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通信、自动化、软件等名词涌入我们的生活,5G、智慧城市、物联网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其均是得益于信息环境的变革,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迎来了一场升级,其中蕴含的机遇不言而喻。信息服务业是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省市的新型主导产业,甚至已然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1]。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信息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内容愈加丰富,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服务业的产业价值和发展速度。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信息服务是当前技术创新最快,整体发展速度最快,增值效益最大的一个行业 [2] - [8]。
因此,本文将探讨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寻找信息服务业以及国民经济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切地动态展示二者之间作用机理,为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现实的理论基础。信息服务的发展变化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个原因,为了充分了解信息服务的现状,促进信息服务的合理发展,为信息服务政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了了解信息服务的趋势和走向,完善信息服务理论体系,推动我国信息服务效率 [9]。
2.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
2.1. 总体规模
从产业收入规模视角观察,我国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速度在2014年之前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业务收入均超过20%,但之后产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以软件业为例,如图1所示,2012年,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达到24,794亿元,增速为31.5%,2013年,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达到30,587亿元,增速为23.4%,直到2016年为止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呈现放缓态势 [10]。

Figure 1. Software business revenue and growth from 2012 to 2019
图1. 2012~2019年软件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
2.2.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部分以电信业为例,随着我国电信业开展转型工作,诸多业务发生转变,业务收入增速近几年出现放缓态势。如图2所示,自2017年起,累计电信业务收入增速逐年递减,2019年业务收入增速降至0.8% [11]。

Figure 2. Growth rate of telecom business revenue from 2014 to 2019
图2. 2014~2019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速情况
如图3所示,2019年,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达到新高,然而在软件出口方便并未出现快速增长,实现出口505.3亿美元,虽是2008年的3.55倍,但增速仍为负 [11]。

Figure 3. Export and growth of software business in 2012 to 2019
图3. 2012~2019年软件业务出口及增速情况
2.3. 产业布局
目前,在产业布局方面,我国信息服务业已显示出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仍以软件业为例,如图4所示,东部地区2019年业务收入达到27,157亿美元,对比中部、西部、东北部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中部地区收入增长达22.2%,西部地区收入增速达18.1%均超过东部地区收入增速 [11]。

Figure 4. Regional revenue and growth of software industry in 2019
图4. 2019年软件业分区域收入及增速情况
主要软件大省基本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如图5所示,陕西、湖北等部分中西部省实现快速增长。
3.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充分了解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本节旨在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考察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联动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Figure 5. Software business revenue growth of top 1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2019
图5. 2019年前十位省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3.1. 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本文自国家统计网站选取2015~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代理表示国内经济发展状态,选取2015~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代理表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态,选取综合信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代理表示信息服务业发展状态。
设定三个变量名称,
表示GDP同比增速时间序列,
表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时间序列,
,如图6、图7、图8所示,上述三个变量的时序图。

Figure 6. Year on year growth rate of GDP (%)
图6.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

Figure 7. Year on year growth rate of tertiary industry (%)
图7. 第三产业同比增速(%)

Figure 8. Year on year growth rate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
图8. 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速(%)
本节将201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季度产业增加值作为信息服务业的研究数据,并由ISI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表示,由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回归模型 [12] 设定表示为
为防原始数据本身存在异方差性,给实证分析带来不便影响,本文分别给GDP、ISI取对数得到LNGDP和LNISI。由此将模型变换为
综合整理以上数据得到我国生产总值与信息服务业的原始数据,见表1。

Table 1. Raw data of China’s GDP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表1. 我国生产总值与信息服务业原始数据
根据表中LNGDP和LNISI的数据,观察表2可以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1,这说明它们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相关。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NGDP and LNISI
表2. LNGDP与LNISI相关性分析表
根据表2中的LNGDP和LNISI的数据,通过Eviews得到两者时间序列图(如图9)和散点图(如图10),由图9和图10可以得出:两者都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两者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

Figure 9. Sequence diagram of LNGDP and LNISI
图9. LNGDP与LNISI时序图

Figure 10. Scatter plot of LNGDP and LNISI
图10. LNGDP与LNISI散点图
3.2. 单位根检验
为了剔除序列季节性的影响,本节借助Eviews 8.0进行ADF检验,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如表3所示,发现LNGDP和LNISI的原始时间序列均接受序列非平稳的原假设,可证明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并不平稳,需要对二者继续宁一阶差分,再根据差分结果判断是否变平稳。

Table 3. LNGDP and LNISI initial ADF test results
表3. LNGDP与LNISI初始ADF检验结果
由表4可看出,LNGDP和LNISI经过一阶差分后,无法拒绝非平稳假设,表明LNGDP和LNISI在一阶单整下仍是不平稳的,还需进行进一步差分。

Table 4. LNGDP and LNISI 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ADF test results
表4. LNGDP与LNISI一阶差分ADF检验结果
因此,由表5可看出,LNGDP和LNISI经过二阶差分后,拒绝了非平稳的原假设,表明此时LNGDP和LNISI在二阶单整下是平稳的,能够进一步实施后续的协整检验。

Table 5. LNGDP and LNISI second order difference ADF test results
表5. LNGDP与LNISI二阶差分ADF检验结果
3.3.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JJ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 [13],如表6所示,得到检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LNGDP与LNISI具有关系,其方程表示为
最终结果如表7所示,其中LNISI的系数0.5189证明两者关系显著,该方程表明每当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对数增加1%,我国生产总值对数就会增加0.52%,判定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信息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助力和拉动作用。
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JJ检验结果得出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与生产总值是趋于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还不能确定,因此需要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确定 [14]。
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当滞后期为2时,“LNISI不是LNGDP的原因”的原假设在5%的显著水平下遭到拒绝,即信息服务业的经济增长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增长;此外,“LNISI不是LNGDP的原因”的原假设也遭到拒绝,即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样也会反映在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上。因此,判断信息服务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具有互相推动作用。

Table 8. Granger causality test results
表8.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4. 存在问题
东西部两级分化态势明显。我国信息服务业中,东部地区省市收入增加值占比较大,虽然中西部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依旧显著。信息服务业中,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以及上海市的产业均排名前列,均属于东部地区,两极分化的态势非常明显。
信息服务业出口出现疲软态势。虽然目前,我国软件产业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业务收入增加值逐年提高。但在近两年内软件出口增长速度出现明显放缓,甚至均出现负增长情况。
技术创新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信息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融资的渠道较为匮乏,容易导致企业创新乏力,不具有实现创新的能力,自然便无法提升自身研发能力与经济效益。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虽然目前信息化行业发展迅猛,但如果没有对应的规章法律保障难免造成行业紊乱,信息服务业的行业发展业势必受到影响。此外,例如客户线上隐私,虚拟资金财产等现实问题仍困扰着行业相关人员,我国仍需对症下药,解决信息服务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