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畴与范畴转换
范畴史是对人类思维发展史的反映。哲学中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既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 [1]。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支撑,主张范畴内部成员由“家族相似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2];原型具有最大“家族相似性”,是范畴中的中心典型成员 [3],是范畴的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照点 [4]。认知术语学认为范畴具有原型结构 [5],由认知的显著性特征、概念模板和文化信仰所驱动 [6];范畴是概念整合的结果 [7]。
意义由概念构成,概念由术语进行表征。术语作为知识传播与话语构建的媒介 [8],涵盖了语言使用中的社会、认知和意识形态维度,为语言的理解与交流奠定基础 [9]。术语与翻译密不可分,术语是确保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0]。术语翻译不单是一种在词汇层面追求语言对之间概念对等的实践,其本质是将源语范畴进行跨语跨文化转换,以实现源语范畴与译入语范畴在语言维、认知维、传播维层面动态对等的认知过程。
认知术语学将认知科学中认知框架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概念化、隐喻化、世界图景等相关理论、哲学中认识论融入到术语学,是一种从认知科学与信息的视角研究术语的概念、属性、结构等,旨在诠释术语的语言结构与知识结构间的关系,以揭示术语在人类思维和科学认知中作用的新兴学科。认知术语学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原则,以认知为基础,以说话者为中心,与对话者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语言使用中的概念机制与话语机制紧密结合的研究 [11]。随着认知术语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认知术语学可以作为术语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从认知术语学理论体系中的范畴观研究术语翻译有助于构建认知框架与模型,识解源语范畴与译语范畴专业域中的知识结构,探究范畴在跨语跨文化转换中概念属性与范畴结构的认知特征,进而从语言维、认知维、交际维层面揭示实现术语翻译中范畴动态对等的认知机制。本文梳理了认知术语学体系中的两大代表性理论,社会认知术语学与框架术语学中范畴视角下的西方术语译介研究现状,探究了感官、食品、法律、哲学、生态等领域文化术语的认知框架与模型,揭示了研究者如何研究概念范畴的知识结构,凸显术语意义以及如何处理范畴转换中所遇到的范畴不对等、范畴空缺等问题,这对认知术语学视角下的范畴翻译在中国术语译介中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启示意义。
2. 社会认知术语学
2.1. 社会认知术语学理论
社会认知术语学由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Temmerman于2000年首次提出,是认知术语学研究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该理论借鉴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在领域特定语言中术语的认知潜力,以及在语篇与交际中与语言、情景及认知语境相关的术语变化。
以生命科学术语为研究对象,Temmerman认为社会认知术语学的研究起点是理解单元(units of understanding)而非概念。具有认知原型结构的理解单元即为范畴,每个理解单元同时具备范畴内与范畴间的认知结构。范畴具有动态性,且大多范畴并无明显界限,因此难以定义。据此,Temmerman提出了范畴描述的模板:核心含义(core definition)、范畴内信息(intracategorial information)、范畴间信息(intercategorial information)、历史信息(historical information) [5]。但是Temmerman的研究有其局限性,一方面,研究对象仅限于生命科学术语,研究所涉及到的与领域相关的术语集只有小部分被充分讨论;另一方面,该研究重点关注术语层,术语的句法表现在该研究中鲜有提及,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任何句法分析都应建立在句法理论基础之上,而在社会术语学诞生之前,术语学与句法学并无交集。
