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婚姻满意度是夫妻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婚姻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对婚姻的稳定性和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还是夫妻双方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叶婉青,李晓彤,王大华,2018)。研究表明,婚姻满意度高的夫妇压力更低、幸福感更高、应对不利生活状况的能力更强,较高的婚姻满意度可以缓冲不利的经济条件、不孕等客观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Lee, Lee, & Choi, 2020; Li, Ye, Tian, Huo, & Zhou, 2020; Mlynarski, Mlynarska, & Golba, 2021)。婚姻关系是个体获得情感体验和支持的积极来源,和谐的婚姻对整个家庭而言至关重要,婚姻满意度不仅与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密切相关,还会在诸多方面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Arabaci & Demircioğlu, 2021; Ming, Lau, Tam, Chiu, & Sin, 2020)。在我国离婚率随时间推移呈总体升高趋势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婚姻满意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探究提升婚姻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弹性被定义为“面对逆境、创伤、威胁等重大压力来源时适应良好的过程”(Southwick, Bonanno, Masten, Panter-Brick, & Yehuda, 2014)。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遇到不利的情况时,高弹性的个体会不断地向积极的方向移动,以从挫折中恢复过来;低弹性的个体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则缺乏对压力的适应能力(Rutter, 2012)。在面对不利的生活事件时,“弯曲而非断裂”,使得心理弹性可以在诸多方面对个体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是焦虑的预测因子之一,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可以降低疾病对身心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和生活满意度(Qiu, Shao, Yao, Zhao, & Zang, 2019; Hou et al., 2020; Zheng, Huang, & Fu, 2020)。心理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特质,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调动个体的保护性资源,帮助个体识别和保持积极情绪,促进夫妻双方良好的沟通与交流(Nath & Pradhan, 2012)。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假设一:心理弹性对婚姻满意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育儿是大多数已婚夫妇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养育子女需要不断适应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求,父母身份所带来的众多、不断变化的要求和挑战使得养育子女成为一种有压力的经历,Hakvoort等人(2012)认为所有父母都在一定程度上因育儿需求而经历养育压力。养育压力被定义为对父母角色相关要求的不良心理反应,当父母在育儿任务中面临的要求超过他们实际可用的资源时,就会产生养育压力(Deater-Deckard, 1998)。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会影响自身的养育压力体验。Kumpfer (2002)提出的心理弹性框架认为,在面对压力或挑战事件时,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保护性的环境,帮助个体通过积极应对等方式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的养育压力与较低的父母心理弹性相关联,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父母往往会对不愉快的育儿经历进行负面评估,并倾向于采取负面的养育方式(Brown, Whittingham, & Sofronoff, 2015; Fonseca, Moreira, & Canavarro, 2020)。
家庭系统论的“溢出”假说认为,家庭关系中,在一个系统中产生的感情可能在另一个系统中表达出来,且在家庭压力视角的溢出机制观点中,亲子问题是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压力因素之一(Erel & Burman, 1995)。婚姻关系与抚养孩子的过程密切相关,持续高水平的养育压力不仅会破坏家庭功能、对儿童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夫妻所感知到的婚姻冲突(Han & Lee, 2020)。研究表明,婚姻中负面情绪的体验和表达受到伴侣所感知的压力源的影响,养育压力作为日常的压力源之一,与婚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秦兰岚,王争艳,刘斯漫,卢英华,2019;Bodenmann, Meuwly, Bradbury, Gmelch, & Ledermann, 2010)。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二: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
认知重评可能是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一。认知重评是指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从而进行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王振宏,郭德俊,2003)。认知重评需要重新构建一个情境来改变情绪的影响,通常以积极的方式展开。在Gross (2002)所提出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中,将认知重评视为一种以前因为中心的调节策略,发生于情绪调节过程的早期,可以改变情绪反应的轨迹,并减少情绪所带来的行为和生理反应。一般而言,在婚姻中女性多采用认知重评调节策略,已有研究证实,认知重评可以通过减少婚姻冲突来巩固婚姻关系,并可以通过增加积极应对行为,提升夫妻关系满意度(Ben-Naim, Hirschberger, Ein-Dor, & Mikulincer, 2013; Duarte, Matos, & Marques, 2015; Rusu, Bodenmann, & Kayser, 2019)。
Kumpfer (2002)提出的心理弹性框架认为,情绪管理技能作为内部弹性因子之一,参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且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可以通过认知重组等方式,在应对压力事件时为个体提供具有保护性的环境。高水平的心理弹性有助于将具有挑战性的经历视为自我成长的机会,帮助个体理性地、客观地看待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对认知重评策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张晶,李明霞,张曼,陈鑫鑫,王咏尔,2020)。综上,提出假设三:认知重评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
