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日益成熟,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护士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中间力量,其施教水平的高低对教育效果而言至关重要;而实习护生作为临床护士的后备军,其健康教育能力的水平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护理实习生150名,年龄18~24岁。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第二部分为对健康教育的了解及学习需求。第三部分为对自身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参考仝慧娟设计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自评量表,完成健康教育能力评价。该量表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评估能力、计划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采用Likert 5级评分,总分为36~180分。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率为100%。
3. 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开展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能力自评的差异,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习护生基本资料
共调查实习护生150人,其基本资料情况如表1所示。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nursing interns [n (%)]
表1. 实习护生基本资料[n (%)]
由表1可知,在实习护生基本资料中女性占94%、男性占6%,多为本科学历占84.67%;年龄多集中在21~23岁,其中大部分研究对象实习过的科室最多的为外科。
4.2.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培训情况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培训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实习护生在校内接受过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学习的人有87.33%,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性质为必修课的有44%、选修课的有35.33%,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的为20.67%。实习时接受过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的有56.67%,其中本科室学习占89.41%,本院内学习占57.65%,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理论方面、沟通方面、操作能力方面、心理知识方面等。

Table 2. Training in health education for trainee health care students [n (%)]
表2.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培训情况[n (%)]
4.3.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情况
自评量表原始得分和标准分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original score and standard score of the self-assessment scale (points,
)
表3. 自评量表原始得分和标准分(分,
)
由表3可知,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自评标准分中得分最高的是计划能力,得分最低的是评价能力。
4.4. 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比较
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比较如表4所示。

Table 4. Comparison of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scores for nursi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genders,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points,
)
表4. 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比较(分,
)
表4结果显示:男性健康教育能力自评标准分为72.53 ± 4.87,女性自评标准分为70.64 ± 9.01。年龄水平自评标准分较为接近,无较大差异。学历层次方面,专升本同学自评标准分为74.61 ± 5.70高于本科同学自评标准分71.72 ± 9.12。
4.5. 影响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自评分的因素
影响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自评分的因素如表5所示。

Table 5.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self-assessment scores affec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of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n = 150)
表5. 影响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自评评分的多因素分析(n = 150)
由表5结果显示,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实习培训、实习护生对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知是影响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因素(P < 0.05)。
4.6. 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
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自我评价如表6所示。

Table 6. Self-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by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n = 150)
表6. 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自我评价(n = 150)
由表6显示,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自我评价非常好的人占2.67%,评价好的人占30%,评价一般的人占66%,评价差的人占0.67%,评价非常差的人占0.67%。X2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7. 实习护生对有无必要实施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
实习护生对有无必要实施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如表7所示。

Table 7.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health education among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n = 150)
表7. 实习护生对有无必要开展健康教育的认知(n = 150)
由表7显示,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有99.33%,说明绝大多数实习护生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认可的。
4.8. 实习护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认知情况
实习护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认知如表8所示。

Table 8.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n = 150)
表8. 实习护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的认知(n = 150)
由表8显示,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时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非常重视的有22%,重视的有55.33%,认为一般的有22.67%。大部分实习护生都重视在临床实习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其对健康教育开展有着良好的认知。
4.9. 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需求
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需求如表9所示。

Table 9. The need for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learning for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n = 150)
表9. 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需求(n = 150)
由表9所示,实习护生有健康教育知识学习需求的有93.33%,说明绝大多数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还有所欠缺,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学习需求大。
4.10. 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
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情况如表10所示。

Table 10.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n = 150)
表10. 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n = 150)
由表10显示,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其中专科疾病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55.33%)、缺乏沟通技巧(44.33%)、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相关课程(44.67%)、医院岗前培训(46.67%)、患者依从性差(53.33%)。认为患者接受能力差(56%)选择同意者最多;带教老师因素(45.33%)选择一般者较多。
5. 讨论
5.1.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更准确的理解量表得分的意义,落实量表得分的等值化,所以本研究将原始分时转换为标准分开展分析。通过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自评量表可知,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总能力评分原始分为127.35 ± 15.87,转换为标准分为70.75 ± 8.82,其中评价能力得分较低,计划能力得分较高,两者之间得分情况差异大,说明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实习护生自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得分不高,量表中评价能力标准分为69.4 ± 10.31,这可能与实习护生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对评价教育效果的方法不明确,这与张艺琼、郑蕴心 [1] [2] 等人研究一致,认为在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内容、对策、技巧和程度方面的认识水平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提升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方面,我们应更加注重实习护生在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上的学习,可采用情景模拟法或角色扮演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加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实习时是否有过培训、自身对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影响着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5.2.1. 学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历会影响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专升本自评标准分为74.61 ± 5.70高于本科自评标准分71.72 ± 9.12。专升本的同学在健康教育自评量表中得分高于本科同学,这或许和专升本同学之前已有过医院实习经历有关,专升本同学与本科同学相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所以他们实践性知识积累得多,再加上本科同学初接触实习,比较注重临床技能操作,因此在健康教育自评分上专升本同学高于本科同学,所以院校及医院应更加注重本科同学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如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学习的强化,增强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培训,实习时医院可制订完备标准的健康教育相关形式和评价方法,以此模式和评价方法来加强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及提高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
5.2.2. 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
本研究显示,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会影响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P值为0.044 < 0.05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仝慧娟、刘金凤 [3] [4] 等人的研究一致,所以学校应积极设立健康教育课程,将其课程性质设置为必修课,因为目前各院校学生更加重视必修课,同时还应设立心理学、人际沟通学等课程,在提高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基础上也提升其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提供学习途径,以提高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5.2.3. 实习培训
调查显示实习时实习护生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或培训会影响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P值为0.047 < 0.05,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姜娅 [5] 和李新辉 [6] 的研究结果显示:实时对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如理念、内容、方法等知识;对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所以各院校及医院科室应适时对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以增强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5.2.4. 自身对健康教育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99.33%的实习护生认为是否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的认知会影响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P值为0.001 < 0.05,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所以院校及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可开展健康教育相关活动以提高其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性。
5.3.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5.3.1. 实习护生自身因素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水平高低与专科疾病及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缺乏沟通技巧有关,这与徐丽丽 [7]、麦桂英 [8] 等人的研究一致。因此在提高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习护生的专业知识及沟通技巧的培养。
5.3.2. 院校及医院因素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与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医院岗前培训、带教老师因素有关,如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较少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宣教,以至于实习护生也缺少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的机会。这与王贞 [9]、沈成慧 [10] 等人的研究一致,因此在院校方面学校应开展健康教育相关课程,而医院方面则应对实习护生开展岗前培训,每轮转一个科室则为其培训该科室的健康教育知识,其次医院也更应重视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教育,多为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锻炼机会。
5.3.3. 患者因素
56%的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与患者对护生缺乏信任、依从性差、患者个人文化素养差异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关。这与杨秀娥 [11] 等人的研究一致,实习护生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先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如文化水平不高的患者,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减少使用过多的医学专有名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可进行更深层次的健康教育宣教。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医院应指导实习护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宣教对象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6. 总结
实习护生基本具有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但健康教育能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历、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实习培训经历、自身对健康教育认知情况影响着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所以院校及医院仍需进一步加强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的意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12]。而疾病及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实习护生缺乏沟通技巧、学校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患者依从性及接受能力、带教老师因素是影响实习护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成效的相关因素。研究显示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需求高,所以学校及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及培训,不断完善提高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水平。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