社会认知术语学关注于术语研究的描述性层面,首次从历时维度研究术语,并且首次将原型结构引入到术语学研究之中,其优势在于通过原型结构聚焦范畴结构的概念。原型理论能够突出从概念范畴或专业域的核心成员到边缘成员的典型程度。它展示了一系列同心圆结构,概念被直观地放置在离原型中心更近或更远的地方 [12]。然而,将原型理论引入术语学研究却屡遭批评,因为原型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语学家的主观评价,难以定义原型范畴的确切性质,也难以解释如何客观地衡量原型的程度 [9]。
2.2. 认知术语学视角下范畴在文化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2.2.1. 感官术语翻译
从社会认知术语学视角来看,感官术语可视为与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特性相关的理解单元。Temmerman运用经验探究法(empirical heuristics),基于五种感觉模式(sensory modality),即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建立感官术语范畴的认知框架,对感官叙词(sensory descriptor)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食品术语的动态性与发展性使得感官叙词具有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使得在对感官术语进行描述性分析时难以实现标准化与统一化。并且,感官叙词在不同语言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性,以白葡萄酒的感官叙词为例,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性,很难在异质文化中找到与源语等价的译语范畴,例如,法语中白葡萄酒感官叙词“bouquet”涉及三种感觉模式(嗅觉、味觉、触觉),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营销网站中其英译“flavor”仅涉及两种感觉模式(嗅觉、味觉),这对其外译无疑是一巨大挑战 [13]。
虽然Temmerman 通过建立认知与跨文化框架发现并分析了感官叙词外译出现的范畴不对等问题,总结出感官叙词外译困难重重,但却没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2.2. 法律术语翻译
Kocbek将社会认知术语学与法律语言学、翻译研究有机结合,将法律文本视为文化因(cultureme),即受文化约束的交际行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既定的文化实践塑造了文本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并且引入文化模型从术语层、句法层、语用层以及风格层研究法律文本及其翻译,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以解决法律术语翻译的困难。在文化模型中,法律术语,即特定法律体系中的概念与范畴。Kocbek认为理解单元在法律术语研究方面起到了路标的作用,术语即为基于认知框架的具体理解单位的表征。在法律语境中,大多数理解单元具有原型结构,可以被视为范畴,这些范畴揭示了法律体系的类型、起源、演化,法律术语的创造与发展,以及法律术语分类的基本原理与逻辑,有助于识解法律文本背后的法律体系与法律文化。
法律文本的翻译需要译者首先确定法律文本的文本外(extra-textual)维度,建立与所需翻译类型相匹配的体裁,制定文本的宏观结构,最后通过关注术语层面来设计和确定其在术语层、句法层、语用层、风格层等层面的微观结构,进而生成译文,在文本的各个层面呈现源语文化元素,使翻译成为模因传播的载体,指导法律范畴和塑造文本结构的文化实践。在术语层面,由于各国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大多数法律概念或规则具有独特性,源语法律体系中特定法律范畴在译入语法律体系中可能并没有其对应表达。译者可沿用源语术语、对源语术语进行释义、借用外来词、创造新词或者仿造词来解决法律术语外译中范畴空缺的问题,将新概念和新范畴的知识,即模因,转移到译语文化中 [14]。
Kocbek视法律文本为文化因,引入文化模型从多层次研究法律术语,结合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法律翻译程序,采取跨学科的方法提出翻译策略,有效解决法律术语外译过程中所面临的范畴空缺问题,对于提高法律术语翻译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然而,Kocbek对各种类型的法律术语进行整合性研究,研究对象不够聚焦,这就使得此研究显得有些泛化。
3. 框架术语学
3.1. 框架术语学理论
框架术语学由Faber提出,是一种基于框架表征的术语认知方法。框架术语学的方法论结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中的模型与理论,如“词汇语法模型”、“框架语义学”、“衍生词汇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侧重于研究概念组织、术语单位的多维性以及利用多语种语料库提取语义和句法信息,试图传达与术语和语境(context)相关的信息,对其进行完整描述以获得理想化的特殊意义(specialized meaning) [15]。
