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大青葡萄,又名“圆葡萄”和“圆白葡萄”,在宁夏栽培历史悠久,其他省区尚未发现有该品种的栽培,估计是宁夏果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而成的地方品种。于2009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宁夏林木良种 [1]。因其果实具有清香味,汁多味美,酸甜适度,鲜食品质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主要在吴忠、青铜峡有大面积的栽植,并且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因大青葡萄果皮较薄,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裂果现象,尤其是成熟期遇连阴天,果粒就会出现裂果,裂果后葡萄果汁外溢,容易招惹粘叶峰、果蝇,食蝇等虫害,还会导致病菌的浸入,易感染灰霉病,青霉病,白腐病,酸腐病等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果穗腐烂,影响果实外观,失去商品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困扰着果农,制约着大青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笔者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就大青葡萄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裂果原因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以期服务于生产。
2. 裂果原因
葡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在许多品种上均有发生,以果实接近成熟期和成熟采收期的多雨年份较为严重 [2]。葡萄裂果与葡萄的果皮结构有关 [3],果皮较薄的葡萄品种,在果实生长后期因生长过快造成内压而裂果,而果皮较厚的葡萄品种,抗拒内压能力较强,裂果程度相对轻一点。而大青葡萄属于果皮较薄的品种,在生长后期,果皮强度的拉力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因此品种特性是造成大青葡萄裂果的原因之一。同时大青葡萄裂果也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影响,主要裂果原因如下:
① 主要是因为大青葡萄在果实生长后期,也就是每年的8月份,是宁夏比较集中的月份,连遇阴雨天,致使土壤水分变化过大,果实膨压骤增所致。葡萄生长前期比较干早,果实近成熟期刚灌水后如果再遇连阴天气,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果刷输送到果粒,其靠近果刷的细胞生理活动和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比较缓慢,果实膨压增大,至使果粒纵向裂开 [4]。
② 因品种特性,大青葡萄果粒间排列紧密,疏果不到位,果实膨大后果粒彼此相互挤压,靠近果肉的细胞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较缓慢,果实膨大后挤压过甚造成裂果。
③ 管理粗放,果实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尤其是白粉病的侵染,果实受害后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果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受害幼果容易开裂而导致裂果。
④ 结果量与裂果也有关系,如果不控制产量,结果过多,果实负载量与果实营养供应之间不平衡会导致叶果比小、营养供应不及时,使果皮变薄、果皮韧度降低、果实成熟变慢等。养分消耗过多,树体养分供应不充足,更容易发生裂果。
⑤ 氮肥量太多。在大青葡萄整个生育期,整体施氮肥量比较多之后,致使果肉比果皮膨胀的快,也容易导致裂果。
⑥ 缺钙和硼引起的:葡萄缺钙,葡萄的果皮组织相对较脆弱。钙,是葡萄需要的主要元素之一,它主要以果钙胶的形态存在于细胞壁中,可使多糖类沉积,保持果皮组织的强韧性;葡萄缺硼,果皮薄而脆弱,也易造成葡萄裂果。
⑦ 有的葡萄园施肥常采用土壤表面撒施,即便是秋季施有机肥也是采用撒施,不进行深翻,致使大青葡萄毛细根大多数分布于地表10 cm左右的土层中,如果外界的土壤水分发生变化,很容易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导致大青葡萄裂果。
3. 防治方法
① 适时灌水、及时排水,经常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使土壤内保持一定的水分,避免土壤内水分变化过大。改变过去的肥料撒施方式,采用沟施,增加土层有效厚度,壮大根系。
② 施入氮肥要适量,增施磷肥、钾肥和有机肥料,提高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水分失调,提高土壤墒情及肥力。并及时补充高钾配方肥,配合钙、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钙素不但能提高葡萄细胞壁的强固性,还能促进葡萄对钾肥磷肥的吸收;钾素能够增强果皮组织机械强度,提高果实的糖度,改善果品品质,提高果树的抗旱能力,从根本上减少生理裂果的发生 [5]。秋施有机肥5000 kg/亩;春施有机肥5000 kg/亩;发芽前:二氨35 kg/亩,高氮复合肥35 kg/亩;开花前:高氮复合肥15 kg/亩,平衡肥15 kg/亩;初果期:平衡肥(15:15:15) 30 kg/亩;幼果期:平衡肥(18:18:18) 30 kg/亩;果实膨大期:高钾复合肥(15:5:30) 40 kg/亩。全年施有机肥10,000 kg/亩,其他肥料200 kg/亩。
