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建设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所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五个对接”。本研究在对新形势下四川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专业调研情况探索开展突显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和改革,形成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拟考虑通过引入创新创业型企业,通过《创业教育》系列课程、模拟创业沙龙、企业参观、职业规划、创业支持等模块来在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职场技能水平,为想创业的学员提供支持服务。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性环节传统方式为撰写论文,由于教务管理分级管理实践性环节成绩输机权限下放到各教学站点后,毕业作业质量下滑,文章内容复制、格式不规范、指导教师师资不符合要求等现象层出不穷,同时,毕业作业的完成数量也得不到监督,出现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毕业作业却有成绩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专科毕业作业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通过毕业论文环节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实操技能,四川开放大学直属学院、省直机关学院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设计为试点进行考核形式调整,学员参加《创业教育》课程在线学习合考核,通过后可替代专科毕业设计学分。从2020秋季学期起,将改革延伸到行政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社会工作等14个文经类专科专业。学员在国开学习网上参加《创业教育》课程在线学习和形成性考核,考核通过后即可替代并获得相关专业专科毕业设计的学分。
2.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评价意义
2.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创业教育》课程采用“线上 + 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重在介绍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学生可以配合国开学习网上的视频、PPT、讲稿材料进行自学,参加每学期组织的网上教学活动,收看网上直播课堂,线下主要以邀请聘请高校教授、职场经理人、民营企业家开展创业技能方面的讲座,把教学内容与企业经营管理等紧密结合。2020秋季学期,直属学院、省直机关学院邀请创业导师为工商管理专科学员带来“创赢未来——创业者只做不说的创业秘笈”专题讲座,从创业与就业、创业之道与术、创业路上的坑三个方面分享了创业的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分享。接下来,我们将开拓思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聘请兄弟高校教授、职场经理人、民营企业家等建立库企业兼职导师团队,把教学内容与企业经营管理等紧密结合。每期邀请1~2位企业导师,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开设创业教育打造企业管理专题讲座,提升学员技能。也可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掌握行业、企业最新动态,丰富实践经验,使教学不脱离企业实际,同时又能融合学校与企业的文化。与大道经纬等公司建成学生创业孵化、学生办税实践基地等具有实操性与专业性较强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工商管理专科在籍、毕业学员到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员近距离深入企业,获得企业注册、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品牌设计等创业方面实战技能提升。总之,将学校和企业连接起来,老师和学员深入企业,企业家等深入到学校,做到教学内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
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以及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分别制作了视频23讲、8个章节的PPT、教案和10多个案例等资源。学习者根据自己喜好等情况,通过引列进行预习,每一节后面有小案例、复习题,便于相应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该课程以大量的案例,供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更好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并掌握运用,让学生做到有效输入。接下来,我们将定期对该课程的资源内容进行定期优化、及时更新创业方面的最新政策文件,还有国内外的创业教育案例,保证学习资源的时效性。学生在输入的同时,鼓励学生输出,积极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创业大赛,为创业、就业做准备。
2.2. 课程教学评价的意义
《创业教育》课程重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商业机会识别、创业融资投资、创业团队建设、创业企业运营管理、创业方案设计、创业商业路演等岗位的创业专门性经营和管理人才,能进行自主创业、市场开拓及企业管理的创业与管理型人才。课题组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构建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教学资源、实践能力提升、教学信息反馈三个方面全面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技能掌握逻辑,易于分析研判,能够实现全程、科学、动态对课程教学进行跟踪评价的目的, 进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评价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完善该体系,特开展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研究 [1]。
3.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对象学情分析
3.1. 学习者属性和特征分析
《创业教育》是一门对于初创业者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启蒙,所以课题组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初步摸底。从图1中可以看到,填写此问卷的同学来自企业的学员占到了56.05%,机关企事业单位仅占11.46%,自主创业占8.92%,其他职业占23.57%,综上分析学员在企业或从事企业相关工作的占到绝大多数。再看同学在单位的职位(如图2所示),有56.17%的同学在单位的职位是初级职位,40.12%的同学是中层职位,3.7%的同学是高层职位。综上分析学员绝大部分在企业处于中低职位。接着,我们针对学生对于对工商管理职业发展方向的了解程度进行调研(如图3所示),发现有12.1%学员很了解,25.48%学员表示比较了解,54.78%学院基本了解,还有7.64%的学员不了解。总之,大部分同学在社会上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部分同学如果想要自主创业,尚需要进一步锤炼自己,需要加强学习 [2]。