框架术语学认为专业域中的通用或基本范畴(generic or basic-level categories)由原型域事件(prototypical domain event)进行配置,以此构建模板描述专业域中的行为、过程与参与实体以适应所有层级信息的建构,为具体概念的组织提供框架。框架将范畴的具体概念置于网络体系之中,并根据垂直(层级)与水平(非层级)关系将其连接 [12]。框架是一种情境知识结构,能够在语言学上反映术语定义中的词汇关系。框架的建立基于一系列微观理论:语义微观理论、句法微观理论、语用微观理论。每一个微观理论都与术语条目中编码的信息、专业知识单元以及它们所指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关 [16]。
框架术语学与社会认知术语学均强调术语的概念组织,认为术语具有多维性、交际性、认知性、动态性、发展性。不同之处在于框架术语学将句法学考虑在内,认为术语与术语之间存在句法关系,可以用基于图的微语法进行描述。这些微语法不仅显示了不同语言中层级关系与非层级关系的表达方式,还可以用来标记文本语料库以进行信息检索,甚至可以评估因果命题的原型性 [17]。可以说,框架术语学所建构的框架并不依赖于术语学家或读者的直觉,而是通过一组封闭的层次关系(如is_a,part_of)和非层次关系(如affect,cause,create) [18],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方式将现实概念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认知术语学理论的不足。此外,框架术语学利用多语种语料库提取语义和句法信息,使得研究数据更具充分性,增加数据研究的可信度。
3.2. 框架术语学视角下范畴在文化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3.2.1. 食品术语翻译
食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又不可分割。Faber与Claramonte基于框架术语学理论,建构食品范畴中面包和米饭及其相关术语的文化框架语义模板(semplates),结合通用语料库English TenTen corpus (EnTenTen)与由小说La fillaestrangera [The Foreign Daughter],Bien Pretty,Americanah构建的文学语料库对其分析,借助Sketch Engine,一种可以处理大量文本的开源工具,能够生成词汇特性速描、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典、速描词语差异、词语的语法及搭配等 [19],进行检索,从而分析食品范畴中的面包和米饭等文化术语的语义以及文化背景。
研究发现,文化、地理、时间等因素影响着食品范畴的语义,特定文化中的食品能激活相应文化的框架,从而激活特定文化对于食品范畴的选择模式。食品范畴的高文化嵌入性导致在异质文化中难以找到能够充分表达源语食品所有维度的对应范畴,为防止语言层之外的意义的流失,部分文学作品选择继续沿用源语范畴术语,即采取不翻译的翻译策略。对于因文化植根性而被赋予种族色彩的食品术语范畴,在文学作品中一贯使用小语种(minor language)而非主要语言如英语、法语或德语,这似乎是一种有意识的政治行为,即双语主义。小说中的作者以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共享一种多元文化,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中的一份子 [20]。
此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特定文化对象的理解,并有助于更系统地描述文化的异同,还能够促进语言资源中文化信息的融入和阐释,为不同语言中食品术语范畴的对比研究奠定基础。
3.2.2. 哲学术语翻译
哲学文本具有特殊性,通常包含高度复杂的思想。西方哲学术语大多源于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和英语,因此,阿拉伯语并不完全与西方哲学术语兼容。Hassan以Abdel Rahman Badawi的The Philosophical Encyclopedia为例,运用框架术语学理论对百科全书中的哲学术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西方哲学术语与阿拉伯语哲学术语由于在认知框架方面认识论差异所引起的翻译问题,重点研究术语知识库的结构以及语义关系网络,以说明西方哲学术语如何被译为阿拉伯语以及如何运用框架术语学来解释哲学术语翻译 [21]。