此外,认知重评可能负向预测养育压力水平。压力事件本质上是高度情绪化的,有效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可能是个体在适应压力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赋予情境的个人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个人意义将会强烈影响在情境中所产生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倾向(Gross, 2002)。认知重评发生在情绪调节过程的早期,并在情绪反应倾向完全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可以使个体体验并表达较多的积极情绪。个体可以通过认知重评重新解释所面对的压力事件,并努力调节负面情绪以应对压力状况,降低所体验到的压力水平(Gross & John, 2003)。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四: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婚姻满意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结合随机分层抽样和方便取样法,在济南市抽取5所学校(两所小学,三所初中),每所学校的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给学生的父母进行填写,最终回收问卷1205份,有效问卷1077份,问卷有效率为89.37%。其中父亲295人(27.39%),母亲782人(72.61%);学生家长的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36~40岁(占比34.17%)和41~45岁(占比43.92%)之间,每位家长至少养育一个孩子,只填写一次本问卷。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Block与Kreman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测量心理弹性水平,共14个条目,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具备良好的信效度,已多次在相关研究中被采用(于肖楠,张建新,2007;杨姣,任玉嘉,李亚敏,唐四元,2021)。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rch a系数为0.856。
2.2.2. 婚姻满意度量表
采用李凌江和杨德森(1999)修订的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婚姻满意度分量表测量夫妻自我感知的婚姻满意度,共包含10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婚姻满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rch α系数为0.864。
2.2.3. 简式养育压力量表
该量表由Abidin编制、任文香(1995)修订,共有36个条目,包含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以及困难儿童特征3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总分越高表示养育压力越大。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rch a系数为0.949。
2.2.4. 情绪调节量表
ERS情绪调节量表由王力等人(2007)编制,共14个条目,包含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个分量表(各7道题)。本研究采用ERS认知重评分量表考察父母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习惯,得分越高,表示被试采用此种调节策略的频率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rch α系数为0.883。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描述性和相关分析,采用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此外,采用Harman单因素法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12个,其中第一个因子可以解释24.136%的变异,小于临界标准40%,因此本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
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心理弹性与认知重评和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养育压力呈显著负相关;认知重评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养育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养育压力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mong variables (n = 1077)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变量间的相关分析(n = 1077)
注:***P < 0.001,**P < 0.01,*P < 0.05,下同。
3.2. 链式中介模型分析
使用Hayes编制的SPSS宏process,在控制性别的条件下,对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表2),心理弹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β = 0.38, P < 0.001);认知重评对养育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 = −0.23, P < 0.001);心理弹性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养育压力水平(β = −0.19, P < 0.001);当心理弹性、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时,心理弹性(β = 0.07, P < 0.05)和认知重评(β = 0.18, P < 0.001)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婚姻满意度,养育压力(β = −0.39, P < 0.001)显著负向预测婚姻满意度。

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in the chain mediation model
表2. 链式中介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注:*P < 0.05,***P < 0.001,模型中各变量均经过标准化处理。
采用偏差矫正百分位Bootstrap重复抽样5000次对各中介路径(图1)进行检验,并估计95%置信区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心理弹性对婚姻满意度总的中介效应值为0.24,95%CI为[0.19 0.29];认知重评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中的效应值为0.09,95%CI为[0.06 0.12];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中的效应值为0.10,95%CI为[0.06 0.14];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形成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5,95%CI为[0.03 0.17]。

