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人类社会现代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和其他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威胁到了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在生物遗传多样性丧失,物种多样性丧失,最终导致生境单一化 [1]。目前环境污染灾害也已成为环境灾害中不可忽视的灾种之一,它既不像洪水和地震那样显而易见,然而,它却像癌细胞那样不声不响地缓慢地侵蚀着人们的生存基础 [2]。如某些污染事故泄漏的有毒气体和液体,当时表现并不强烈,而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发现是由某次污染事故引起种群DNA复制损伤、染色体畸变或免疫功能失调等造成的,如日本的水误病事件 [2] 等。
因此,有关这一方面的生物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屡见不鲜,偏害共生系统是对一方有害而对另一方无利弊影响的共生模型,这种关系很常见 [3],文献 [4] [5] 研究了B-D功能反应的两种群偏害模型,文献 [6] 研究了鱼群偏害共生动力学线性模型,但都少有关于环境污染偏害共生系统的研究。本文我们研究环境污染对非线性偏害共生系统影响的动力学分析,研究环境污染对种群生存的影响,对得出的结论给出生态意义,该结果对于保护物种生存和治理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2. 模型建立
(1.1)
系统(1.1)是Gilpin–Ayala模型 [7] [8] 的推广,Xiong在
研究了鱼群偏害共生动力学的Lotka-Volterra模型 [9],给出了稳定性分析 。其中
,其它参数都为正数,项
分别表示第一二种群的已经利用空间,
表示两种群未利用的空间,u代表第二种群对第一种群的抑制系数。文献 [9] 在
推广了该系统,本文在文献 [9] 的基础上,考虑到环境污染对偏害
共生系统的影响,在两个种群引入为环境污染率m,对系统(1.1)进行改进得到
(1.2)
3. 平衡点的存在性
结合实际,污染率不超过两种群内禀出生率的生态意义 [1],即在
条件下对系统(1.2)进行动力学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到系统(1.2)存在三个边界平衡点和一个正平衡点
,
,
,
这里,正平衡点的存在条件是
。其中
,
。需要指出,Wu在文献 [9] 研究了
非线性的偏害共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四个平衡点,
,其中
,
接下来我们对系统(1.1) (1.2)的正平衡点进行比较,令
(2.1)
再对
求两次导,得到
(2.2)
其中
。由此,给出关于系统(1.1)和(1.2)正平衡点比较的一个充分性定理。
定理2.1:(1)
;(2)若
,
,
且
,有
。
证明:(1) 由于
,
显然得证。
(2) 令
(2.3)
显然,当
,
时,可以得到
,将(2.3)代入(2.2)得到
,
, (2.4)
因此
在
先减后增,又因为
,可以得到
(2.5)
再由条件
得到
(2.6)
由(2.5),(2.6)可以得到
在
有唯一正根
,且当
时,满足
(2.7)
考虑单调增函数
,结合(1.3)和(1.9),对于
,有
,这样定理2.1得证。
4.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系统(1.2)雅可比矩阵为
(3.1)
(3.2)
(3.3)
定理3.1:假设
时,
则有
(1)
是不稳定的;
(2)
是鞍点;
(3)
,当
是鞍点;当
是稳定点;
(4)
当
是稳定点,
是鞍点。
证明:(1) 由(3.1)知系统(1.2)在
处的雅可比矩阵为
(3.4)
此时两个特征值分别是
,可知
是不稳定点。
(2) 系统(1.2)在
处的雅可比矩阵为
,此时两个特征值分别是
,可知
是鞍点。
(3) 系统(1.2)在
处的雅可比矩阵为
,
此时两个特征值分别是
,显然,当
时,
,则
是鞍点;当
时,
,则
是稳定点。
(4) 系统((1.2))在
处的雅可比矩阵为
,此时两个特征值分别是
,显然,
是稳定点。
5. 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接下来要证明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采用的方法是Wu [9],Chen L. S. [10] 和Chen F. D. [11] 的基本方法。
定理4.1:(1)
,
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2)
,
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在证明此定理之前,先看一个引理。
引理4.1:考虑单种群系统
(4.1)
当
时,系统(4.1)的唯一正平衡点
是全局稳定的。
证明:(1) 显然
(4.2)
另外,当
时,由(4.1)可以得到
(4.3)
由(4.2),(4.3)得到(4.1)在
单调递减,则
是唯一零点。
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
(4.4)
则由(4.4)根据文献 [10] 引理2.1,系统(4.1)的唯一正平衡点
是全局稳定的。
下面证明定理4.1(1)。
假设
是系统(1.2)的解,那么根据引理3.1可以得到
(4.5)
则对于充分小的
,不失一般性,可以设
,存在
,有
(4.6)
另外,我们考虑单调增函数
当
时,有
(4.7)
另外,根据
,即
,则对于充分小的
,得到:
(4.8)
这样,系统(1.2)的第一个方程和(4.7)的右半部分不等式,当
时,有
(4.9)
因此,由(4.8)可以得到
(4.10)
即
, (4.11)
由微分方程稳定理论 [3] 定理4.1(1)得证。
下面给出4.1(2)证明。根据
,即
,则对于充分小的
,得到:
(4.12)
根据(4.5)得到对于充分小的
,当
时,有
(4.13)
对于充分小的
,根据(4.8)式我们可以直接得到
(4.14)
根据文献 [11] 引理2.2,有
(4.15)
(4.16)
由(4.15),(4.16),我们可以得到,对于充分小的
,有
(4.17)
下面我们再证明系统(1.2)不存在极限环,我们由(4.15)还可以得到
(4.18)
根据(4.13)和(4.18),当对于充分小的
,当
时,系统(1.2)位于
的解最终落在如下区域:
(4.19)
我们再考虑Dulac函数
,则
(4.19)
由Dulac判别法得到系统(1.2)在D内不存在极限环,由此可见,
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定理4.2(2)得证。
6. 生态意义
本文提出了一类两个种群都遭到环境污染,具有非线性偏害水平的种群偏害系统,讨论了平衡点
,
,
,
的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表1讨论了系统(1.2)在平衡点
,
的生态意义,设污染率临界值
。
Table 1.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ystem (1.2) at the equilibrium point
表1. 系统(1.2)平衡点的生态意义
将文献 [6] 的Lotka-Volterra模型提出的抑制率和本文的污染作用临界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设抑制作
用临界值
,当
时,我们会得到时
,这该式表明环境污染会影响第二种
群对第一种群的抑制能力,二者密切相关。
另外,我们对比非线性偏害共生模型 [9],可以发现关于系统(1.1),(1.2)的一个有趣现象。两系统有各自唯一的正平衡点
,
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但在参数满足定理2.1条件下,有
,
,这说明虽然两个种群环境污染率m相同,但对于系统(1.2)两个种群的最终数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说明受污染影响,第一种群最终数量未减反而增加,
说明第二种群数量最终会减少,推广了文献 [12] 的结论。可以说,虽然偏害共生系统对第一种群有害而对第二种群无利弊影响,但因环境污染对第二种群的影响远高于第一种群,作为食物链终端的人类,将会成为环境污染的根本受害者。
基金项目
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7A04);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GJJG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