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红色文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之中,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和物质资源。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红色文化产业是发挥红色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效益的重要力量。本研究拟深入探究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及路径,旨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产业的综合效益及内在价值,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2. 红色文化产业的概念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从建立到领导革命,再到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长期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红色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建立在红色文化概念的基础之上,就是以开发红色资源、挖掘红色精神 [1] 为基础,进而能够带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效益的红色文化产业形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就是要通过开发红色文化,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播主流价值观,最终形成红色文化产业与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协同进步,并在红色文化产业的宣传与创新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
3. 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3.1. 政治意义
第一,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的加快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导力的工作变得至关重要。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能够不断促进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使其在涵养传统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广泛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对话,推广我国的优秀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感召力和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2]。
第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文化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沉淀得以流传下来的党的先进文化,具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认知共识。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一方面能够让全社会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使得人们群众在学习红色党史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党获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在体悟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基础上,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维持政治稳定 [3];另一方面,能够让全体党员通过学习、理解、思考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党的先进政治文化品格和政治涵养,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宣传与创新红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也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得以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包含对红色文化的升华与凝练,而红色文化产业又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平台和载体 [4]。因此,通过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途径。
以广安为例,广安致力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一方面,使广安市民生活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良好的社会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居民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宏观环境,通过对城市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能够极大地提高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使游客在感知和体验中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而不只是空洞的说教,使红色文化的政治思想、精神内核深入人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5]。
3.2. 经济意义
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发展红色文化产业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同时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也将得到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一,红色文化蕴含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的精神动力。历史和实践证明,人们的思想素质越高,生产力也越高,生产力的发展也越迅速。广安的红色文化中包含“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及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红岩精神”等等都能够成为人们提高生产力的精神动力的源泉。
第二,红色文化产业本身具有持久的经济增长潜能。对于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型城市来说,区位和地形方面的优势必然不如一些东南沿海城市,经济贸易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而随着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红色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也相继实现产业化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竞争力大大增加 [6]。通过开发既有红色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构建文化、旅游、服务等综合一体的城市新发展模式,就可以将城市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充分利用起来,因地制宜,用最小化代价实现城市的高效发展,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析图1可以看出,广安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旅游业的增长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旅游业收入占广安市年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在逐年增长,在2018年旅游业收入占到了生产总值的32.2%,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广安市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广安实现经济增长的着重发力点。

Figure 1. GDP and tourism revenue of Guang’an City from 2010 to 2018
图1. 广安市2010~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与旅游业收入情况
3.3. 文化意义
红色文化产业以红色为底色,以文化为内核,体现了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同时也具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深远意义。
第一,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红色文化是对中国近代革命史与党史的历史传承,也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全面还原现代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或探索重要历史现象后的动因及规律,或求证重大事件于历史的影响等,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革的进程及其全貌 [7]。有关广安红色文化的产生、内涵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可以清晰地复原党史中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斗争历史,再现广安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广安红色文化中研究民俗风情、人文地理、历史人物和事件、文化遗存等,是开发广安红色文化产业的必要工程,更是中华地域文化研究的需要。