Figure 3.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图3. 学员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发展方向了解情况
3.2. 学习者学习行为和效果分析
学习是一个过程,对每个学生来说,由于学习习惯的不同,他们选择学习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喜欢集中学习,有的同学喜欢有规划的分阶段学习。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包括课程资源观看、教师发布的活动的观看、参与讨论的情况以及学生完成形考作业的情况。
3.2.1. 课程章节观看情况
第一:学生登陆该门课程的天数情况。如图4所示,大部分学生登陆天数在10天以下,共5066人,占85.06%;其次是登陆超过20天,但是小于30天以下的学生,共520人,占8.73%。大于30天的学生,共145人,占2.43%。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喜欢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的学生较少。

Figure 4. Student’s course behavior days
图4. 学生课程行为天数
第二,学生学习行为总数。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行为总数呈现正态分布,位于两边的行为次数占比较少,中间占比较大(如图5所示)。200次以上,500以下的行为次数,共有4954次,占83.18%。其中200次以上,300次以下的行为次数,共2408人,占40.43%。由此可见,学生上网学习的次数还是比较稳定。

Figure 5. Number of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behaviors
图5. 学生网上学习行为次数
3.2.2. 参与讨论情况
该课程设置有专门的讨论区,如表1所示,学生在讨论区参与度比较低。仅有24.33%的学生参与了发帖,总发帖数有3194个,发帖人数有1451人。再进一步分析,在参与发帖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发帖数量小于3个。回帖数更不容乐观,总回帖数有276个,并且仅有138人参与了回帖,占总人数的。占比回帖数有276个,回帖人数有138人。总之,讨论区有待进一步改进。

Table 1. Post/reply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discussion area
表1. 讨论区学生发帖/回帖情况
3.2.3. 学生形考作业完成情况
本课程测验采取“四次形考作业”,取四次作业的平均分为最终成绩。通过对2020年秋季直属学院所有选取该课程的学生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如表2所示),有80个学生没有参加考试,没有成绩,缺考率为4.03%。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只有15个学生没有及格,5861个学生及格,及格率达到95.21%,其中90分以上的同学占比高达71.36%。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考试情况还是比较乐观。

Table 2. Student examination results
表2. 学生考试成绩情况表
综上所述,学生有学习过程的体现,但是大部分学生会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这也是在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的特点影响下,不可避免的,学生在线讨论较少,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不够高。但是,学生的到考率很高,并且高分比例很大。
4.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针对《创业教育》课程,考虑到成人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的特性,辅导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监督作用。评价的主体为辅导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相对应的评价方式为辅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
4.1. 辅导教师对于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4.1.1. 辅导教师对于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本次调研的辅导教师全部来源于2020年秋季选取《创业教育》这门课的教学点的老师。本次调研计划由参与本次改革的10个学习中心分别选取6名辅导教师填写调查问卷,实际收到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
辅导教师平时跟学生联系非常紧密,由他们来评价本次改革,非常有意义。辅导教师会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他们主要对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实践方式的适用性、反馈渠道的适用性这三个评价指标来评价。
对于辅导教师的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主要是通过问答式的方式。对于反馈结果,我们把它分成三个程度,并设置相应的分值。如果辅导老师回答“满意并且没有提出意见与建议”,则表示“非常满意”(分值3分);如果辅导老师回答“满意,但是提出意见与建议”,则表示“一般满意”(分值2分);如果辅导老师回答“不满意”,则表示“不满意”(分值1分)。根据辅导老师的回复比率,计算得出一个总分值,如表3所示,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是2.93和2.53,都在2分以上。总体来讲,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辅导教师满意度较好 [3]。