③ 严格控制产量,及时疏果,保持合理的负载量。比如花后摘心,适当落果,及时剪除或疏除部分小穗、肩穗,剪去副穗,掐去部分穗尖,使果穗上果粒松紧适度,大小适中,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还可以保证果穗的疏松,不因为相互挤压过甚而造成裂果。树体保持稳定的适宜的坐果量。依照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产量,一般大青葡萄成龄果园亩产应控制在2500~3500 kg。
④ 在开花前5~10 d用10~25 mg/kg的赤霉素喷洒果穗,拉长穗轴,或在幼果迅速膨大期以前细致疏果,使果粒保持适宜的密度,防止果粒密度过大,引起挤压而裂果。第二次膨果肥不宜过早,以7月15日左右为宜。
⑤ 合理灌水,落花后7~10 d和幼果迅速膨大期,注意土壤灌水,保持土壤湿度,果实上浆后适当控制土壤灌水,果实发育后期土壤干旱时,做到少量、多次灌水,小水勤浇,严防大水漫灌,要经常疏松土壤,防止板结,减小土壤干湿差,可采用地下渗灌。
⑥ 地面覆盖园艺地布,保持土壤水分均衡。可防止根系积聚过多雨水,抑制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干旱时,覆盖地膜与灌水结合能有效防止葡萄裂果。覆盖地膜一方面能防止降雨后根系一时吸水过多;另一方面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保持水分均衡。但干旱时覆盖地膜应与灌水结合进行。
⑦ 采用简易的设施栽培模式,比如类似南方的避雨栽培。大青葡萄架面设遮雨棚,晴朗的天气,可以把遮雨棚卷起,遇到雨天,放下遮雨棚膜,可以有效的阻止雨水淋入棚架、果实、地面,防止大青葡萄果面直接吸收雨水,或从根部吸收水分以后,果实产生膨压,导致引起裂果。对果穗进行套袋不仅可以保持果面清洁,还可以防止果皮吸水,降低果穗裂果率。因此,套袋或者雨天采取遮雨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大青葡萄裂果。
⑧ 注意预防白粉病发生,落花后7~10 d和幼果生长发育膨大期,及时、适时喷洒300倍液果上丰 + 2000倍10%世高 + 3000倍有机硅药液,每15 d左右1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裂果现象发生,并能兼防其它病害。
⑨ 裂果后视裂果程度进行整穗或部分果粒摘除,并集中收集清理出园,及时喷杀菌剂进行保护,此时喷洒的杀菌剂一定要用水剂的药剂,防止在果面形成药痕。防止腐烂霉变引发其他病害,危害其他正常果穗上的果实,将裂果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4. 预防裂果技术措施在大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为了降低裂果率,提高大青葡萄的品质,课题组开展了各种预防措施在大青葡萄的应用效果,现将实验结果介绍如下:采用果实套袋、喷施钙、赤霉素、地面覆膜、简易的设施栽培五种处理,常规管理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都是单因素设计,果实成熟时调查裂果率。本实验为预防大青葡萄裂果提供有效的实用方法。
4.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是在管理水平一致,树势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每个处理选择8年生的3株大青葡萄,果实套袋是在疏果喷药后进行的;喷施钙是在果粒黄豆大小时,开始第一次喷施,9月中旬结束,浓度为0.2%的CaCl2,以后每隔7 d喷施1次;喷施GA3和喷施CaCl2同时进行,浓度为30 mg/L;地面覆膜是在大青葡萄根部覆80 cm宽的黑色地膜;简易的设施栽培就是在大青葡萄架面上方设遮雨棚,晴朗的天气,把遮雨棚卷起,遇到雨天,放下遮雨棚膜;对照为常规管理。每个试验重复3次。
4.2. 结果与分析

Figure 1.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cracking rate of big green grape
图1. 不同处理对大青葡萄裂果率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的技术措施对大青葡萄的裂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简易设施栽培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显著地降低了大青葡萄的裂果率,裂果率仅为0.3%,这是因为,采用简易设施栽培遇到雨天,放下遮雨棚膜,可以有效地阻止雨水淋入棚架、果实、地面,防止大青葡萄果面直接吸收雨水,或从根部吸收水分以后,果实产生膨压,导致引起裂果;其次是果实套袋,裂果率为2.1%,这是因为对果穗进行套袋只是在雨天防止果皮吸水,而不能阻止地面的积水被根部吸收,果实产生膨压而产生裂果;喷施赤霉素和CaCl2也能降低大青葡萄的裂果率,但是效果没有简易设施栽培和套袋明显。
基金项目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吴忠优势特色产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项目任务书编号:NNKZZCGZH-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