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医体质的分类历来有不同的标准及观点。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例,其中对体质的分类描述大概有以下几种:1) 按五行分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群肤色、体态、禀性等不同,按五行相配原则,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型,每型又据五音的偏正多少,推演再分为五型,即五五二十五型;2) 按肥瘦分型:《灵枢·逆顺肥瘦》把人分为肥壮人、瘦人、常人,《灵枢·卫气失常》又把肥人分为膏、脂、肉三型;3) 按勇怯分型:《灵枢·论勇》把人分为勇士、怯士两型;4) 按阴阳分型:《灵枢·通天》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等五型,并分别论述每型人的体质、形态和性情等;5) 按情志分型:《素问·血气形志》按情志把人分为形乐志苦、形乐志乐、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形数惊恐等五型。也有将内经体质分类方法简单归纳为 [1]:阴阳划分法,五行划分法,外在特征划分法,心理特征划分法。
现代体质研究以王琦的九分法为主 [2],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三个重要命题,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即九分法。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 [3] 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采用了王琦的观点。
林长青等 [4] 研究朝医“四象”体质学说划分及藏医体质 [5]。更多的研究类似于王琦的九分法。何裕民 [6] 等根据临床调研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体质划分为强壮型、虚弱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瘀迟型等六种类型。温振英 [7] 等将小儿体质划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脾胃气阴两虚型。牛宝玉 [8] 将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划分为失调质、协调质、紧张质、虚弱质,其失调质又分为郁滞质、内热质、肝郁质、痰湿质、瘀阻质;虚弱质又分为阳虚质、气虚质、精亏质、津亏质、肺虚质、脾虚质、心血虚质。
也有少部分学者 [9] 提出目前的体质分类存在生理与病理不分,体质与病症混淆的现象;王慧如等 [10] 将《黄帝内经》体质学说与现代中医体质学说比较,提出现代体质立足于后天,加入病理因素,容易出现质证不分的情况。
2. 研究内容
本研究致力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长期横向及纵向观察透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其体质分类与疾病谱的关系。提出以下观点:
2.1. 中医体质研究现状
从目前中医体质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中医辨质过程还比较肤浅,对中医体质分类比较混乱,尚未形成一种标准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现有的体质分类甚至出现一些质证不分的现象,难以从本质上概括一个病人的固有特性。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1. 辨质过程中生理与病理不分
辨别体质应当是适用于任何一个健康人或病人的。因此体质的分类应当适用于任何一个个体。其分类标准应当寻找人群中某些固有的特质或内涵。而这个标准不论个体处于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都仍然适用。以目前的体质分类来看,若个体从健康到疾病或从疾病到健康时,前后体质很难统一。
2.1.2. 辨质过程中质证混淆
某些体质分类很难分清其是辨质还是辨证。比如气血痰瘀湿等,都是辨证内容,而瘀血、痰湿、气郁等病证可能在适当治疗后很容易解除或转化。那么体质是否也随着这些病证转化而转化呢?
2.1.3. 辨质过程缺乏系统的纵向研究
辨质过程比较空泛,大部分学者从横向观察,缺乏对固定人群的系统的长时间的纵向研究。因此很难得出不同体质类型病人在较长时间内疾病谱变化,疾病的易感性、转归、预后等相关资料。
2.1.4. 辨质的标准不统一
由于体质分类不同,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质进行分类,其标准也不一致。
2.2. 基础体质与获得体质
创造性地提出基础体质与获得体质的概念。基础体质是个体与生俱来,固有的特质及内涵,包括其面部主色,声音,体态,疾病的易感性,能力、性格的倾向性等。获得体质是个体在基础体质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成长、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在某一阶段内相对固定的健康状态。基础体质是不可调的,获得体质是可调的。《内经》中阴阳二十五人及阴阳五态人可以看作是基础体质,而按肥瘦、勇怯、形志等分型,以及现代学者按气血阴阳痰瘀等分型属于获得体质。同一种基础体质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获得体质类型。比如同是金形人可以表现为肥人、瘦人、常人;也可以表现为气虚质、瘀血质等等。
2.3. 血液透析患者的体质和疾病谱
血液透析患者是研究体质和疾病谱的极佳对象。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规律、集中;大部分病人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便于横向对比观察病人的特点及纵向研究病人的疾病谱。因此可以数年或数十年长期收集病人的资料,更透彻地了解病人的体质与疾病(并发症及并发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对于体质研究是极佳的研究对象和切入点。
2.4. 血液透析患者的辨质辨证
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发现,尿毒症透析病人尽管面色黧黑,但其面部主色青红黄白黑仍然清晰可见,而体态、声音等特质也是独一无二的,不会随着疾病、年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并且由于集中在透析中心治疗,极容易对比,辨质、辨证治疗有据可循,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5. 血液透析患者适合基础体质研究
透析病人因为基础病的原因和长期透析的并发证,病位深,病机复杂,证型繁多而且易变,但其基础体质即阴阳二十五人体质终身不变。因此不适合使用“九分法”等获得体质理论进行辨质辨证治疗,反而更适合使用阴阳二十五人体质理论进行辨质辨证治疗,且在临床实践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2.6. 基础体质是中医体质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获得体质理论常常不能反映一个病人的固有特性,容易忽略患者基础体质所带来的疾病易感性的影响。因此研究基础体质理论与患者的疾病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将传统的基础体质理论应用于一定人群,较长时间横向及纵向观察,利用辨质、辨证方法治疗,总结其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情况的关系,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一定程度上预测疾病并进行干预,即“治未病”的效果,将是体质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3. 结果分析
对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透析中心的229名在透患者进行阴阳二十五人分型。分型标准参照《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11]、《五脏相音》 [12]、《<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分型的数学建模》 [13]:将病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试图根据五音分为二十五类。(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阶的(dol、re、mi、sol、la);而五个亚型音阶由低到高分别是少、左、上、右、太)。分类标准中,主要以五色定五行(青红黄白黑对应木火土金水五种人),五音定二十五人(角宫商徵羽对应木火土金水),体态、性格能力的倾向性、疾病易感性等与前者相互印证。
229名患者阴阳二十五人初步分类如下:五色以1表示,青红黄白黑对应木1火1土1金1水1;五音以2表示,角徵宫商徵羽对应木2火2土2金2水2;比如木1木2表示五色为青,五音为角;木1火2表示五色为青,五音为徵;依次类推,得出木型人49人,其中木1木2 7人,木1火2 10人,木1土2 14人,木1金2 14人,木1水2 4人;火型人64人,火1木2 14人,火1火2 18人,火1土2 18人,火1金2 9人,火1水2 5人;土型人49人,土1木2 10人,土1火2 14人,土1土2 14人,土1金2 4人,土1水2 7人;金型人34人,金1木2 5人,金1火2 9人,金1土2 9人,金1金2 3人,金1水2 7人;水型人33人,水1木2 4人,水1火2 9人,水1土2 8人,水1金2 7人,水1水2 4人。如下表1所示: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twenty-five people of yin and yang
表1. 阴阳二十五人分类
由于五色、五音、体态的五行属性会出现错杂和矛盾的情况,因此实际的阴阳二十五人分类将更为复杂,如何将它应用于临床辨质、辨证治疗,揭示其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等,均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