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3年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 [1]。从2014年9月起,国家开始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行20多年的普通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学校、导师多方出资研究生合理分担成本的新型研究生奖助体系。
根据“学生整合理论”,学生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性和社会性整合是决定个人学业表现的主要因素,收费和资助政策是学术性整合的衡量指标 [2] [3],更好的收费和资助政策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而在本轮改革中,地方院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部属院校和经济发达省份依靠中央财政和地方充裕的财政大幅度提高奖助学金,造成优秀生源的进一步流失 [4]。优秀生源的流失意味着提高培养质量、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受到进一步的挑战,从而造成地方院校人才竞争的劣势,进而影响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造成地方人才从源头上流失的不利局面。
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欠发达省份在留下可用人才问题上做足了功课,伤透了脑筋。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起到了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作用 [5]。随着研究生新型奖助体系的实施,人才争夺逐步从优秀毕业生的争夺提前到优秀学生的竞争。一套完善的奖助体系,不仅可以增加优秀学生报考的几率,而且还能提高优秀调剂生选择的几率 [6],进而推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高素质的生源、高质量的培养意味着高水平的产出,从而为学校打造高关注度的社会声誉,无形的声誉,为下一步高质量人才的竞争提供了一张最好的名片,从而进入良性的循环。本研究主要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为例,进行了全覆盖奖助体系对本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影响的研究。
2.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的构成
根据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和学校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在集成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投入的基础上,由奖学金体系和助学金体系构成。
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包含国家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自治区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自治区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学校一等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学校二等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全校每年评选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5名,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
研究生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家庭经济困难补助。其中国家助学金,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000元人民币,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人民币,按月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及家庭经济困难补助则视学生情况而定。
从以上奖助学金体系的构成可以看出,学生每年获得的奖助学金至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如果学生足够优秀则可以获得较高等级奖学金,为学生上研究生之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排除了其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努力取得更好的学业成果。因此,目前的全覆盖奖助学金体系构成对于学生在内蒙古地区攻读研究生选择本学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奖助学金体系对学生择校的影响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奖助学金体系对学生择校的影响调查,本次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新入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涉及学院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能源院、农学院的100名2020级硕士研究生。调研采用现场发放问卷调查方式,回答时间为15分钟,并采用匿名制。问卷共设20个题目,主要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2) 被调查对象报考院校考虑的主要因素,3) 被调查对象对奖学金的了解程度,4) 被调查对象对奖学金的满意程度。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利率为97%,符合问卷成功收回率的要求,数据可供参考分析。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显示,在学生选择报考院校的时候,考取的难易程度是学生报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学校的排名在学生择校的时候也占了重要的比例。但同时发现奖助学金对学生的择校同样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可以达到18.6%,这说明奖助学金同样是学生择校时较为注重的因素之一(图1)。

Figure 1.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图1. 影响学生报考院校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学生是否在报考以前了解国家及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可以看出,学生在报考之前对奖助学金政策的了解程度不是特别高。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同学只占到了2.1%和5.2%,而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同学则占到了44.3%和15.4% (图2)。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较多,但需要承认的是学校对于奖助学金的宣传讲解工作的不到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Figure 2.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cholarship policy before applying for the exam
图2. 学生报考前对奖助学金政策的了解程度
图3显示的为学生对全覆盖奖助学金政策的满意程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目前的政策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的同学占比超过一半,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此政策比较认可,奖助学金的评定方式比较完善,其金额也较合理。但是还有部分同学表示对此政策只能表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他们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础助学金的金额偏低,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扶持力度及扶持比例还应该加大。

Figure 3.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with the scholarship and bursary policy
图3. 学生对奖助学金政策的满意程度
图4为近四年内蒙古农业招收研究生的总人数。由图4可以看出,我校近四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8年的1220人上升至2021年的1669人,这与国家的招生政策与招生名额紧密相关,同时每年在校本科生选择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学生选择考取研究生有多方面的愿意,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奖助学金体系的全覆盖,解决了学生考取研究生以后的生活之忧,保障了其基本生活,也是很多学生选择考取研究生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对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年级学生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优秀学生在攻读博硕士期间,最高可以拿到10万元的奖学金,这些奖学金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大鼓励。对于这样的研究生,学校也可以树立典型,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起到非常好的广告效应。总体来说,全覆盖奖学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更有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当地各大院校的竞争力,对于学生的择校及优秀生源的吸引起到重要作用。

Figure 4. The total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our school in the past four years
图4. 近四年本校研究生招生总人数
4. 结语
目前全覆盖奖助学体系在国家、自治区、学校、导师等各级财政的支持下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学校的招生及吸纳优秀生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在奖学金的激励下,近几年学生在科研及学术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学生成为了科研发展的生力军,也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但全覆盖奖助学金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奖助学金体系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尤其是对于即将报考的大四学生,应该有合适的途径对其进行宣传,如果可以在学生报考之前进行线上、线下多方位立体宣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奖助学金的具体政策,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生源可以因为奖学金的激励政策而改变报考选择。此外在本校、本地区大力宣传的基础上,应该将该体系的宣传活动推向全国,使更多的优秀生源能够深入了解该政策,从而使全覆盖奖助学金体系能够为地方院校吸引更多优秀生源。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YJG20181012912。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