第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雄伟绵长的革命战场、沧桑古朴的革命遗址、昂扬向上的革命歌谣和诗词等等,能够强烈冲击人们的感官,继而唤起内心的激情、勇气、力量,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光辉历史又能够激发起人民一种强烈的荣誉感。这样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大众的审美教育,对于人们抒发情感、观察社会与自然、协调关系、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人格塑造方面有着积极的心理导向作用,具有与凝聚人心的美学力量。广安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中,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救亡的呐喊和组织义勇军勇赴抗战前线的斗争精神、解放战争期间的“红岩精神”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都给当时的广安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带来了信心和力量,也给之后的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让人们在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为之赞叹和充满接续奋斗的信心。
3.4. 社会意义
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最终指向就是社会意义。一方面,城市能够在更新中保护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大大改善。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城市居民的属地认同感和满意度极大增强。也就是说,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根本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中的人的发展,即其根本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中心。
分析图2可知 [8] (数据来自广安市政府官网,图表为笔者整理),当广安市整体经济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之后,城镇与农村的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了翻番式的增长。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同时,城镇

Figure 2. PCDI and new urban employment in Guang’an City from 2010 to 2018
图2. 广安市2010~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新增就业人数也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总体而言,广安市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并以此带动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4.1. 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是现实基础
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处在变化之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创新转化,是使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的关键。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是指对红色文化的资源和精神进行挖掘和整合,即对红色遗址、旧迹、文物的修缮和维护,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时代化总结和提炼,这些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现实基础。
就如广安所采取的一系列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的举措,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广安与重庆区位上接壤、广安“红岩精神”与重庆的红色文化相通,综合交通枢纽也在加快建设当中,逐渐朝着川渝一体化方向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以此为基础迅猛发展,2018年广安全年旅游收入403.1亿元,同比增长14.9%,接待旅游人数4052.1万人次,增长4.5% [9]。因此,对于广安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取得的成效显著,进一步开发的前景向好,为持续发挥红色文化产业的物质效益与政治文化功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4.2. 红色文化产业的宣传是核心环节
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 [10]。红色文化产业的宣传是指将通过广告、策划重大活动和建设城市实体景观等,进行红色氛围的渲染和红色精神的解读,从而使红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在全社会得以普及并产生扩张,这一过程也是红色文化产业升华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过程。进行红色文化产业的宣传,能够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利用固有的红色资源、传承历史脉络中的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特质更加突显,一些红色城市的红色形象更加鲜明并广为人们所知,甚至可以吸引资本投资、产业进驻等城市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旅游者能够从红色文化产业的宣传中获得教育引导,将红色文化的思想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政治有序参与,推进社会政治文明持续发展。
如广安“邓小平故里”的红色文化产业宣传一直采取“红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广安市政府与广安日报社、广安电视台等市内媒体合作,在小平故里手机台、天下广安等APP开设广安文旅专栏,制作城市形象宣传片和宣传册。同时,还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拓展跨区域合作,与成都、百色、湖州、川东北五市签订旅游合作与交流协议,进行联合宣传营销、共推旅游精品线路,打破了广安旅游长期局限于成渝及周边地区的局限,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宣传式,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宣传工作不断走“新”更走“心”,焕发出红色文化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不仅使得广安的人民群众有着传播与践行红色文化的自觉,也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美誉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产业的综合效益。
4.3. 红色文化产业的创新是动力源泉
红色文化产业的创新贯穿于开发和宣传的全过程之中,红色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开发是更好进行宣传的基础,而宣传需要创新方法才能广而告之,从而展示出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满足群众日益丰富和多元的需求。
就广安“邓小平故里”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广安一直重视于以“邓小平故里”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建成了“翠庐”等文艺创作交流基地,编排了音乐剧《双枪》、川剧《南海李准》等红色演艺产品,研发黑白猫等“广安游礼”系列主题文创产品30多个。同时,对邓小平故里核心区、小平干部学院等进行更新建设,推出理论讲解和实地学习相结合的“研学课程”,推出科普教育、党性教育等主题研学路线20余条,并正在加快编制《中心城区雕塑规划》和《广安市主城区景观亮化》规划设计方案,将小平主题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点亮城市夜游景观和文化地标 [11]。广安“邓小平故里”红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发展的亮点,使得红色文化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灌输进人们的思想,融入进人们的生活。
在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创新的过程中,人才战略具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与红色人才资源的分配还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高校众多,专业人才众多,但红色资源略显不足或已经开发得相对充分,而中西部地区红色资源聚集,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还比较落后 [12]。因此,要实现红色文化产业合理开发和高效传播,既要鼓励东南沿海红色文化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区,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帮助中西部地区建立红色文化产业,提升中西部地区红色文化的弘扬,又要鼓励中西部有相关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红色文化产品宣传与创新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走出去”,将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向全国推广,在进一步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代化做出青年人才应有的贡献。
5. 结语
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宣传和创新是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教材,也是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新平台。将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等问题融入产业发展的工作当中,将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宣传、创新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实践协同进行、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不断良性发展、提升的过程,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不断适应人们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各要素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红色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影响力,实现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和现实价值的转化,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