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医药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承担着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对相关医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今,在全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医保收支增速等因素的影响下,医药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财务绩效是指企业战略及其实施和实施是否对最终的经营绩效有贡献。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财务绩效在成本的管控、资产的运用、资金的由来以及配置方面能够清晰且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根据其反映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本篇文章在EDA-BBC的模型基础上,对医药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这对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企业的财务绩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于莉萍和尤树琴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具有代表性财务指标,对其研究主体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 [1]。朱和平和郭佳佳由于因子分析只能评价企业单一时点的横截面数据,为了分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性财务发展,在TOPSIS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改进的因子分析模型。该新模型可以同时对企业不同时点的财务绩效进行跨年度动态综合分析,为他人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绩效提供了新思路 [2]。张洁和赵娟在财务能力的基础上选取了19项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绩效评价模型,以此来对上市生物制药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进行评判 [3]。赵晶、陈军在对种植业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先对各财务指标用熵值法进行权重确定,对样本公司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使用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公司之间进行聚族集合,对这些种植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相似部分的主体进行分析,并探索出存在差异的原因,便此构建了我国种植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型 [4]。汪静和盛均全在对现代农业财务绩效的分析过程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投入要素之间、产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对指标进行降维,确定公因子,运用DEA-BBC模型对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评价,从而对其进行财务绩效分析 [5]。杨萍在对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案例研究时发现,运用传统的EVA财务评价体系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会导致管理者投资减少、股权资本难以确定等问题。因此,她将企业的权益成本融合进了财务指标,构建新的EVA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再将仁和药业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6]。
3. 评价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线性规划模型,是一种评价多指标投入和多产出效率的研究方法。在考虑多种资源的运用和多种产出的发生的基础上,比较这些单位之间的服务效率,故在对多产出-多投入的效率分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数据包络分析不需要计算每项服务单位的成本,它不是简单地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也不需要对任何权重提出假设,而是在排除来主观因素的前提下,对决策单元投入和产出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求得最有权重,使得结果更加客观。DEA将决策单元的效率进行排队,并且能够指出单元无效的原因,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分析和决策的方向。本文采用BCC模型进行财务效率分析,BCC模型假设DMU处于变动规模报酬情形下,用来衡量纯技术和规模效率。
模型如下:
模型中:表示被评价单元的个数;m为投入指标的个数,q为产出指标的个数;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个投入指标;表示第j个单元的第r个产出目标;的取值为[0, 1],且=1时表示DEA有效,否则为非DEA有效。
4. 实证研究
(一)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从网易财经中选取了主要从事医药产品制造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上市公司,由于DEA模型不支持负值和无效的数据,最终选取40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将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以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和总资产周转天数等营运能力评价指标作为投入要素,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为产出单元,以此来分析上市医药企业财务效率。
(二) 财务效率分析
将样本数据带入DEAP2.1软件中,运用BCC模型得出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效率,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Analysis of financial efficiency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2019
表1. 2019年医药行业财务效率分析表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2019年40家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综合效率为0.892,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877,规模效率达到了0.939。表明从整体上看,医药上市公司在财务资源的配置相对较好。其中,有一半的医药公司财务效率是1,为DEA强有效,表明这20家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企业规模和技术层次均获得了理想的产出,财务管理有效。剩下的上市公司均为非DEA有效。
1. 综合效率分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40家上市医药公司中爱尔眼科综合效率最低为0.325,说明有0.675的财务投入要素没有形成有效的利润产出。存在较严重的资金浪费。说明爱尔眼科的综合技术水平较低,企业财务绩效较差。非DEA有效的20家企业综合效率大多集中在0.4~0.6附近,说明这些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不强,资金配置和运营能力有待加强。
2. 非DEA有效主体中,乐普医疗、启迪药业和九州药业这四家公司的纯技术效率为1,说明这些企业的技术利用、要素投入和财务资源的配置上合理且有效。但是这些企业的综合效率却未达到强有效的水平,说明它们的主要原因出在企业规模效率方面,因此这些公司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规模效益。在所有的医药企业在,爱尔眼科的纯技术效率最低为0.393。并且其他医药上市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多在0.5左右徘徊。说明我国医药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一,差距较大。
3. 20家医药企业的规模效率为1,说明企业在适当的财务规模下,有着理想的产出。非DEA有效的企业中,除了启迪药业和恒瑞医药,其他企业规模效率均保持在0.8以上,说明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较低大多是技术无效造成的。
4.规模收益分析。非DEA有效的医药企业中有9家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说明这些公司的净收益的增长超过了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可以适当投入相应的生产要素,提高财务绩效,使企业的规模效率更有效。国药、白云山、乐普和启迪药业在内的11企业,规模收益呈现递减状态,说明近期企业的投入较大,但未获得相应的产出,因此这些公司应该减少投入规模。
从表2可以看出,以上上市医药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过剩,说明企业到期偿还债务和资产运转方面仍存在问题。同时可以看出,这些医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方面不足情况严重,平均值分别为22.108和110.485,说明这些公司自由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不强,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企业需要在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Table 2. Product shortage and input redundancy of non DEA effective companies
表2. 非DEA有效公司的产品不足和投入冗余情况
5.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觉我国上市医药企业财务绩效情况良好,效率均在0.8以上。但是行业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数量较多、市场规模小但是企业集中度不够,药品供应链之间信息交流不全、资金周转不流畅。药品从原料采购、药品生产、入库保管到药品领用以及后续的出售环节,药品的供应管理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应当建立自给自足供给模式,形成闭环产业链。大力发展药品原料的生产,减缓药原材料急缺问题,促使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药品生产产量。
2. 通过立体化考量,对药业成本的控制体系实现整体规划。药品价格的下调和上游原料价格的上涨双向挤压制药企业的利润率,致使很多企业不愿生产,因合理控制成本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医药行业应完善药品流通体系,提高企业间的运营效率,避免“各自为政”,降低药品采购成本,防止药品价格虚高,从而有效配置药品资源。
3.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医药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较差,加上医药产品的库存周转长,使得企业财务资源利用效率“雪上加霜”。因此企业应当重视资产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利用好企业现有资产存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及定额标准,合理控制财务资金的使用。
4. 强化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快医药原创科研速度,重视专利保护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企业药品的研发创新,不仅需要政策、资本、人才、土地等支撑要素,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医药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加快药品审批,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及时性,避免研发资源浪费,提高行业集中度,这也是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基金项目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65M20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