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老年人口2021总人口是26,402万人。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0%。中国目前的老龄化问题带了诸多问题,劳动人口短缺,老人养老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重大影响。老人养老问题严峻,如独生子女养老负担重,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养老难度大等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教育支持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一方面教育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教育受家庭背景优势的传递,通过家庭资本及教育资源的传递使得子女获得更高的教育机会,父代教育水平传递到子代,家庭经济、教育的优势显现,对老人、对子女、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正向影响。目前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应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不仅通过给老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也可以通过增加子女的教育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2.1. 文献回顾
Grossman的健康需求理论表明文化水平对个体健康的正面影响 [1]。同时,由于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使他人获益 [2]。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可能与父母及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健康知识、技能和行为。但是对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 [3] [4]。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老年健康的好处可能会在父母的一生中累积,导致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子女教育在健康方面的差异更大 [5] [6]。在我国这样根深蒂固的养老观念下,代际支持是影响老年父母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毛瑛(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分析中子女代际支持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男性子女和女性子女给父母提供的健康支持不同 [7]。教育经济学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田汉族(2021)研究个人教育投资和子女教育投资的动机,个人教育投资的动机主要是更高的经济受益与社会地位,国家教育投资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的增长 [8]。教育本身确实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正向影响 [9] 但是教育对家庭的回报、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的影响相关研究不足。鉴于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密切关系,接受更高教育的子女可能会与父母分享其财务资源等,接受更高教育的孩子还可能与父母分享其获得的健康知识、技能和资源,但是相关实证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尝试使用CLASS2014中国老年追踪调查研究子女文化程度对老年父母健康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我们重视子女教育带来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子女通过教育获得的教育知识改善父母健康状况。最后对父母健康状况的研究对我们应对健康老龄化具有建设性影响。
2.2. 理论假说
代际人力资本传递理论的相关研究认为子代的人力资本传递是父母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养儿防老的理念使得父母对子女为其提供赡养服务的期待非常的高,并且这种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的关系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以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在孝道与制度的双重约束下,父代无条件给予子女支持,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包括经济资源供给、日间照料和情感慰藉。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父母对子女的经济依赖越来越小,但是日间照料和情感上的依赖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子女与父母同住所能提供的日间照料和精神慰藉就更多,并且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的需求不同。在我国这样根深蒂固的养老观念下,代际支持是影响老年父母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父母对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后,子女获得更高的文化程度,相应就能得到更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能够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健康知识,以作为对父母早期的投资回报,相反受教育程度低,便没有更多的能力给予父母更多的支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以下理论假说:
假说1:子女文化程度越高,对父母的健康帮助越大。
假说2: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子女是否与父母同居是子女文化程度影响中老年父母健康的重要机制。
假说3:子女文化程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父母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3. 数据与变量说明
3.1. 数据来源
采用2014年的中国老年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进行研究,CLASS数据库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的中国公民。总样本量为11,900。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把子女年龄小于25岁、还在上学和缺失等的样本点删除。
3.2. 变量描述
研究选取父母健康作为因变量。将自评健康中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归为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很健康归为健康,健康赋值为1,不健康赋值为0,本文的主要自变量是子女的教育程度。我们将子女的教育程度定义为共同居住的子女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该变量用0-5的序数来表示,0表示文盲;1表示私塾;2表示小学毕业;3表示初中毕业;4表示高中或职高毕业;5表示大专毕业;父母教育同此处理。其他控制变量包括父母特征,如年龄分为(60~64、65~69、70~74、75+)、性别、户口类型、婚姻状况、教育等。子女特征,是否与父母同住、子女经济状况等;户口分为两类,分别是农村户口、城市户口、本文将城市户口赋值为0,农村为1。自评健康中,健康赋值为1,不健康赋值为0,其他变量则可以直接从CLASS数据库中得到,在此不再赘述。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1. 基准回归
根据理论假说,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1是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是因变量和自变量和控制变量间的影响。模型2加入了变量父母对子女的经济依赖程度。模型3加入变量子女和父母是否同居,回归结果(见表1)主要显示如下:
1) 模型1表示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的自评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回归结果显著,只有婚姻状况不显著。
2) 模型2表示子女父母的经济支持对父母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3) 模型3表示是否与父母同住也分担了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程度,如下表。
因此表明子女文化程度越高,对父母的健康帮助越大,假设1成立。并且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子女是否与父母同居是子女文化程度影响中老年父母健康的重要机制,假设2成立。

Table 1. Influence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level on parents’ health
表1. 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
注:报告里括号中的数值是稳健标准差;***p < 0.01,**p < 0.05,*p < 0.1,1%、5%、10%水平的显著性。
4.2. 异质性分析
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年龄、性别、城乡方面的异质性,以便更好地了解子女文化程度与父母健康之间的影响差异(见表2)。对于性别层面的异质性来说,我们发现子女文化程度对男性父母健康的影响显著性高于女性父母。表2的第(3) (4)列的数据显示,子女文化程度对农村父母健康的影响程度大于城镇父母的。年龄异质性层面,本文根据我国国情把年龄分为60~64、65~69、70~74、75+四个年龄组别。表2的第(5) (6) (7) (8)列显示,年龄越小的父母,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系数越大,子女文化程度对年轻父母的自评健康影响程度大于对年长父母健康的影响。综上所诉,假设3成立。

Table 2. 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level on parents’ self-rated health—gender, age and region
表2. 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自评健康的异质性分析——对性别、年龄、地区
5. 结论及讨论
通过对子女文化程度的关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让父母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的投资,不仅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还能够帮助减轻政府面临的大量的养老问题。文章分析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是否受经济状况和与父母同居的影响,在控制了这两个变量后,子女文化程度对父母健康的影响依然显著,表明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子女是否与父母同居是子女文化程度影响中老年父母健康的重要机制,即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 [10]。子女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能够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就越大,其学到的健康知识和情感知识越多,便能给予父母更多正向的情感支持。并且文章通过子女年龄、性别和地区上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子女文化程度对男性父母健康的影响显著性高于对女性父母的影响,子女文化程度对农村父母健康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城镇父母的影响,可能是由于农村子女文化水平高,其自身生活状况的改变更大,对农村父母的精神方面的安慰和支持高于城镇,农村父母从前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到了解,因此对其健康上的改变更大。除此之外,子女文化程度对年轻父母的健康状况的影响高于对年长父母健康状况的影响,子女文化程度对60岁父母健康的影响到对75岁以上父母健康的影响,随父母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60岁以上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会逐渐下降,对子女给予其的健康知识的理解度会逐渐下降,物质上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子女受教育程度对他们的影响会逐渐下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子女文化程度对中老年父母健康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加大教育投资,关注子女文化程度带来的有利影响,个人获得较高的教育后,不仅对个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具有帮助,并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健康知识改善父母健康状况,政府增加教育投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能够从长期发展角度改善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对父母健康状况的研究对我们应对健康老龄化具有建设性影响。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对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影响更大 [11],本文的异质性分析结果也表明,子女文化程度对农村父母的健康状况影响更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适当的教育投资倾斜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也能够促进父母的健康状况。因此重视子女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投资,其对父母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金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KY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