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否定”一词,在《柯林斯英语字典》中被定义为:The negation of something is its complete opposite or something which destroys it or makes it lose its effect (反面;对立物;否定)。在《新华字典》中否定被定义为:“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表示否定的,反面的。”否定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否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或书面文章中常有涉及,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有关英语中否定研究用法和探索已经是硕果累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否定用法的汉译与理解、否定结构、否定词及特殊否定这几个方面。
笔者认为,英语否定是一种标记性语法,而英语肯定是一种非标记性语言。研究英语否定,旨在区别于英语肯定的语法功能,注重英语否定势和标记性语法研究。英语否定一般涵盖研究英语否定词、英语否定句型分析以及英语否定句子的翻译三个方面。英语否定词基于研究否定词缀以及词汇提取的功能机制研究。英语否定句型分析在于研究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否定结构、否定范围、一般否定、特指否定等等。否定句子翻译在于研究英汉对比、二语习得、神经语言学、双重否定句、含蓄否定等结构。本文将整理近40以来(1978~2020),采用CiteSpace和CNKI科学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发表于1978至2020年间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相关的315篇文献作为数据源,绘制1978年以来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并且通过对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的年度发展走势、发文研究者分析、发文研究机构分析情况分析的趋势进行较为详尽的探析,较为全面梳理近40年以来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方向,旨在为我国英语否定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2.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笔者采用高级检索的方法,以“英语否定”为主题词,文章涉及英语否定词汇、英语否定句型分析、英语否定句子翻译英语否定研究意义的文献。例如:从研究英语否定词的意义(否定词缀、词汇提取)、英语否定句型的分析(特指否定、一般否定、否定结构、否定转移等)以及英语否定句子的翻译(英汉对比、双重否定句、含蓄否定等)作为数据源,绘制1978年以来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时间跨度为1978~2020年,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数据包括中文篇名、作者、单位、摘要、年份等信息。同时,在检索结果中剔除硕士博士论文、会议征文、会议通知等非研究性文献,并进行数据除重,最终共获得有效文献315篇。
(二) 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主要借助的分析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该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文献期刊和作者之间的被共引关系,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命中文献进行不同层面的统计分析。一方面,发文研究者分析、发文机构分析层面,利用CiteSpace对《国内英语否定》载文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运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年度发展走势以及资金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 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一) 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的年度发展走势
将1978~2020年有关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的文献情况绘制折线图,如图1所示。

Figure 1. Polygram of reference time distribution
图1. 文献分布折线
图1中,折线变化代表发文量变化,说明自1978年以来,国内英语否定研究整体的变化趋势,发文量从最初1篇左右,逐步上升到19篇左右。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国内英语否定研究中,论文数量保持着一种曲折上升和极具下降的状态。由此根据曲折上升和极具下降的状态,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的年度发展走势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9),第二阶段(1990~2009),第三阶段(2010~2020)。
第一阶段(1978~1989)增长缓慢,这12年发文量总计10篇,年均发文1篇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涉及英语否定词的研究。由于1966年~1976年,中国外语教学遭到了空前破坏。“在1978年之后,陈文伯所著的论文《英汉否定表达法分析》阐释出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否定的方法颇有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对于理解英语和英汉互译都很有好处” [1]。这篇论文从否定词、否定词缀、否定形式和内容开创了国内否定研究。1978年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切实大力发展中小学外语教学。而经过数十年发展,国内英语教学环境日益完善,国内学者才把英语研究中心慢慢放在国内英语否定研究上。“1986年,何勇在外语教学期刊上发表的《句首含有否定词的句子倒装与否》,作者认为在英语否定句中,为了加强否定的语气,我们常把某些否定词及否定成分置于句首,使否定的内容具有突出的地位,直截了当地把否定的信息传达给读者或听者,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2]。
第二阶段(1990~2009)增长急速,这20年中发文量总计208篇,年均发文14篇左右。这一程度说明了英语否定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英语否定句、英语否定句翻译、英语否定句的结构、英语否定句的功能进行分析。尤其在2009年达到了顶峰。肖忠华、刘代容等30多名学者对英语否定的句型,做出了分析研究。“陈玮(2009)提出,否定在语法和语义分析中指一种变化或构式,表示对句子意义作部分或全部的反驳。其基本意义是否认,或者否认事物、性质、动作、关系、状态等观念的存在。通过研究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双重否定、明否定与暗否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研究英语否定的内在难点” [3]。
第三阶段(2010~2020)缓慢下降,这10年中发文量总计95篇,年均发文9篇左右。这是因为2009年后,由于国内英语否定研究相对成熟,学者正在把英语否定研究与法律、汉译、二语习得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得到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郑丽娜(2012)、常辉(2014)通过研究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分析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旨在通过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否定习得的问题” [4]。“陈国欢(2019)从目的论的视角下研究庭审英语中否定句的汉译,通过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否定转移、双重否定、含蓄否定这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否定句的汉译” [5]。
笔者发现,英语否定研究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旨在研究英语否定词,第二阶段旨在研究英语否定句型和英语否定结构,第三阶段旨在研究否定句式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为英语否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二) 发文研究者分析
运行CiteSpace对数据进行分析,节点类型“Author”,时间跨度设置为1978年~2000年,时间切片设为每1年,得到如图2所示的发文研究者分析网络图。