为描述源语范畴与译语范畴间认知框架的异同之处,Hassan提出以下三个标准:相似的认知框架、不同的认知框架、全新的认知框架 [21],并采用Vinay与Darplent提出的四种翻译技巧:对等(equivalence)、调整(modulation)、仿造(calque)、文化借用(cultural borrowing)以分析Badawi如何处理各标准下的哲学术语翻译。对等(equivalence)是指译者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表达某事。调整(modulation)是指使用与源语和目标语不同的短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调整,译者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改变源语的语义观点。仿造(calque)或借译(loan translation)是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短语,并逐字逐句地翻译。借用(borrowing)是不经翻译将一种语言中的单词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Vinay与Darplent将对等和调整归为间接/曲径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 techniques),将文化借用和仿造归为直译(direct translation techniques) [22]。研究发现,哲学术语翻译的困难主要表现为认识论方面的认知障碍,哲学术语翻译技巧与术语的认知框架有关。巴达维在翻译哲学术语时从认知视角出发,在阿拉伯认识论框架内重新表述西方哲学术语,以促进西方哲学术语在阿拉伯的有效传播。在源语范畴与译语范畴存在相似或不同框架的情况下,可分别采用斜译中的对等和调整技巧。若出现新的框架,则采用文化借用(或音译)、仿造等直译技巧 [21]。
研究表明,为了理解专业语言中术语的含义,首先必须了解其用法的语义框架或概念结构。框架术语学创建了基于底层领域的概念网络,这些网络生成了该领域的动作和过程的模板,以及对该领域做出贡献的实体。在这个模型中,每个术语范畴都由一个具有一组概念关系的模板来描述,具体概念的框架结构使译者对此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更地道地用目的语表达这一概念 [23]。此外,该研究通过分析巴达维著作中西方哲学术语的译文总结出的翻译技巧对于哲学术语的外译具有启示意义。
3.2.3. Ecolexicon术语库
EcoLexicon是一个由英语、法语、德语、现代希腊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六种语言构成的环境领域的术语知识库(TKB),以可视化词典的形式表示特定环境领域的概念结构,并将其在语义网络中进行配置,以指定概念结构间的关系。所有条目均在语义网络中与相应的(子)事件和概念范畴相链接,从而为每个条目提供了大量的概念、图示和语言信息。Ecolexicon是框架术语学的实际应用,旨在帮助翻译人员、技术作家和环境领域专家对专业领域环境概念的深入理解,以便编写和/或翻译专业文本。EcoLexicon英语语料库是其分支之一,在SketchEngine中可作为开放语料库被使用 [19] [24]。
1) 法律术语翻译
法律研究的对象是行事文本,法律语言及其翻译既要考虑语篇本身结构,又要考虑语篇中的行为动词,这使得法律翻译异常艰难,甚至许多学者声称法律翻译是不可能实现的 [25]。
Faber与Reimerink指出,在法律术语翻译中,源语法律系统中基本范畴和概念可能与目的语法律系统中的完全不同,这便导致了跨语言间缺乏对等的法律术语。法律术语翻译真正的困难在于对于法律文本知识结构的认知框架的识解,其翻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为传递原文本信息的专业语言单位或术语找到最佳对应。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唯一方法是寻找不同文化中法律文本之间的共同点,而不是分歧。
框架术语学主张知识获取始于术语层,进而发展到短语层,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因此,术语在知识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于Kocbek对于法律术语及其翻译的研究,Faber与Reimerink的研究更具有聚焦性。Faber与Reimerink以国际环境法为例,结合Ecolexicon英语语料库,从框架术语学角度分析法律文本中的术语意义。研究发现,在法律文本中,谓词作为术语,在法律意义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意义与论证结构均与法律概念相关。并且,绝大多数法律体系中的语言都有与动词类以及激活的语义类相对应的词。通过分析它们的论元结构以及语义论元的概念范畴,可以深入了解法律文本的语义特征,突出法律框架中最突出的言语行为、行动和过程以及典型参与者的语义范畴,进而识解源语范畴与译语范畴间的同一性。因此,动词及其语义论元可被视为作为法律翻译基础的中介语 [26]。
将框架术语学应用于研究法律文本的述词论元结构(predicate-argument structure)是对社会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三角形法和语境感知法的补充,这提供了一种提取与人类互动和交流直接相关的底层知识结构的方法,侧重于文化现象之间的同一性,又不忽视其复杂性,从而为法律术语的跨语言跨文化转换奠定基础。
