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关注度的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和西部贫穷地区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规模扩大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不少农村幼儿园条件差,教育质量低 [1]。2008~2012年,国家总投入40.02亿用于新疆自治区实施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工程。随着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新疆自治区政府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加强双语教育质量评测和监控,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提高” [2]。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一般只注重对幼儿园管理、幼儿发展、人员条件和物质条件的质量评价,却相对忽视对课堂组织、课堂互动、情感支持等教育过程的质量评价 [3]。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幼儿园分级分类验收标准,通常侧重评估静态的制度建设而非动态的师幼互动过程。新疆地区亦如是 [4]。美国幼儿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Pianta认为,相较教室设施、师幼比例、教师学历、幼儿园课程等,评估幼儿园最应该关注的因素是师幼互动的质量 [5]。也就是说,师幼互动质量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新疆双语幼儿园的物质环境逐渐改善,物质环境质量不再是制约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主要因素,而师幼互动质量(课堂互动质量)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后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大力推进,深入了解新疆双语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2. 问题提出
在国内,在师幼互动质量上已有一些研究,如针对贵州地区农村混读班的早期教育研究 [6] 和上海市一、二级幼儿园互动质量的研究 [7]。但研究者对“双语幼儿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和少数民族母语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语言,主要对3~6岁少数民族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这种学前教育特殊机构的关注不够。新疆作为我国的大西北,坐拥我国五分之一的面积,抓好新疆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对于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协调、共享发展,促进民族大融合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组采用国际学术界已广泛运用的质量评估工具——CLASS (课堂互动评分系统) [8] 评估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同时结合具体课堂情境描述新疆双语幼儿园师幼互动各方面的特征,力图真实客观地观察评估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的等级水平和各方面特征,进一步反思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教育建议。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从乌鲁木齐市接收少数民族幼儿的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0所双语幼儿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小班、中班和大班各10个共30个班级;研究者进入以上每个班级,在幼儿园正常集体活动时间内拍摄收集集体活动的视频录像(为了测试CLASS评估的稳定性,其中有两个班级,研究者两次进入班级收集集体活动的视频录像)。
3.2. 评估工具
采用课堂互动评分系统(CLASS-Prek)评估分析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视频录像。课堂互动评分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CLASS),是由弗吉尼亚州大学Pianta等人(2008)的研究团队研发的专门评估课堂互动质量的观察性评估工具,在研究师生互动方面,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如美国双语(英语–西班牙)幼儿园、芬兰幼儿园 [9]、希腊托幼机构 [10]、葡萄牙幼儿园 [11]、泰国幼儿园 [12] 以及中国幼儿园 [13]。CLASS (课堂互动评分系统)在单一文化情境 [14]、双语文化情境 [15] 和美国以外的其他文化情境中的信效度、预测作用都得到有效的验证。CLASS从情感支持(ES)、课堂组织(CO)和教育支持(IS)三个领域评估课堂互动质量。CLASS包含10个维度,即情感支持领域的积极氛围(PC)、消极氛围(NC)、教师敏感性(TS)、尊重儿童观点(RSP),课堂组织领域的行为管理(BM)、产出性(PD)、学习活动组织(ILF),教育支持领域的概念发展(CD)、反馈质量(QF)、语言示范(LM)。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两个版本的CLASS:幼儿园版(Prek)和学前班–三年级版本(K-3) [7]。本研究采用的是幼儿园版本(CLASS-Prek) (见图1)。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采用“双重编码”,即邀请两名具有CLASS评估认证资格的专业人员在统一时间内观看视频完成编码。编码工作完成后,采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分者信度较高,情感支持、课堂组织、教育支持三大领域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4、0.747、0.741。CLASS信度较高;情感支持、课堂组织、教育支持三大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如表1。

Table 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CLASS three fields in Xinjiang bilingual kindergarten
表1. 新疆双语幼儿园CLASS三大领域相关系数
注:*p < 0.05,**p < 0.01,***p < 0.001。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基于CLASS观察单分数、备忘栏的行为指标和课堂互动视频语料数据,对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的现状进行量化描述和质化描述,并与上海二级幼儿园进行差异比较。
4.1. 课堂互动质量的整体概况
如图2所示,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的整体分布趋势是情感支持水平高于课堂组织水平、课堂组织水平高于教育支持水平,分布趋势与美国、上海、贵州等地幼儿园情况相似,呈递减的阶梯状分布。

Figure 2. An overview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the collective activities of Xinjiang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图2. 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整体概况图
CLASS 7分制的质量等级标准认为,1~2分为低水平、3~4~5分为中等水平、6~7分为高水平。如表2所示,集体活动课堂的CLASS情感支持领域为4.03分,范围在2.38~5.50分之间;课堂组织领域为3.48分,范围在1.67~5.17分之间;教育支持领域为3.22分,范围在1.83~4.67分之间。整体上看,新疆幼儿园CLASS三大领域中情感支持处于中等水平、课堂组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教育支持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Table 2. The overall survey of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Xinjiang bilingual kindergarten group activities
表2. 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整体概况表
4.2. 课堂互动质量之情感支持
如图3所示,具体分析情感支持四个维度发现,尽管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情感支持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4.03分),但是除消极氛围(NC)之外,情感支持领域的积极氛围(PC)、教师敏感性(TS)、尊重儿童观点(RSP)三个维度分数均低于情感支持的综合水平,位于中等水平低分数的一端(趋近3分)。情感支持分数 = [PC + (8 − NC) + TS + RSP]/4。