Figure 2. Network of researcher analysis
图2. 发文研究者分析网络
N = 312,E = 36,图中共出现312个节点,代表312位发文研究者。产生了36条连线,连线便是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网络密度为0.0007。网络密度较低,说明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不理想,合作的研究较为分散。
节点的大小代表该研究者的发文量的多少,发文量越多,节点就越大。节点大的研究者是发表2篇文章。节点小的研究者是发表了1篇文章基本上每个研究者发文量不超过2篇,说明这些学者对国内英语否定意义研究较为稀疏和分散。每一个学者都没有对英语否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笔者认为,是因为英语否定的研究的创新点越来越少,可供以后学者参考的创新点越俩越少,因此很少有学者针对单一的英语否定语法进行更加深入、多角度的研究。因此从合作网络看出,大部分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较多,而独立发表文章的学者较少,而这说明国内英语否定研究难度较大,需要研究者共同合作。在英语否定研究的第三阶段,该研究需要结合跨学科研究,因此需要不同领域的学者合作进行研究,才能发表出更具权威性、更具专业性的论文,为读者提供专业性的帮助。
(三) 发文研究机构分析
运行CiteSpace,节点类型“Institution”,时间跨度设为1978年~2000年,时间切片设为每1年,得到图3所示的发文研究机构网络图。
N = 224,E = 12,图中共出现了224个节点,代表224个发文研究机构在这个领域发表文章。研究机构之间产生了12条连线,表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密度为0.0005。网络密度较低,表明各个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为稀少和分散。
节点的大小代表该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发文量越多,节点就越大。图中发文量排名前八的机构分别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河南省安阳市高级技工学校、郧阳医学院专业外语教研室、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外语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由图3可知,英语否定研究以综合性大学外国语为主,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3篇)、这个发文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占据了领先的位置。1996年,孟广君(上海电力学院)首次代表学院研究英语中的“否定”的结构分析。从1996~2003年,该学院陆续有学者针对英语否定进行研究。但在2004年之后,该学院就停止英语否定的研究。从英语否定研究的发展脉络来看,英语否定研究能提供创新点越来越少,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
从合作网络方面可以看出,在学校之间的合作方面形成了几个零零散散的合作网络。尤其是黑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合作比较明显。并且它们在英语学术研究中有较为强的科研能力的学校,因此由他们形成对的合作网络在该领域的研究方面的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不太理想,这是以后再进行该领域的研究时所需要的注意的一个方面。由于,英语否定本身可以用来的创新点越来越少,各个研究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比如:郧阳医学院和十堰市艺术学校以及中国医药大学和浙江树人大学,从中能看出英语否定开始与医学英语及神经语言学相结合。为此,以后,国内英语否定研究领域能发表出更专业权威的文章,为该领域的未来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本文按照性质,将不同发文机构分为国内一流大学英语系、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和研究院四类,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一流大学发文比例最高,其次是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可见,英语否定研究领域,国内一流大学仍是主要阵地,同时还有职业学校、中小学和研究院的参与,使得研究主体更加多样化。表明英语否定领域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深度及广度正在逐步提升。

Table 1. Cartogram of research agency
表1. 发文机构统计
4. 研究结论
第一,我国针对国内英语否定研究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发文量来看,从1978~1990年每一年1篇左右论文。直到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提出的“十一五”规划,从而带动英语否定研究的发展。2010年~2020年,我国对英语否定研究趋于稳定发展的趋势,每一年该领域的论文达到9篇左右。
第二,从研究者来看,研究者对国内英语否定研究较为稀疏和分散。大部分研究者采取互相合作的方式,而独立发表文章的作者较少。
第三,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机构大部分都是以国内一流大学为主,国内职业学校、中小学比例较少。同时,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不太理想,仅仅形成了几个零零散散的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