2) 生态术语翻译
Faber与Cabezas-García基于框架术语学理论,以Ecolexicon英语语料库中生态术语为例,使用Sketch Engine自动提取术语信息,研究从术语层到短语层建构知识框架来理清生态术语的语义关系,分析生态术语意义,识解和激活文本背后的知识结构,从而指导生态术语翻译 [27]。
研究发现,从术语层来看,多词术语(multi-word terms)具有述词论元结构(predicate-argument structure),描述论元结构需识别一个词项可以接受的论元的数量、它们的句法表达以及它们与谓词的语义关系。语义关系可以被理解为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s),将语义角色与范畴相结合便激活了知识框架。另外,句法结构不能阐明语义。例如,water pollution与oil pollution有着同样的句法结构,均结合了语义范畴“液体(liquid)”与“过程(process)”,但构成二者的语义角色不同,water pollution中water是受污染影响的实体(entity),而oil pollution中oil是污染源 [28]。
从短语层来看,对专业语言中短语的理解取决于读者扩展它们的能力,使它们适应更广泛的语境或框架。专门化语言框架是对空间及其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参与这些事件的实体的描述 [27]。框架可以分为概念框架(concept frame)和谓词框架(predicative frame)。概念框架多指由名词和名词短语指定的概念,用以描述实体属性,并为描述范畴及范畴结构提供模板。而谓语框架多由动词及其名词化所指定,用以描述动作和过程,并且根据情景类型及参与者来描述事件 [28]。谓词框架是由各种概念组成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性更强,更有利于文本理解。
研究结果表明,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译入语文本实现与源语文本在术语层、短语层等层级上的一致性。就生态文本翻译而言,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为传达文本信息的专业语言单位或术语寻到最佳对等(optimal correspondence)。译者首先应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然后识别术语的对应关系。某些范畴的意义及范畴间的关系在文本的表层结构中显而易见,但却只是范畴知识结构的冰山一角,译者需准确将其识解以突出文本中范畴间的语义关系,从而建构知识框架,促进术语的跨语传播。
3) 风力学术语翻译
可再生能源为知识资源创造了新术语。复杂名词(complex nominals)作为知识资源库中的主要成员之一,经常出现在英语专业文本中,但由于名词包装、成分缺失以及成分间语义关系的不明确,导致此类术语往往缺乏语意合成性(compositionality)与透明性(transparency),因此很少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Cabezas-García与Faber将Ecolexicon英语语料库中风力术语库传至Stretch Engine以生成词汇索引行(concordance lines)、词汇速描(word sketches)与词表(word lists)。后利用Stretch Engine的Keywords/Terms功能提取风力发电语料库中最典型的单字(关键字)和多字词汇单元(术语)列表,并自动与参考语料库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涡轮机(turbine)与风力涡轮机(wind turbine)在关键词列表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经查阅资料,研究者发现风力涡轮机(wind turbine)并没有被统一化处理,其下义范畴往往没有被描述。继而,研究者分析了Stretch Engine中所形成的词汇素描,从而去选择可以作为风力涡轮机下义范畴的候选术语,以期从概念上组织它们,促进知识获取 [29]。
框架术语学认为每个概念范畴都有一个由该范畴激活的语义关系所组成原型模板,它是同质特定范畴定义的基础,使语义关系变得明确,术语微观结构组织具有逻辑性 [12]。Cabezas-García与Faber根据框架术语学理论来填充风力涡轮机(wind turbine)的定义模板,运用知识模式(knowledge patterns)中语法及CQL查询以确认wind turbine (风力涡轮机)所编码的语义关系。他们在Sketch Engine中执行CQL查询,提取出具有特定词汇或语法模式的释义,通过释义提取的数据和专门资源中的信息对该模板进行了补充和确认。研究发现,对于合成类复杂名词,其意义可以通过相似的复杂名词来理解,因为由相似术语修饰的复杂名词在它们的成分之间建立了相同的语义关系。比如水平轴风力机(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和垂直轴风力机(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基于共享意义可以从概念上组织一个术语条目并将条目长度保持在最低限度,以促进对该领域知识的了解。此外,根据框架术语学以填充复杂名词术语的定义模板时,术语的定义应该由属(genus)和差异(differentia)构成,既能够反映由概念范畴激活的语义关系,又能突出术语条目的一致性 [29]。
