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新疆是中外闻名的瓜果之乡,也是世界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造就了新疆林果产品特有的优良品质,奠定了新疆建设优质林果基地的良好基础 [1]。“十三五”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形成“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2];特色林果业在兵团农业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流通体系逐渐完善。核果类果树是特色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将迎来大发展。为统筹“十四五”规划,分析研判当前林果业生产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开展了兵团桃、杏、樱桃、西梅等特色核果类果树发展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 兵团特色核果类果树产业现状
2.1. 核果类果树发展现状
据调查,2020年新疆兵团特色核果类果树主要以樱桃、杏、桃、西梅、杏李等为主,总规模在20万亩以上 [3],南北疆均有分布。其中北疆沿天山北坡一带、伊犁河谷形成了以桃、杏、樱桃、西梅、杏李等特色核果类果树的新型产区,如四师61团、六师101团、八师143团的桃;四师61团的杏;六师土墩子农场、八师134团、九师163团的樱桃;四师61、62团的西梅等;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一带是林果业发展的优势产区,该区域是兵团特色林果(樱桃、西梅、杏李等)产区,如一师8团、9团、三师41团、44团的甜樱桃;三师东方农场、莎车农场的西梅;一师9团、三师51团的杏李等名优特品种。核果类果树产业在南北疆兵团区域发展较快,范围较广。
2.2. 核果类果树产业定位明确
兵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提升农地质量为根本途径,推广水肥一体化、盐碱地治理、化学污染治理等现代农业技术,努力把南疆地区建设成兵团优质棉、特色林果和牛羊养殖主产区。同时在林果业结构调整中提出要做强林果产业。持续推进干鲜果品向优势主产区集中。优化果树品种结构,稳定干果生产,大力发展鲜果,推进葡萄、樱桃、西梅等替代进口果品的优质鲜果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和设施林果。
2.3. 核果类果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林果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南疆鲜果产业在迅速发展,兵团林果业“北强南弱”的现象在逐步改善。特色核果类果树在南北疆发展迅速,产量效益明显。统计显示,2020年兵团桃产量11.08万吨,增长72.89%;杏产量7.51万吨,增长91.88%;樱桃产量0.04万吨,增长98.2%。核果类果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已经到了实施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建设,集成各项高效生产技术,提高果品质量效益阶段。
3. 存在的问题
3.1. 核果类果树产业优势显现度不高
林果业是兵团的特色产业,也是兵团农业的弱项。近年来受频发的极端天气及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影响,兵团的名优果如香梨、红枣等品质下降严重,优级果品占比较少。另外,但受产品供求关系、市场波动、资源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兵团林果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以桃、杏、樱桃、西梅等为主要品种的核果类果树由于产业规模小,较分散,更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2. 产业布局区域性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兵团林果产业布局区域性不平衡,北疆有120个团场、南疆分布有58个团场。兵团林果业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主要以葡萄为主,南疆主要以红枣、苹果、香梨为主。不同种类林果产品产能和生产区域不平衡。特别是核果类果树的杏、桃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的四师和北疆八师,而南疆和东疆地区主要以西梅、杏李、核桃为主,不同区域特色林果布局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不足,产业区域布局均衡发展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3.3. 产业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从事林果业管理的技术力量与当前师市林果业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师、团各级从事林果业管理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团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大多为大农业管理技术人员兼管林果业,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导致推进果树提质增效后劲不足,林果业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3.4. 果品市场化程度低,品牌建设匮乏
林果营销体系不健全,对外市场开拓不够。果品销售较多还是“各自为营”,市场信息不对称,无序竞争,没有形成营销体系,品牌影响。林果合作社作用发挥不明显,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社员文化素质不高,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管理上服务不到位,不能有效吸纳职工群众。
4. 对策建议
4.1. 扩大特色林果种植规模
优化天山北坡特色林果的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小宗果品桃、樱桃、杏等,进一步扩大北疆沿天山北坡一带桃、蟠桃的种植规模,如六师101团、土墩子农场、八师143团。持续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及标准园建设,提升规模效益及品牌效益;依托天山北坡一带沿线城市消费群体,加快观光旅游、果蔬采摘等体验、休闲农业产业规模,扩大发展草莓、桃种植,如七师129团、八师136团、146团的日光温室草莓。进一步提升六师土墩子农场、八师134团设施大棚樱桃种植技术,扩大规模。
4.2. 加大标准化果园建设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建园配套技术。加强果园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机与农艺想配套,突出效果。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标准化示范园,完善配设施及技术,在现有以红枣、核桃、苹果、香梨等为主的产业基地中积极发展李(杏)、樱桃、西梅等特色优势鲜果品种林果基地,建成“两品一标”特色核果类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上,鲜果类优质果率稳定在80%以上。推进果树水肥一体化和简约化栽培高效生产管理。建设高标准精品果园5万亩以上,每个优势产区师(团)建立0.5~1万亩的标准精品果园,实现增产增收。探索研究提高林果业产量和品质的科学方法及配套技术,努力促其推广应用。
4.3. 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服务常态化机制
尽快充实师团农业技术发展服务中心和连队技术人员,完善技术服务队伍;在聘请专家集中讲课、现场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示范园统一组织果农现场观摩学习,增强培训效果。积极发挥兵团“两校一院”的技术示范作用,不断加强同内地高校及专业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在果树生产的关键环节或特殊时期开展技术服务或技术咨询,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生产管理水平。
4.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品牌意识
通过“冬季大培训”召开现场会、技术培训等方式积极宣传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先进典型为引领,突出宣传品牌强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质量导向意识,引导职工群众由注重产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加强龙头企业品牌培育工作,提升品牌影响力,鼓励林果生产经营主体积极申报认证“三品一标”,鼓励林果合作社创建名优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4.5. 加快开展北疆师市林果业保险试点工作
针对北疆林果业抗风险能力差、投入高、见效慢等问题,以杏、桃等树种为重点,积极开展林果业保险试点,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对接,探索制定林果业保险理赔标准,最大限度分散职工群众林果业生产的风险,增强职工群众发展林果业的信心。
5. 展望
林果业是兵团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如何将特色表现出来,将优势发挥好并能体现出高质量发展是兵团林果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作为规模相对较小的核果类果树更应该明确发展定位,做优生产种植环节,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加强营销及加工环节的介入,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借助核果类果树产业发展探索并努力实现兵团特色果树产业新发展,为兵团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