Figure 3. A detailed picture of emotional support for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Xinjiang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图3. 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之情感支持具体情况图
结合评分者行为指标记录和课堂视频语料数据,发现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在情感支持各个维度的主要问题如下:
1) 积极氛围(PC)维度
第一,在有些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关系不够亲近、友爱;
第二,教师很少以积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交流,特别是通过身体语言、积极期望;
第三,在有些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彼此不够尊重。
2) 消极氛围(NC)维度
第一,不少教师有时会采用消极的方式控制幼儿的行为,如训斥、恐吓威胁幼儿;
第二,个别集体活动中出现嘲笑、挖苦、不尊重的现象;
3) 教师敏感性(TS)维度
第一,大多数教师没有关注到幼儿的个别需要及理解程度;
第二,许多教师有时未能及时回应幼儿,很少为幼儿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第三,一些教师无法及时灵活地应对幼儿面临的问题;
第四,大多集体活动中幼儿言行举止受到教师严格的限制。
4) 尊重儿童观点(RSP)维度
第一,教师牢牢控制课堂话语权,很少尊重幼儿的兴趣或观点;
第二,大多数教师掌握活动的主导权,幼儿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
4.3. 课堂互动质量之课堂组织
如图4所示,具体分析课堂组织三个维度发现,行为管理(BM)产出性(PD)学习活动组织(ILF)三个维度得分差距不大。课堂组织分数 = (BM + PD + ILF)/3。
研究发现在课堂组织各个维度主要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 行为管理(BM)维度
第一,不少教师对课堂规则执行不坚决;
第二,大部分教师较为关注全局,具有一定预见性,但是少数教师也常常无视个别幼儿的不当行为;
第三,大部分教师主要通过阻止、禁止、训斥、恐吓等消极方式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很少以强调正面行为的方式加以引导。
2) 产出性(PD)维度
第一,许多集体活动的过渡环节缺乏有效的规划,过于缓慢、拖沓;
第二,一些教师临时翻看活动教案,活动准备不足。
3) 学习活动组织(ILF)维度
第一,不少教师只是机械地执行活动方案,并没有灵活地促进活动的开展;
第二,大多数集体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材料丰富性;
第三,除少数艺术活动外,大部分幼儿对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没有真正投入活动;
第四,许多教师经常无法有效引导幼儿实现活动目标。

Figure 4.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lassroom organization of the classroom interaction quality of collective activities in Xinjiang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图4. 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之课堂组织具体情况图
4.4. 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之教育支持
如图5所示,具体分析教育支持三个维度发现,概念发展(CD)、反馈质量(QF)、语言示范(LM)三个维度得分差距不大,接近3分,教育支持分数 = (CD + QF + LM)/3。
研究发现在教育支持各个维度主要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 概念发展(CD)维度
第一,大部分教师很少关注幼儿分析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第二,许多教师简单机械地组织活动,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第三,部分教师仅在过渡环节引导幼儿将新旧概念加以整合;
第四,不少教师在促进幼儿将新知识或新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的不够。
2) 反馈质量(QF)维度
第一,不少教师经常对幼儿的“错误”反应和理解困难视而不见,很少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二,大部分教师主要关注幼儿的回答是否正确,几乎没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追问,因此难以形成良好反馈回路;
第三,大部分教师的提问很少关注幼儿如何阐明自己的想法、说明自己的某些行为意愿;
第四,许多教师通常只会对幼儿的正确反应提供简单宽泛的表扬,很少提供具体有针对性地反馈,对于幼儿的不正确反应视而不见、没有加以澄清;
第五,许多教师很少肯定鼓励幼儿在学习过程付出的努力,因而难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3) 语言示范(LM)维度
第一,师幼间的对话基本由教师主导,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师生平等交流对话;
第二,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封闭性的,幼儿只需要用简单地词语或话语就能进行回答;
第三,一些教师经常使用高级词汇,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关注幼儿的理解程度,只是简单机械地让幼儿跟读词汇。

