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传统师生关系互换,在全球引发新的教育革命。随着慕课(MOOC)、在线教育、智慧课堂在高校的引进和逐渐普及,“如何在大数据时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和内驱力”已成为当下高校教育的呼声。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针对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法已有诸多讨论。目前综合英语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平衡外语教学中“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思维层面”的关系问题 [1],以及师生如何对待“外语工具论”这一传统外语教育的主流价值观的问题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潜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译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翻译专业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的、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建设方案,解决现存综合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为相关课程和课型的教学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现状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指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传统师生角色互换。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做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和学生探讨已经在课前完成的学习内容,成为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引路人。学生主要通过看视频,听音频,读电子书等形式进行主动学习。该模式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是“探究式学习革命”的体现。
1993年,美国教师艾莉森·金(Alison King)发表文章From Sage on the Stage to Guide on the Side,指出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分配更多在知识指导上。该观点被认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蒙。
近几年来,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已逐步展开实践。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知识获取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时间利用率,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规划和探究能力,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并促进学生对知识吸收内化。然而,与此同时,“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也层出不穷,比如,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视频制作中,学生在家视频学习的条件受限,该模式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很高等。不过,“翻转课堂”的积极效果不容忽视,一项在中国大陆、中国澳门特区和美国展开的,针对“翻转课堂”在ESL和EFL课程的教学实验(实验报告发表在201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对外英语教师”教学研究刊物)上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有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法自学能力更强了 [3]。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本文中所探讨的教学实验设计起到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综合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综合英语课是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必修核心课程,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力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批判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近年来,外语教育界一直在热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不得不通过借鉴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并学习新的教育发展理念和教学模式,来反思和优化我们的教学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本文所探讨教学实验团队包括笔者在内一共四人,三名教师负责文献资料搜集检索,问卷分析和数据统计,笔者负责调查问卷设计和学期教学任务执行。实验研究对象为重庆市某外语类院校翻译专业本科大二某班学生,共24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3人。“翻转课堂活动”设计如下表(表1):

Table 1. “Flip Classroom” activity design
表1. “翻转课堂”活动设计
该表格体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学生在课前对单元核心词汇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自学,课堂上通过小组课堂陈述的方式向老师展示学习成果,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在课堂展开随堂测试,辩论和创意写作等相关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课后,教师通过云班课平台给予学生具体反馈。
4.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研究数据结果。数据来源于“翻转课堂”调查问卷,学生对教师的评分和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4.1. 问卷数据分析
问卷设计针对学生本身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和学生对该教育学理论所倡导课程方式在综合英语课堂上进行实践的认可度,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展开: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2) 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3) 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形式的接受度。
教师课堂分发24份调查问卷,收回24份,其中有效问卷24份。具体情况见表2。

Table 2. Questionnaire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Flipped Classroom”
表2. “翻转课堂”适用性问卷调查表
问卷数据显示:实验班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比较认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充满期待。但58%的学生不敢保证学习自律性,有75%的学生赞同课前观看微视频进行预习,但对于这种方式的效果持怀疑态度。75%学生同意在班级展开翻转课堂教学试点。
4.2. 学生评教系统反馈
根据教务处搜集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价显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综合英语四》,该班参评学生人数共23人,对教师评价分总分为90.19,评价指标一共五项:1) 关注学生学习状况,重视学生意见,严格课堂管理,责任心强;2) 教学内容充实,视野开阔,讲解深入,好懂,展现了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3)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度适宜,讲授系统有条理,重点突出,背后有理念;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与学生交流互动,讲课有激情,课堂氛围好,教学效率高;5) 课堂学习后收获大,感觉踏实愉快,渴望学到更多。在五项评分标准里,第一项和第四项满意度最高,平均分均达到89%以上,其他项目满意度在88%以上。
4.3.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该学期期末考试主要针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经统计最终数据如下:卷面成绩及格率92%,平均分74.5,其中最高分88分,最低分55分,其中0~59分2人,60~69分4人,70~79分8人,80~89分10人。从学生考试情况来看,中高分段学生较多,及格率高;部分学生由于复习不充分,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词汇量缺乏等问题,发挥不理想。学生平时成绩相比上学期(课程实验前)有所提升,最高分95分,最低分88分。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50%),课堂表现(20%)和课后作业(30%)构成。
4.4. 总体分析
本次教学实验中,大部分数据给予了较积极的反馈。不过,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期待虽然很高,但是实施起来个体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在课前预习情况,小组活动表现,活动参与积极性,以及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上。总体而言,自学能力和自律性更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学习任务。而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配合参与新模式下的教学。另外,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权威的把控也不够熟练。
实验数据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达到了初步效果,但并未达到理想效果。虽然该实验结果数据样本不多,不具备宏观覆盖性,但对象具体,数据真实,具有研究分析和讨论价值。
5. 结语
高校英语课堂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但该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探索。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的课堂,使学生习惯于全盘接受教师的思想和知识内容 [4],学生不愿意挑战教师的权威,故而“民主对话”的建立困难重重。00后大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对话语权的要求更高,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天生的依赖,教师应该在建立师生互信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观点的机会和途径。批判教育学学者金蒂斯(H. Gintis)主张的“建立民主的对话空间”这一观点并非要解除教师的权威,而是指解放权威,使教师角色由执行者转变成反思者与重建者。最后,教师对权威的把控能力需要教学单位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需要外部不断激励,学校应建立相关鼓励和监管机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判教育学和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探究”(JY19652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