关(r = −0.198, P = 0.002),与TC/HDL-C呈正相关(r = 0.208, P = 0.001)。具体结果见表2。

Table 2.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ipids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RA
表2. RA患者血清脂质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P < 0.05。
4. 讨论
RA是一种机制不明的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发病率约为(0.5~1.0)%,女性患病率约是男性的3倍,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65岁以上的女性患病率最高 [3]。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RA患者平均寿命损失为6~7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 [4]。血脂异常在RA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在RA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10年就可以检测出血脂异常 [5],但是,RA患者的脂质谱与普通人群脂质谱有所不同,目前关于RA患者血清脂质紊乱的研究结果尚未达成一致,但已有研究报道活动期RA患者常常伴有低水平的TC、LDL-C、HDL-C [6],尽管RA患者具有较低的血清脂质水平,但他们仍具有较高的CVD风险 [7],这就是“脂质悖论”。TC/HDL-C是衡量冠心病发生风险的一个良好指标 [8],且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随着TC/HDL-C的升高而升高 [9]。本研究结果与既往文献相符。
RA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为RA发生发展的核心,RA患者的脂质分布和CVD风险之间的矛盾关系可能是由炎症作用介导的,即慢性炎症过程引起的脂质变化 [10]。研究表明,活动期RA患者脂质分解代谢速率高于一般人群,DMARDs或者生物制剂治疗后可以降低脂质高分解代谢速率,从而导致血清脂质水平增加 [11],有研究报道RA患者经过DMARDs治疗后,LDL-C升高大于30% [12]。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脂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炎症。CRP、ESR、DAS28评分是反应炎症及疾病活动度的常用指标,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CRP、ESR、DAS28 (ESR)均与TC、HDL-C呈负相关,与TC/HDL-C呈正相关,DAS28 (CRP)亦与HDL-C呈负相关,与TC/HDL-C呈正相关,但DAS28 (CRP)与TC相关性不显著(r = −0.117, P = 0.069),不排除与样本量少有关,提示RA疾病活动度与血清脂质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已有研究发现炎症因子的上调与TC、HDL-C降低有关联 [5],本研究与之一致。RF作为CVD的危险因素(HR 1.6, 95% CI 1.0, 2.5),一定程度上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7],本研究亦发现RF与HDL-C呈负相关,与LDL-C、TC/HDL-C呈正相关,同样表明疾病活动度与脂质谱有一定相关性。ACPA是RA的经典代表性自身抗体,一旦出现后很难转阴,ACPA比RF具有更好的诊断特性 [13],但ACPA更偏向于导致疾病发生的免疫性指标,而非组织炎症相关指标,我们的研究也表明,ACPA与血脂并无明显相关性。RA为全身多系统疾病,除了侵犯关节外,还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受累系统越多,疾病严重程度也越重,本研究发现RA患者合并症数量与HDL-C呈负相关,与TC/HDL-C呈正相关,进一步表明血脂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关系。
RA炎症、脂质与CVD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RA患者CVD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炎症标志物的升高 [6]。虽然用于治疗RA的许多药物可以改变脂质谱,但这些变化影响很小,严格的炎症控制可以有效降低CVD风险及相关不良结果 [14]。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样本量有限,仍需进行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次,血脂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饮食、工作等,需进一步严格控制该指标,以准确反映结果。
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RA患者血清脂质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判断及控制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同时需结合患者血清脂质谱,以便做出合理判断,正确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