Figure 5.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education support for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the collective activities of Xinjiang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图5. 新疆双语幼儿园集体活动课堂互动质量之教育支持具体情况图
5. 教育建议
在实地课堂观察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展现当前新疆双语幼儿园课堂互动质量的基本情况,并且揭示新疆双语幼儿园课堂互动各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师幼互动的三个方面,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5.1. 有关师幼互动情感支持的建议
在分析课堂互动质量的情感支持情况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新疆学前双语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一个建议,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构建积极的师幼关系。在本研究分析中,我们发现新疆双语幼儿园课堂的情感支持整体质量虽处于中等水平,但除消极氛围(NC)之外的三个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尤其是教师敏感性(TS)非常低。结合情感支持四个维度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很少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对于幼儿的需求缺乏敏感性。比如,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少教师有时并没有及时回应幼儿,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帮助。大多情况下,教师关注的并不是幼儿的需求,而是活动方案是否按照预设程序执行。正因为如此,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建立比较积极的关系。虽然一些课堂中师幼关系比较亲近,但很少有教师通过摸头、轻拍、微笑等肢体语言对幼儿加以肯定或鼓励。相反,研究者还观察到少数课堂教师采用训斥、威胁等消极方式控制幼儿,偶尔幼儿还会出现哭泣、尖叫等消极情绪。
因此,教师首先应当转移关注的重点。眼中先有幼儿,而后才有教育。一些课堂幼儿神情木然,没有看到幼儿的笑容,也很难听到幼儿的笑声。当幼儿出现哭泣等消极情绪时,许多教师往往置之不理或敷衍应付。当幼儿出现尖叫或攻击行为时,教师通常采取消极控制的方式,很少尝试理解儿童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课堂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在关注幼儿情感需求的基础上,教师要与幼儿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积极的师幼关系不仅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减少课堂上消极情绪,还能增加师幼互动的机会,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有学者指出,有什么样的师幼关系就会相应出现什么样的师幼互动行为 [16]。本研究也发现,一些课堂中教师与幼儿关系比较亲近,幼儿就会经常主动回答问题,向教师寻求帮助。
5.2. 有关教师课堂组织行为的建议
在分析课堂互动质量的课堂组织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建议新疆学前双语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来帮助教师建立活动常规,从而能够培养教师管理课堂的观念和行为,有效利用时间开展较高质量的活动。针对这些课堂在行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行为规则表述比较清晰,但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或者出现教师采用训斥、恐吓等消极方式纠正幼儿不当行为的现象,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是有效管理课堂幼儿行为的重要途径。由于少数民族幼儿汉语理解水平的限制,我们观察到一些教师采用钢琴节奏、拍手、固定口令等多种形式,比一般语言指令产生出更加有效管理幼儿的效果。因而,相比口头语言(汉语),在幼儿语言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钢琴节奏、拍手、固定口令、手势等有助于民族儿童理解教师的指令,能够迅速有效地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
新疆双语幼儿园课堂组织领域存在的其他问题,包括活动准备不足、活动内容枯燥乏味、活动过渡环节拖沓、活动实施过于刻板,这些问题导致产出性(PD)、学习活动组织(ILF)水平不高。在幼儿园正常集体活动时间内,一些教师临时翻阅教案或者随意安排活动内容。许多活动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存在严重小学化的倾向(如识字、减法算式),经常要求幼儿反复跟读,但学习效果不明显。不少教师经常严格执行活动方案,忽视幼儿的反映,活动实施缺乏灵活性。由于活动常规较差或者教师安排不当,许多课堂活动过渡拖沓,占用幼儿学习活动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新疆地区幼儿教师需要加强活动准备工作、根据幼儿特征选择活动内容、合理组织活动过渡、灵活调整活动方案,从而实现时间利用最大化、提高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5.3. 有关提高师幼互动教育支持质量的建议
本研究发现新疆双语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特别需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支持行为。根据以上呈现的问题,建议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工作,注意提高师幼互动的教育支持质量,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重视幼儿的理解水平。引入新概念、新词汇时,简单机械地跟读无法帮助幼儿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教师需要将新概念、新词汇与幼儿已有概念联系起来、与幼儿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幼儿理解习得概念。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反应,重视幼儿的理解程度。根据幼儿的理解程度,调整活动内容或者活动组织方式。当幼儿出现不一致的反应或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需要找出幼儿理解之困难所在,提供支持帮助。
其次,需要改变提问方式,鼓励幼儿思考。开放式问题的答案灵活、多样、不确定,鼓励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提问方式,多提“怎么(样)”、“为什么”等开放式问题。为了促进幼儿深入思考,教师不仅需要增加开放性问题比重,还需要从儿童思考的角度进行提问 [1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索诺漠分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性批评中心”所长Paul认为,学生展开思考的四个角度就应是教师“提问”的角度,即关于思考的契机、思考的根据、同其他思考的对立、思考的影响与结果 [18]。
与此同时,需要鼓励幼儿发起对话,实现平等交流,提供具体反馈。研究发现,许多教师牢牢把握集体活动课堂话语的主导权,幼儿很少主动发起对话。为此,教师需要树立师幼平等交流的理念,尊重幼儿的不同观点,鼓励幼儿主动发问,并及时给予反馈。当前新疆双语幼儿园教师提供的反馈往往是比较大而空的表扬,如“真棒!”“真聪明!”,很少就幼儿的反应提供具体详细的反馈。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反应提供具体反馈,比如,指出幼儿在说什么、在干什么,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重复、拓展、追问等与幼儿深入交流,形成师生间的来回反馈。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图画书阅读中父子互动的语言研究》(16YBQ047)阶段性成果。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