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名字作为一种语言,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人所重视,承载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虽然名字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大多数人认为名字在一生中有很大的意义。名字伴随人一生,一个有内涵的好名字除了通过直接运用美词,让人听其音而知其意外,往往还要通过一定的联想,才能探索到取名者的“弦外之音”,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让人回味无穷也使当事人终生受益 [1]。人名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名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名有着不同的命名风格,这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因此,研究不同时期的名字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和语言。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2000个80后(出生于1980到1989)的名字和2000个00后(出生于2000到2009)的名字为样本,其中每个年代男女人名各1000个,自建语料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并运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尝试分析两个时代名字名的构造方式、高频字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
本研究对人名研究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比不同时代人名的变化,能够看出社会的变化以及当时人的社会心理。另外,还能为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同时,本研究也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2. 理论支撑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语言中的社会现象的学科,关注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表达人的思想,而且还具有社会意义,语言与社会环境会相互作用。语言不能脱离社会,它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始终依赖于人类社会,语言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经济、地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变异、语言接触、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其中最主要的是研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语言变异。语言变异由许多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不仅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等,还包括一些社会因素、历史和文化方面。
人名作为一种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随着社会的变化,它也在变化。因此,通过对两代人的人名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变化和社会心理。
2. 文献综述
谭汝为 [2] 从语音特征和修辞角度研究姓名。何晓明 [3] 从人名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探索汉语人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揭示命名的文化特征。苏培成 [4] 研究人名中的异体字,认为语言文字的规范要借助行政力量。钱兴 [5] 研究命名技巧和命名艺术,为人们命名提供一些参考。唐雪凝 [6] 从人名与社会关系研究人名,主要探讨人名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特点,同时挖掘人名所反映的社会状态、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综上所述,对人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位学和人名和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等。然而,对不同年代的人名进行比较研究很少,更不用说对80后和后00后人名的比较研究了,因此本文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3. 调查结果
中国人的名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姓和名。姓具有传承性,基本上不会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改变;而名是千变万化的,与姓相比,名更受社会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只对名进行研究。
3.1. 名的构造方式
名一般包含一个或两个字,有时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例如:张三,张是他的姓,三是他的名,所以它是单字名;刘德华,刘是他的姓,德华是他的名,所以它是双字名;朱迎羽风,朱是她的姓,迎羽风是她的名,所以它属于三字名。近年来,三字名经常出现。因此,本文将名的构造方式分为:单名、双名和三名。
本文分别对80后和00后人名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和表2。

Table 1. The structure of “post-80” names in Pudong New Area
表1. 浦东新区“80”后名的构造情况
在抽样选取的人名样本中,对于80后,单名有856人,占总数的42.8%;双名的有1144人,占总数的57.2%,但在收集的数据中没有名字是三字名。

Table 2. The structure of “post-00” names in Pudong New Area
表2. 浦东新区“00”后名的构造情况
对于2000~2009年出生的人,我们可以发现,有256人使用单名,占总数的12.8%,有1702人使用双名,占总数的85.1%,只有42人使用三字名,占总数的2.1%。虽然三字名数量不多,但也许反映了命名风格的新趋势。
3.2. 两代人名中的高频字
高频字指在姓名中使用最频繁的汉字。高频字不仅能反映出最流行的人名,找出人名的重复率,还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对高频字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将分别统计80后和00后名字中的高频字,这里,次数出现20次以上的汉字将被视为高频字,具体情况详见表3和表4。

Table 3. High-frequency words in “post-80s” names in Pudong New Area
表3. 上海市浦东新区“80 后”人名的高频字
由表3可以看出,高频字有25个,使用频次为819次,占80后人名样本的40.95%。显然,在80后名字中,高频字相对比较集中。一方面,它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思想和知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名字的重复。

Table 4. High-frequency words in “post-00s” names in Pudong New Area
表4. 上海市浦东新区“00 后”人名的高频字
由表4可以看出,高频字共有15个,使用频次为565次,在收集的00后数据中占28.25%。与80后相比,“00后”名字中的高频字并不多。
4. 结果分析
通过对名的结构和高频字以及社会文化心理进行分析,本文得出了两代人名的变化。
4.1. 人名呈现双名化趋势

