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维吾尔谚语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On the Patriotic Feelings in Uygur Proverbs
DOI: 10.12677/ML.2021.94137, PDF, HTML, XML,   
作者: 张 乐: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维吾尔语谚语爱国主义Uyghur Language Proverb Patriotism
摘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维吾尔谚语是维吾尔文化艺术的结晶,梳理其与爱国主义情怀有关的谚语,对其按照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进行分类并加以整理、总结、分析,有利于展现新时代下维吾尔谚语中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
Abstract: Patriotism is the national heart and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Uyghur proverb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Uyghur culture and art. Sorting out the proverbs related to patriotism, classifying them according to loving the mother-land, hometown and people, and sorting out,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m will help to show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patriotism in Uyghur proverbs in the new era and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文章引用:张乐. 试论维吾尔谚语中的爱国主义情怀[J]. 现代语言学, 2021, 9(4): 1018-102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4137

1. 引言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 [1] 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 可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的强大精神动力。

2. 维吾尔谚语中爱国主义情怀的文化根植

谚语是人民大众宝贵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经过时间的洗礼历久弥新,在人民交往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维吾尔谚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结构简练、语感生动、风格通俗的形式,记录了维吾尔族人民爱国爱疆、热爱家乡、以民为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谚语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毛泽东认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 [4]。所以说,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维吾尔谚语中对国家一词的使用大多为wɛtɛn、ɛl、jurt。ɛl一词本身就包含着国家、家乡、人民三重含义,它的双部词ɛl-jurt也含有国家、家乡双重含义。在《突厥语大辞典》所记录的时代里对于国家概念的理解多为ɛl,而当前我们对于国家、祖国的理解多是wɛtɛn,对故乡、家乡的概念为jurt,他们三者的含义有所不同。ɛl一词的含义比较广泛,但是更加侧重于民众、人民的理解,而wɛtɛn则更加侧重于指现代类型的国家,是指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而jurt则更偏向家乡、故土、故园这一层的含义,这三者含义的不同是由于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所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国家一词的定义随之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无论处于什么历史时期,对于热爱祖国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故我们从国家、家乡、人民三个层面来分析维吾尔谚语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2.1. 维吾尔谚语反映出的爱国情怀

谚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民生活百科全书,全面而深刻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爱国情怀简单来说就是对祖国的热爱,这在维吾尔谚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例如:

(1) wɛtɛinigɛ meɦri joq oʁla bulalmas, dyʃmɛnɡɛ qɛɦri joq palwan bulalmas.

不热爱祖国的不是好男儿,不英勇抗敌的不是英雄汉。

(2) jurt søjɛr ɛr rawus boldu.

爱祖国的大丈夫能顶天立地。

(3) jurt aman, χlqiŋ aman.

国家安宁,人民平安。

(4) ɛldin ajrildiŋb kytʃtin ajrildiŋ.

失去祖国就是失去力量。

(5) wɛtɛnsizniŋ gøri tar.

失去祖国的人,坟墓也是狭窄的。

(6) wɛtɛnsiz adɛm ɦajati matɛm.

没有祖国的人在哭丧中生活。

(7) wɛtɛsiz kiʃi—naχxisiz bulbul.

没有祖国的人好比不会唱的百灵鸟。

(8) jurtuŋdin ajrilrʁitʃɛ, dʒandin ajril.

放弃祖国不如放弃生命。

(9) joldin azsaŋmu ɛl—jurttin azma.

道路可以迷失,祖国不可背弃。

(10) dɛrɛχ jiltizi bilɛn, adɛm øz eli bilɛn.

树靠树根,人靠祖国。

(11) wɛtɛn qudrɛt tapsa, dʒan teniŋ raɦɛt tapar.

如果祖国强大,你会感到安宁。

(12) wɛtɛn tintʃ, san tintʃ.

只有祖国安宁,你才会安宁。

(13) wɛtɛngɛ kɛls palakɛt, sŋa kelɛl ɦlakɛt.

祖国遇到灾难,你也不得安宁。

谚语(1) (2)鲜明体现了热爱祖国是男儿的必备品质,谚语(4) (5) (6)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祖国对人民的重要性。谚语(7) (8)生动反映了没有祖国的人生活不会幸福,谚语(9) (10) (11)则说明祖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弃,是人民的“根系所在”。谚语(12) (13) (14)明确指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与人民休戚相关,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上述谚语反应出人民要热爱祖国,祖国是人民的“根”,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安宁,失去祖国就意味着失去了力量、失去了安定的生活,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一直以来都根植在人民心中,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1]。

2.2. 维吾尔谚语反映出的爱家乡情怀

家乡是一个人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狭义来讲家乡是每个人小时候生长的地方,从地域角度上来说国家就是由每个人的家乡组成的“大集合”,离开祖国后,祖国即为家乡。因此爱家乡有时就成为一个人最简单最直接表达对祖国热爱的方式,这在维吾尔谚语中也能觅其踪影,例如:

(1) ɛl søjɡɛn ɛr-mewsiz qaχtʃal dɛrɛχ.

