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颁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政策,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2020年8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这是国家层面专门出台针对双创示范基地的政策。衡阳市政府积极相应国家政策,随即出台了衡阳市关于支持和鼓励返衡创新创业的若干扶持政策。2013年,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衡阳市政府于2019年5月颁布了衡阳市关于“促进衡阳市大众创业和创新发展”的支持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创业者返衡创业。本文基于衡阳市政府鼓励和支持创业者在衡阳创业的事实,设计了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体系调查问卷,从多个方面对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1]。为衡阳市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方针提供智力支持。
2. 研究设计
2.1. 调查问卷的基本设计
本文调查问卷的基本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说明,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结果完全用于学术研究,无任何商业用途,不涉及个人隐私。第二部分是返乡创业大学生基本信息,包含来源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企业近三年平均利润等6个方面。第三部分是问卷的发放地点和数量。根据衡阳市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设置不同的抽样地址,在衡阳市发放1000份问卷。第四部分为两个开放式问题,主要了解返乡创业活动对区域周围环境的影响,分为对区域的环境影响和区域的经济带动的影响。通过整理湖南2015~2020年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发现,湖南省返乡创业人员的利润从3万元到10万元约占56%,这些企业近三年的平均利润在8万元左右。根据利润幅度比,按照平均利润标准8万元来衡量创业者返乡的成功程度。在参考了学者的相关研究后,编制了本研究的问卷 [2]。
2.2. 数据来源
本文影响因素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问卷市井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20年6月3日~2020年6月14日期间,在衡阳市下属的各县区中随机抽取10个县区,每个县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累计回收调查问卷1000份,从1000份调查问卷中,按县区划分,每个县区随机抽取40份,累计抽取400份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358份,有效率是89.5%。
2.3. 数据分析
1) 样本基本特征
从表1对有效问卷的人口学特征信息分析得出:来源地方面,当地农村籍返乡创业大学生185人,占51.68%,外地农村籍返乡创业大学生126人,占35.20%,非农村籍返乡创业大学生相对较少,只有47人,占13.13%。性别方面,男性334人,占93.30%,明显高于女性样本的6.70%。年龄分布要集中在两个阶段,22~30岁177人,占49.44%,25~44岁181人,占50.56%。学历方面,占比最多的学历群体是本科占58.10%,其次是大专学历占38.27%,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62%。从创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三产服务行业(文化旅游、餐馆)从事最多,占20.67%;其次是农业,占18.44%;再次是林业,占11.17%,畜牧业也超过了10%,渔业、文教(学校、幼儿园)、医药卫生、科技(电商)等占比较少,样本中返乡创业大学生行业分布较为全面,各行各业都有涉及。企业近三年的平均利润方面,3~10万元的企业群体最多占总样本的55.87%,其次是10~15万元和3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分别占16.76和15.08%,15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2.29%。总体看来,各个群体在指标中的各类别均有覆盖,数据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basic in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表1. 返乡创业大学生基本信息统计表
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较为年轻。二是文化程度比较高。以本科学历为主,本科以上学历占61.72%,专科以上学历占38.27%。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高学历人群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高学历人群主要在35岁以下。第三,有理想有抱负。因为这些创业者比较年轻,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管理方法,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 [3]。
3. 湖南省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的动机与原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本文通过查阅调查问卷得知,衡阳市域内,大学生返乡创业主要由以下因素组成:首先是实现人生价值,28.1%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人生价值;而选择有合适的创业项目的人数占比为23.7%;有17.3%的人认为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要照护家人。回乡可以发挥家庭中每个人的作用,互相照顾;15.9%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家门口有政府创业支持;7.6%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有为家乡做贡献的想法;5.6%的人认为在城市创业远比回乡难。可见,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衡阳市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中,实现个人价值和合适的创业项目是主要影响因素。
3.2. 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家庭特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在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过程中,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创业行业、不同的资金渠道对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明显。如果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对返乡创业的创业者来说是有利的。结果显示,家庭资本较高的大学生更有可能返乡创业。
3.3. 返乡创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支持对创业的影响
返乡创业的经济支持对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时,最受到返乡大学生关注的是从周围人群的借款,这主要表现在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的家乡在衡阳本地,在当地拥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和亲戚朋友,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如果遇到资金困难,首先会想到亲戚朋友借贷,这样的手续和成本都是最低的,因此,如果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过程中能有足够多的亲戚朋友的帮助,那么对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其次,吸引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有税收减免政策和土地优惠使用政策,这些衡阳市政府的支持政策对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吸引程度很大,因为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初级,由于资金有限,如果政府能够给出足够的税收减免政策和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的话,那么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这样对于刚刚走出学校,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

Table 2.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table when starting a business
表2. 创业时满意度评价表
的。其他影响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如表2所示。
3.4. 创业者缺乏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或者缺少管理人才对企业成功的影响
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适当的企业管理技术。由于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刚刚从学校毕业,社会经验缺乏,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原材料的底价行情、不清楚人力资源的行情等等,这些都会增加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本。而且对于刚刚毕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初次创业的他们,既是管理者,也是劳动者,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技巧,使得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可能会错过很多留着人才的机会,和控制成本的机会,随着大学生创业企业规模的增大,这样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企业所背负的成本支出会越来越大 [4]。
4. 提高湖南省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建议和对策
4.1. 优化服务支持策略
首先,衡阳市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创业资讯。使得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衡阳市当地市场行情和准确的把握创业机会,这样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创业成功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其次,通过政府的创业资讯,可以使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利用自身大学生创业的优势,获得政策上的红利。最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力度。使衡阳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的学习到对自己将来返乡创业有益的技术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管理技术,让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在创业之前能够知己知彼,提高创业成功几率。
4.2. 优化金融贷款政策
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由于资金有限,即使有优质的项目,也会因为缺乏资金而放弃,因此,衡阳市当地的金融机构需要不断优化其金融贷款政策。可以成立农村大学生信贷专项通道,委派工作人员专职专岗,负责审核农村籍大学生的金融贷款业务。如果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确实拥有优质的创业项目,那么,专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农村大学生信贷专项通道直接上金融机构主管领带汇报,在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的优质项目上提供额外的金融信贷额度和更低的金融贷款利息。通过完善的金融优惠政策去帮扶衡阳市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
4.3.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农村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果农村大学生造成沉重的工业税负和低收入,农村大学生可以选择回城市工作。因此,要继续加强对已回国创业的农村大学生的税收帮扶能力建设,让已回国创业的农村大学生享受与其他群体同等的优惠待遇;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群体和自然残疾人兴办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政策;在农业创业、农业加工、新技术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不能缴纳到期税款的,按规定延长纳税期限,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对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免征相关税款。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大学生家乡创业政策的良好运行 [5]。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要打造农村大学生创业平台,加强创业园区建设,提高投入,改善资金引进条件,降低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成本。同时,必须利用公共财政和社会资金,加强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农村土地,统一规划城市建设,构建与城市相协调的宜商宜贸互动模式。这是为了实现农村地区资源共享,为土地集约利用和规模化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4.5.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大力加强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县级财政支持力度,为农村大学生创业培训提供充足资金,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创造的创新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激励。降低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贷款担保比例,增加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补贴。同时,乡镇级金融办要深入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群体,真正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对症下药。
4.6. 加强对返乡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
可设立农村大学生返乡技能培训专项帮扶中心,解决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同时,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鼓励青年专家技术人员讲授农业特色技术,举办各类科技交流大会,邀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真正提高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技能。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结构二重性”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编号:DIA20035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