Figure 1. A chain mediation model of resilience, marital satisfaction,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parenting stress
图1. 心理弹性、婚姻满意度、认知重评与养育压力的链式中介模型
4. 讨论
4.1. 心理弹性与婚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且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婚姻满意度,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人对婚姻越满意。在日常生活中,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可以帮助个体以更积极的方式评估和应对逆境,妥善处理婚姻中的矛盾和冲突。在面对争执等负性情绪事件时,高弹性水平的人可以快速的脱离消极的情绪信息,节省心理资源,维持自身的平和状态,可以更好的适应家庭和关系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因而对婚姻有更高水平的满意度。
4.2. 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心理弹性通过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影响婚姻满意度。中介模型共包含3条中介路径:① 认知重评的中介路径;② 养育压力的中介路径;③ 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的链式中介路径。其中通过养育压力的中介路径效应值最大。
结果表明,认知重评在心理弹性与婚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策略,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张晶,李明霞,张曼,陈鑫鑫,王咏尔,2020)。情绪调节能力可能是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可以影响个体对情绪感受的元认知过程,高弹性的个体可以快速的从消极的情绪信息中脱离,从而影响自身的情绪体验(Yi, Li, Song, & Zhu, 2020)。同时,在面对不利情况和风险事件时,高弹性的个体可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信念。数据结果显示,认知重评策略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婚姻满意度,即较高频率的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拥有更高的婚姻关系满意度,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Rusu, Bodenmann, & Kayser, 2019)。认知重评通常与积极的关系结果有关,如婚姻质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重评可以使积极情绪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面临强烈的负性情绪事件(分歧、失望、愤怒)时,成功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夫妻双方进入更有利于有效沟通的低情绪唤醒状态,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来降低负面情绪的伴侣往往比未调节的夫妇有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同时表达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Gottman & Levenson, 1992)。
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婚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一方面,心理弹性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养育压力水平,即低弹性的个体往往会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养育压力。低弹性水平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倾向于采用负面的养育方式,对不愉快的育儿经历进行负面评估,并可能会对孩子的适应产生负面影响,从而经历高水平的养育压力。另一方面,养育压力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婚姻满意度,与之前研究结果相符(Williams & Parra, 2019)。当夫妻双方适应和面对父母身份所带来的要求和挑战时,往往会降低彼此间的亲密度和支持度,相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在高水平的压力环境下,配偶很难以适应性的、增进关系的方式对伴侣进行回应并与之互动,且更容易发生言语攻击性的交流,从而降低婚姻满意度(Buck & Neff, 2012; Bodenmann, Meuwly, Bradbury, Gmelch, & Ledermann, 2010)。
此外,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是心理弹性影响婚姻满意度的重要路径。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可以促进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进而降低养育压力水平,从而提升婚姻满意度,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个体会以更积极的方式评估和应对逆境,通过应用认知重评策略重新解释情绪刺激,将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压力事件赋予积极的意义,从而降低自身养育压力水平。研究发现,高水平的认知重评策略削弱了养育痛苦和婚姻满意度间的联系,当以积极的方式重新评估压力时,个体可以更好的改变对压力的情绪反应,有效的改变压力环境下的行为表达和内心感受(Kuo & Johnson, 2021)。婚姻关系与养育过程密切相关,养育压力和夫妻关系质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当养育压力水平过高时,个体可能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育儿中,相对减少对伴侣关系的经营,因此降低夫妻间的婚姻满意度水平。
经研究发现,心理弹性、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皆可对婚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通过社区等单位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训练、正念干预等心理活动,在有效提升心理弹性水平的同时,可能还是提高居民婚姻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冯辉等,2020; Flujas-Contreras, García-Palacios, & Gómez, 2021)。
5. 结论
心理弹性、认知重评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婚姻满意度水平,养育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婚姻满意度水平;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分别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和养育压力在心理弹性和婚姻满意度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