该研究通过建构定义模板以揭示复杂名词的语义关系以及术语条目的语义组织,凸显术语意义,促进对复杂名词概念的理解。由于识解术语意义是翻译的基础,因此,该研究对复杂术语翻译具有借鉴意义,对双语和多语言资源的开发而言是一有价值的起点。另外,研究结果也为英语中复合词的形成过程中上位词所编码的语义关系添加了特定值。然而,该研究发现仅适用于合成类复合名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 岩溶地质学术语翻译
岩溶地质学(karstology)又称喀斯特地质学,是处于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为对岩溶地质学中的术语定义进行跨语分析,比较克罗地亚语和英语中定义策略的认知框架,Vintar与Simeunović从框架术语学视角出发,基于克罗地亚语和英语双语语料库中岩溶地质学术语,先使用词汇–句法模式(lexico-syntactic patterns)提取候选定义,后手动验证候选定义,区分出定义与非定义。最后,采用Faber提出的EcoLexicon模型,并引入了其它概念范畴和语义关系,在特定维度和语境中激活概念,识别每个定义的语义成分,并用语义范畴和关系来注释定义。
Vintar与Simeunović从语义维度比较克罗地亚语和英语中岩溶地质学术语定义的认知框架,定量分析出两种语言中该领域的概念范畴以及典型的特定概念范畴中的语义关系主要为形式(has_form)与位置(has_location),进而筛选该领域定义最为复杂的术语——喀斯特(karst)及其相关术语,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探究在两种语言中它们的认知模型是否有重叠之处。
研究发现,支配专业文本知识呈现的认知结构不是普遍的,它不仅取决于语境、语域或作者的信念,还取决于定义形成的语言。比如,英语中[limestone area] ([石灰岩地区])的定义框架可能是is_a [process],has_result [result],显然,在英语语境中,石灰岩地区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过程亦或是一种结果,然而这种定义框架在克罗地亚语中是不存在的 [30]。研究结果表明认知结构与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鉴于概念范畴的动态性与跨学科性,当概念范畴进行跨语传播时,构成概念认知边界的各维度可以通过知识向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转移和扩展而被重组或修改,因此,对概念范畴结构的跨语言跨文化分析是构建知识库、本体和其他领域本体表示与推理的关键一步。
此研究将框架术语学的原则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和一个研究较少的语言对——克罗地亚语与英语,所进行的描述性分析无疑是新颖的。此外,迄今为止,多语言术语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植根于传统的以概念为导向的方法,主要研究搭配和短语的形式包括语言或翻译特有的信息,该研究基于认知框架建构多语言的定义模板,重点分析岩溶地质学术语在克罗地亚语与英语定义模板中概念范畴的语义关系的异同,为多语言术语学及其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4. 结语
术语翻译在本质上是以范畴的跨语言跨文化转换为基础的认知决策过程。术语能力并不意味着译者必须掌握专业术语,而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识别术语范畴,在异质文化中对其进行跨语转换,并能够充分使用术语。社会认知术语学与框架术语学先后将原型结构与认知框架引入术语学研究,虽采用不同的认知模型研究术语,但二者均认为术语具有多维性、交际性、认知性、动态性、发展性;强调研究性分析在术语研究中的重要性;聚焦于分析范畴的知识结构与范畴间的动态语义关系,凸显术语意义,识解文本背后的术语体系与文化,这无疑打破了传统术语研究唯标准论的局限性,为范畴的跨语跨文化转换奠定基础。国内对于文化术语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术语翻译难点、翻译原则、翻译策略,术语翻译方法论层面与认识论层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可以说,认知术语学基于范畴所建构的认知框架与模型对我国术语译介研究,尤其是文化术语译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