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换热器是将某种流体热量以一定的传热方式传递给其它流体的设备 [1],U形管式换热器是换热器中最基本的一种,因具有热补偿性能好、传热性能好、承压能力强、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等优点而得到很好地运用和发展 [2],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能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关于U形管式换热器的研究很多,如Shabnam Gharibi、Emad Mort-ezazadeh等建立了U形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换热器性能 [4] [5],曹永等对U型管内部流场情况利用RNGk-ε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 [6],孙晓盟等建立U形管式换热器三维稳态流动数学模型求得了流场分布 [7];流阻是换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大的流阻会提高对换热器管路的要求,因此流阻也是评价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降低流道压力损失可降低换热系统的系统总体能量损失。关于换热器流阻的研究也很多,如错列翅片紧凑式换热器湍流流动及换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8]、非对称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数值分析 [9]、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参数的优化 [10] 等。笔者受这些研究思路的启示,从贴近现状的工况着手,建模、研究非流固耦合时U形管式换热器的压力场 [11] 和流阻情况,能更好地认识U形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从而能为U形管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2. 相关知识
2.1. 流阻介绍
换热器中流体流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流体有黏性,在流动过程产生内摩擦力,流体的流动中受到摩擦力的阻碍即阻力,所以黏性是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内部因素。通常管道流动中流体的沿程阻力(也
称沿程能量损失)满足关系式
,式中
为沿程阻力,
为流体的流速,
为沿程损失系数,d为管道的直径,l为管道长度。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模拟稳态下U形管式换热器的压力场(压力场是各个时刻物体中各点压强所组成的集合)情况,所采用的流体(雷诺数小于2000的层流情况)是水,水可看作是不可压缩的流体。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参数时U形管式换热器压力场的模拟云图进行分析。本文研究U形管式换热器压力场的方法是:在忽略流固耦合的前提下,运用UG建立不同尺寸的U形管式换热器流体几何模型,使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 [8] 计算,得到管程、流体速度、管径等不同参数压力场云图,最后运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压力场进行数值分析。模拟过程为:1参照换热器设计手册,计算所需的建模数据;2) 草图建立→拉伸、求和、导出模型;3) 模型导入→命名→网格划分→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 模拟结果
3.1. 管程不同时的压力场云图
对U形管式换热器的流体入口温度、壁面温度、管径、速度相同(取入口温度为363 K,壁面温度为293 K,管径为6 mm,速度为0.1 m/s),而管程不同时(管程分别取为1780 mm、2096 mm)时所模拟的压力场云见图1、图2。

Figure 1.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field when the pipe length of the U-tube is 1780 mm
图1. 管程为1780 mm时的压力场云图

Figure 2.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field when the pipe length of the U-tube is 2096 mm
图2. 管程为2096 mm时的压力场云图
3.2. 流体流速不同时的压力场云图
流体管程、壁面温度、管径、入口温度相同(取流体管程为2096 mm,壁面温度为293 K,管径为6 mm,入口温度为363 K),而流体速度不同时(速度分别取为0.1 m/s、0.2 m/s)时所模拟的流场云图见图3、图4。

Figure 3.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field when the flow velocity of fluid is 0.1 m/s
图3. 流速为0.1 m/s时的压力场云图

Figure 4.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field when the flow velocity of fluid is 0.2 m/s
图4. 流速为0.2 m/s时的压力场云图
3.3. 管径不同时的压力场云图
流体管程、壁面温度、流体速度、流体入口温度相同(取换热器管程为2096 mm,壁面温度为293 K,流体速度为0.1 m/s,流体入口温度为363 K),而换热器管径不同时(管径分别取为6 mm,8 mm)时所模拟的压力场云见图5、图6。

Figure 5.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field when the pipe diameter of the U-tube is 6 mm
图5. 管径为6 mm时的压力场云图

Figure 6.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field when the pipe diameter of the U-tube is 8 mm
图6. 管径为8 mm时的压力场云图
4. 分析与结论
4.1. 管程不同时导致的流阻对压力场的影响
将图1、图2中管程为1780 mm、2096 mm时模拟的压力场整理对应的变化曲线见图7、图8。

Figure 7.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trend when the pipe length of the U-tube is 1780 mm
图7. 管程为1780 mm时的压力变化趋势

Figure 8.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trend when the pipe length of the U-tube is 2096 mm
图8. 管程为2096 mm时的压力变化趋势
如图7、图8所示,从图中趋势线斜率可以看出,随着管程l的增大,斜率在减小,因为斜率为负,所以管程l越大,压强下降趋势越快,表明管道流体进、出口压降
(即进出口压力差
,
以下同)越大。根据公式
,随着管程l的增长,换热器管程越长,流体在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而其余参数不变时,沿程阻力
越大,从而管道流体进、出口压降
越大。

Figure 9.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trend when the flow velocity of fluid is 0.1 m/s
图9. 流体速度0.1 m/s时压力变化趋势

Figure 10.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trend when the flow velocity of fluid is 0.2 m/s
图10. 流体速度0.2 m/s时压力变化趋势
如图9、图10所示,从图中趋势线斜率可以看出,随着流速u的增大,斜率在增大,因为斜率为负,
所以流速u越大,管道进出口压强下降趋势越快。根据公式
,进口流体流速u越大,其余参数不变时,沿程阻力
越大,压强减小的快,从而管道流体进、出口压降
增大。
4.3. 管径不同时导致的流阻对压力场的影响
将图5、图6中管径分别为6 mm、8 mm时模拟的压力场整理对应的变化曲线见图11、图12。

Figure 11.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trend when the pipe diameter of U-tube is 6 mm
图11. 管径为6 mm时压力变化趋势

Figure 12. The graph of the pressure variation trend when the pipe diameter of U-tube is 8 mm
图12. 管径为8 mm时压力变化趋势
如图11、图12所示,从图中趋势线斜率可以看出,随着管径d的增大,斜率在增大,因为斜率为负,
所以管径d越大,压强下降趋势越慢。根据公式
,管径d越小,其余参数不变时,沿程阻力
越大,压强减小的慢,从而管道流体进、出口压降
减小。
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在弯管段,外侧压降大于内侧,呈现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管道外侧流体与壁面形成的阻力大于液体内部,所以相应压力减小的快,从而管道外侧流体进出口压降增大。并且U形管式换热器由于流道距离长,而且中间弯头多,造成较大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从而导致流阻增大,管道流体进、出口的压降
较大。
本文通过对U形管式换热器的压力场进行模拟,可看出管程、进口流体速度、管径不同时导致的流阻对压力场均有影响,即对管道流体进、出口压降
均有影响,从而对流体的能量损失有影响,模拟结论与理论吻合。所以在对U形管式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考虑管程、进口流体速度、管径等参数的匹配,本文对U形管式换热器流阻对压力场的影响进行分析为U形管式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基金项目
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项目(LPSSYDXS19077);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研究立项项目(DJZW201934xn);贵州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黔教合KY字[2019]133);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项目(LPSSYDXS19078);六盘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培育点学科建设项目(LPSSYSSDYPY201704);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践和应用(2018520116)。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