不爱家乡的人好比不结果的树。

(2) ana jurtuŋ aman bolsa, rɛŋɡi roɦiŋ saman bolmas.

若故乡平安,脸色不苍白。

(3) jurtni awat qil, bɛχtiŋni nawat qil.

家乡繁荣,生活就幸福甜蜜。

(4) tuʁulʁan jɛrniŋ eʃi altun, syji ʃɛrbɛt.

家乡的饭贵如金,家乡水甜如蜜。

(5) øz eliŋniŋ nenini jɛ, ketʃɛ kyndyr ʁemini jɛ.

吃故乡的饭,操故乡的心。

(6) kiʃiniŋ jurtida sultan bolʁitʃɛ, øz jurtuŋda ultan bol.

与其在他乡做皇帝,不如在家乡当乞丐。

(7) qɛdinastin ajrilmasɛt bolsimu, qɛdim dʒajdin ajrilma tʃɛt bolsimu.

老友虽丑莫分手,故土虽遥莫远离。

谚语(1)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了热爱家乡是一个人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谚语(2) (3)形象反映出了家乡平安繁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谚语(4)将家乡的饭和水比作“金”和“蜜”,阐释了家乡的美好。谚语(5)明确指出维吾尔人民要时刻为家乡着想,以家乡为本。谚语(6)则表明在哪儿都不如在家乡好,谚语(7)类汉民族谚语中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上述谚语表明维吾尔族人民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热爱故乡,并且告诫人们要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家乡的发展始终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人民自古以来都“心系故土、情系家乡”。

2.3. 维吾尔谚语反映出的爱民情怀

人民是国家的细胞,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努力奋斗。从古至今,我们都可以看出热爱人民与热爱祖国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维吾尔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一向重视人民,爱民思想在维吾尔谚语中也得以映射。例如:

(1) ataŋniŋ balisi bolʁutʃɛ, ɛlniŋ balisi bol.

与其当父亲的儿子,不如当人民的儿子。

(2) ɛlniŋ ɦimmiti dɛrja.

人民的盛情如江河。

(3) ɛl amanliq tilɛr, dyʃmɛn jamanliq tilɛr.

民众祈求平安,敌人盼望毁灭。

(4) ɛl tenitʃ mɛn tenitʃ.

民众平安,我也平安。

(5) inaq ɛldɛ apa joq, inaqsiz ɛldɛ wapa joq.

人民和睦无苦难,人民不和无亲情。

(6) ɛl itʃi altun bøʃyk.

人民的怀抱是黄金的摇篮。

(7) ɛlɡɛ qoʃulsaŋ ɛr bolisan ɛldin ajrilsaŋ jɛr bolisɛn.

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你会成为好汉;从人民中分离出去,你就会完蛋。

(8) ɛl bar jɛrdɛ ɛr bar.

有人民的地方就有好汉。

(9) ɛl bilɛn ølym-bɛdʒajiki toj.

与民众同死,就如办喜事。

(10) ɛl qajan, sɛn ʃujan.

人民站在哪边,你也站在那边。

(11) ɛlɡɛ jaqqan χar ɛmɛs.

被众人喜欢的不受凌辱。

(12) ɛl basmiʁan jɛrdɛ køp jyrmɛ.

别去人民未到过的地方溜达。

(13) ɛlniŋ ʁemi ɛldɛ.

男儿之忧在人民。

谚语(1)略带幽默地道出人民甚至比父亲还要重要,体现出人民的重要性。谚语(2)直接了当地表明人民的恩情如江河。谚语(3)至(6)透射出人民与国家始终休戚与共,谚语(7)至(12)揭示了只有和人民站在一起,团结人民、深入群众,才能有所成就。谚语(13)反映出应该要为民着想。

上述谚语一方面体现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另一方面说明出我们要团结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也可以看出英雄来自人民,要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这和当下我们党和国家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出一辙,就是把人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一词,字里行间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可见,“爱人民”与“爱祖国”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 结语

维吾尔人民爱国情怀的形成,取决于维吾尔族的历史经历、生活实践、文化背景及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千百年来,维吾尔族人民不畏艰险,用勤劳、勇敢、智慧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热依汗·卡德尔认为“流散的文化,必须得到整理;睿智的思想,必须得到传播;民族文化的精义,必须得到固化,并借助语言文字保存和流传下去” [5]。笔者希冀在挖掘维吾尔民间谚语的过程中,能唤起维吾尔族优秀思想文化的历史记忆,发掘维吾尔谚语中的爱国情怀,这也有利于文化润疆工程的落实和贯彻,有利于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从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本文中出现的维吾尔语示例均为其国际音标转写形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2019-11-12.
[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017-10-18.
[3] 华锦木, 刘宏宇. 维吾尔语谚语与文化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4] 王德怀, 谭婧霞. 从维吾尔民间谚语看维吾尔人民的和谐思想观[J]. 民族文学研究, 2008(3): 53-57.
[5] 俞茂林, 陈鼎元. 浅析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点[J]. 北京社会科学, 1995(2): 144-14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