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Student Read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ping and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摘要: 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新时代青少年立德树人工作的政治任务,因此,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教学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统编思政课教材融合上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体制机制上要建立学校领导、教研室和各门课程教师的三方有效协同,在课程融合上要把学习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在教学途径上要把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Abstract: Actively promoting the Xi Jinp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 enter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es and students’ minds is the political task for teenagers in the new era to cultivate morality and talents. Therefore,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teaching of Student read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p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Student read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ping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mpiled by senior high school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unity of the whole and part,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unity of dominant and recessive. In terms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effective coordination among school leade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 and teachers of various courses. In terms of teaching approaches, classroom teaching, campus activ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 should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文章引用:陈军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9): 2435-243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9338

1. 引言

2021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版)教学是新时代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推进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统编思政课教材融合上要坚持正确的原则,通过正确有效的路径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的入耳、入脑、入心,促进高中阶段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不断提升。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思政课有机融合的原则

2.1. 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其思想内涵非常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有效发挥整体效能大于部分效能。因此,要高度重视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也要注意把握其具体的内容和要求。然而,高中阶段统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各不相同,也只有把每一部分理解好、学好、用好,也才能不偏失整体的目标;四门思政课又存在有机联系,密切相关。因此,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统编思政课教材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结合,同时,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的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部分内容有机融合。

2.2.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刻统一中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是专门面向学生的凝练总结和系统表达。在教学中要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的理论分析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从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入耳、入脑、入心,要遵循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要注重发挥理论宣传普及的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实践启发的有效作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并在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理解理论,深化认知。教师可采用反转课堂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

2.3.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3]。”因此,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发挥出思政课堂的应有作用,并且在思想政治课中突破、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深入理解新思想的基础之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深入解释,从而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是我们进行思政课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各种教学活动要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营造出良好的理论氛围,以求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现代媒体手段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成为重要的促进角色,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高中思政课统编教材的 教学有机融合的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体现出的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是高中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源泉。思政课应将最新的思想理论融入思政课堂中,才能使思政课在学生中产生强大的价值力量,才能引导广大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

3.1. 在体制机制上要建立学校领导、教研室和各门课程教师的三方有效协同

一是学校要加强领导。党委对于思政课改革肩负有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监督责任,要做好关于思政课的教学和改革的顶层设计,保证思政改革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 [4]。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1) 定期召开思政课研讨交流会。思政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定期召开思政讨论会,从而更加全面把握社会动态、教学动态、学生动态等情况,适时、适度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更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2) 制定监督责任清单。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学校党委的主体责任是否到位、是否落实,最终将取决于高校领导决策层的重视程度和监督程度。(3) 统筹改革思政课教学和之间的关系。不仅要使高中统编政治教材的讲授课程成为价值引领课程,而且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作用,使得该教材成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优秀教材,为此应统筹课程资源、教师队伍,打造具有思想性、专业性、通识性的思政课程体系。要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之上,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内容,实现“三个统一”。同时要坚持“三个贴近”,做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发挥主导和实施的作用。教师是显性思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对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一个角色,因此要格外重视对于教师的培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优秀的理论思想体系,具有科学性和极强的逻辑性,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思政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以切实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将培训的理论同自己的实际教学相联系,从而做到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体系讲好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

3.2. 在课程融合上要把学习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有机结合

一是在学习目标设置上,做到统一目标,体现思政育人的理念,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高中统编政治教材为依托,讲好、学好、用好这一最新的理论成果,立德树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一体化设计学习目标、内在逻辑,总体设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较好实现了不同学段间的有机衔接。读本与统编思政课教材相互补充,能够构建起更为坚实的新时代铸魂育人教材体系。二是在内容安排上,要相互交叉进行,不能有失偏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版)侧重于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理论发展,整体性、逻辑性更强;高中统编政治教材则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专题性方式呈现。该读本的使用强化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理念,更加突出教育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因此在将五本教材的内容统一备课、统一设计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实效。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在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版)的使用上,要突破过去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方式方法,借助新教材来创新教学方法,要注重启发和创新,在观看和学习最新的时政热点的基础之上,采用研讨法、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多元化的方法,引导高中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高中统编政治教材的使用上,也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版)将全面投入使用的背景之下,改变过去那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以教材为中心到以“教材+”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到走到课堂之外,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提高学习效率和领悟能力。

3.3. 在教学途径上要把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一是加强第一课堂的教学。课堂教学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紧抓第一课堂,优化创新主渠道教学,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5]。该课程和学生读本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总结和提炼出来,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呈现;要“进课堂”,加强对该教材的学习,帮助高中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并且与现行高中思政课有机融合;要“进头脑”,形成高中学生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二是加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第二课堂,有效开展课外活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现行高中思政课的内容“进团支部、进学生社团”。要与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和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使“第二课堂”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团支部建设与学校社团活动开展在发挥作用上又具备不同的特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前者应服从上级团支部的领导,要有组织地开展专题学习活动,认真组织研读重要文献和书记,积极开展读书会等活动。同时班级支部负责人自身要理解、吃透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党中央下发各种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政策。后者社团活动要努力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应有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和当下时代主题相契合的活动,从而打造出师生喜闻乐见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加强第三课堂,即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设。要拓宽第三课堂,积极组织社会实践。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推动理论的不断创新,要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依托校外多样化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和鼓励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来服务社会,加深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从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高中思政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参观游览红色革命教育圣地,以及改革开放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从中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的科学性和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 6(7): 50-51.
[2] 佘双好. 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价值指导: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道理的论述[J]. 青年探索, 2018(6): 48-57.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4] 李江. 领航课程思政: 党委主体责任的逻辑与行动[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 18-20.
[5] 李玲, 刘锐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6):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