Table 3. Tutors’ evaluation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表3. 辅导教师对于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4.1.2. 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评价分析
第一,辅导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具体评价分析
课程资源主要从资源设计的科学与完整性、资源的呈现形式以及课程资源的导航设计这三个方面设置问题,希望老师们能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 当问到网络课程资源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完整?您认为学生更喜欢哪些方面的内容时,所有的老师认为该课程的网络资源设计科学、完整。有19个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8位老师认为学生更喜欢视频资源,应该多增加一些视频资源。有9位老师认为学生更喜欢老师多开展一些实践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有1位老师认为学生喜欢线上讨论。有1位老师认为学生更喜欢讲座。有老师认为形考作业的位置显眼一些会比较好,最好能提供形考作业的辅导资料。
2) 当问到该门课程资源呈现形式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是应该增加视频还是文本时,所有老师都认为目前的资源呈现形式能满足学生需求,或基本满足学生需求。有28位老师提出了建议,其中,19位老师认为应该多增加视频资源。有8位老师认为应该增加文本资源。有1位老师认为应该减少视频,同时增加文本。
3) 当问到该门课程资源如何设计导航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有部分老师认为目前的导航就很好,有20位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有8位老师只要导航简单明了,方便学生学习就好。有1位老师建议课程开始前,需要有一个先导视频,告知学生这门课程学完后可收获什么。有1位老师建议将形考作业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有1位老师谈到激励机制,即给予学习优秀的学生以网上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1位老师建议采取思维导图,即让学生更直观的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学习。有1位老师建议由浅入深式学习,通过导入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兴趣。有1位老师建议以学促练,以练促考式学习方式,即设置章节练习题,练习完成再参加考试的方式,督促学生学习。
第二,辅导教师对于讲座的评价
1) 开展讲座非常有意义,希望多多开展。有47位老师认为本次讲座组织的非常有意义,希望多多开展。有1位老师因时间原因没有观看,有8位老师表示无意义。有4位老师认为讲座有意义,并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集中在选题与讲座回放两个方面。对于选题,有一位老师建议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一些,比如,直观的讲解,如果要创业,如何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有一位老师建议增加当前的热点话题。总之,就是选题要更实用会更好。对于讲座回放,有两位老师建议直接在国开学习平台植入,方便没有参加直播的学生观看,这点课题组会考虑改进。
2) “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学生的创业之路有指导意义。有56位老师认为这个大赛对学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有4位老师也认为这个大赛举办的很好,并且建议老师能多给学生以指导意见。
第三,辅导教师对于反馈渠道的适用性的评价
1) 设置讨论组基本能满足学生讨论的需求,实施情况需要改进。53位老师认为能满足学生需求,有1位老师认为讨论区的设置意义不大。有6位老师认为讨论组能满足学生讨论的需求,并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讨论方式、讨论话题的选取、老师答疑速度三个方面。对于讨论话题的选取,有2位老师觉得学生层次较低,可能自己不能发现问题,所以建议责任老师抛出一些话题,供学生讨论,实际上本学期调研组已经这样做了,但是效果不理想。可能调研组还应该在话题选取上多下一些功夫,找一些学生关注的话题。对于讨论方式,有2位老师建议开展在线直播答疑,有1位老师建议创建创业咨询指导小组。对于老师答疑速度,有1位老师建议提高答疑速度。
2) 设置课程资源区的《课程教学学生满意度问卷》,需要加强宣传。有40位老师认为设置合理,能满足学生需求。有20位老师认为问卷设置的合理,但是需要给学生加强宣传,有些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卷,没有填写。
4.2. 学生对于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本次调研的学生全部来源于2020年秋季选取《创业教育》这门课的学生。本次调研计划由参与本次改革的10个学习中心分别抽取10名同学填写调查问卷,实际收到问卷98份,有效问卷98份。
学生主要对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实践教学、反馈渠道这三个评价指标来评价。本次评价表大部分问题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非常好(分值5分),较好(分值4分),一般(分值3分),较差(分值2分),非常差(1分)。根据学生的回复比率,计算得出一个总分值。如表4所示,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是4.89和4.19,都在4分以上。总体来讲,本次试点改革,学生满意度较好 [2] [3]。

Table 4.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表4. 学生对于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关于讲座,为了详细了解学生在本次讲座中的具体收获,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为下次讲座做准备,课题组问了两个问题。如图6所示:学生在本次讲座中收获最多的是获得了新的概念,其次是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说明老师的选题对于很多学生还是很新鲜的,学生在本次讲座中有所收获。另外,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讲座的需求,课题组了解了学生希望从讲座中收获的内容,如图7所示:学生希望通过讲座,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其次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所以在下次讲座的选题与讲座内容设计上,老师可以偏向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Figure 6. Gain from attending this lecture
图6. 参加本次讲座收获有哪些

Figure 7. What we hope to gain most from the lecture
图7. 最希望从讲座中收获的内容
5. 结论及建议
课题组通过前期教学改革,引入了大道经纬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建立《创业教育》在线课程、进行了实践性环节教学及考试改革,开展了创业教育专题讲座,满足学生创业教育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职场技能水平,为想创业的学员提供支持服务。但是在很多环节还有待改进完善,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持续改进。
1) 辅导教师以及学生就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辅导教师的满分为3分,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是2.93和2.53,都在2分以上。学生的满分为5分,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是4.89和4.19,都在4分以上,总之,辅导教师及学生的满意度都比较好。从学生和辅导老师的反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相对比较差的部分是教学资源的建设,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多下功夫。对《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内容进行定期优化、及时更新创业方面的最新政策文件,还有国内外的创业教育案例,保证学习资源的时效性。
2) 鼓励学员创业创新,及时发掘优秀的案例和种子学员,积极指导并推选其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创业大赛。结合国家提倡的“1 + X”证书,鼓励学生考取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类的证书,学习实践性强的课程,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与职业院校合作,运用职业院校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师资共享,教学资源共享 [4]。
3) 定期对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作进行研究,在总结直属学院、省直机关学院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可以将其推广到全省各市州分校。其次,对于专业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个人与团队管理等开选修课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探索教学及考核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操作技能 [4]。
基金项目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20~2021年度教改项目重点课题《基于需求导向下四川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研究》(XMKYC202000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