Table 5. The structure of “post-80” and “post-80” names in Pudong New Area
表5. 上海市浦东新区“80”后和“00”后单双名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80后单名的比例为42.82%,高于00后,单名在20世纪80年代更受欢迎。而00后更喜欢用双名,双名的比例从57.2%上升到85.1%。此外,00后的名字中也出现了三字名,但80后的名字中却没有三字名。
80年代流行单名主要是以下原因。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解放,崇尚简约,简练的单名更受当时人们的心理欢迎。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姓名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方便他人识别和记忆,而单名恰好迎合这样的想法。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自由化,家谱逐渐减少。大多数人在他们的名字中放弃使用辈分字。与辈分字相比,单字名更时尚。其次,与从众心理有关。许多作家选择单名作为笔名,如巴金,茅盾等,这些名字人们耳熟能详,当时的人们认为一个字的名字是优雅和精致的象征,所以在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名。
然而,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比以前更多。他们希望为孩子选择一个好名字,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渴望,并祝愿孩子好运、健康、富强和智慧。但由于单字名字数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同时,单字名重名率较高。因此,00后更喜欢选择双字名而不是单字名,双字名的比例从57.2%上升到85.1%。“双名形式比单名有利,提倡双名” [7]。双名比例的上升与张书岩的观点相吻合。此外,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发现有很多属于“父姓 + 母姓 + 名”的姓名结构,比如黄孙艺,乔曾烽等。这种新的命名方式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加到孩子的名字里。这种新命名风格的流行是双字名增加的另一个原因。
4.2. 用字的差异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发现80后和00后名字在汉字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2.1. 字的选择面更广
本文采集到的数据中80后的名字有25个高频字,00后有15个高频字,但只有3个字是相同的,它们是文,宇,博,除此之外其他高频字都不相同。00后名字中高频字的减少,证明00后选择字的范围比80后更广。
4.2.2. 虚词的使用增加
今天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想,它使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思想的解放和个性。尤其是在人名的选择方面。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人们更愿意选择创新和独特的人名,包括使用虚词,如子,可,若等。而在80后高频字并没有出现这些字。子出现了35次,在00后高频字排名第九,一出现了28次,可出现了22次。很明显,虚词在00后人名的使用逐渐增多,这些字越来越受欢迎。
4.3. 社会心理变化
人名通常由父母命名,这个名字通常承载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父母在取名时总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影响。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动荡,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反映在人名上,张书岩在的《姓名·汉字·标准化》中提出,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人名最明显的变化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8],如胜利,爱国,爱武,建设,援朝等。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以前相比,生活已经足够富裕,人们在政治上已由单纯的热情变为成熟,他们并非不再关心政治,而是少了些外在的东西,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内在修养、自身素质的提高 [8]。父母在取名时自然受到当时的社会心理影响。比如,当时的人们希望子女美丽大方,如芳,丽,静,娜,艳等;像自然景物一样美好,如春,雪,梅,花等;像山峰一样伟岸,如伟,峰等;像浪花广阔,勇往直前,如涛;还有期望子女有志向有知识,如志,博等。
二十一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期望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健康、幸福,拥有良好的品格修养。例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以后杰出,让他们自豪,便会选用相关的字,如杰,豪等;有的家长期待孩子能够永远快乐喜悦,如欣,佳,怡等;有的家庭把孩子看作珍贵的宝藏,如琪,琼等;有的父母重视学习,看重知识,如文,博等。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开始涌现,如若涵,子轩,若然,可然等,这些名字在80年代人名中是没有的,这些名字不仅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诗意的味道,还意味着父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子女的期盼也改变了。
5. 结语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名作为人们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人名是一种语言组合,对于人名的研究是了解当时社会和语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具有很大的语言学研究价值。
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2000个80后的名字和2000个00后的人名为样本,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分析这两个时代人名的单双名、高频字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情况,得出了几点变化:第一,人名呈现双名化趋势。第二,用字的变化。第三,愿望和期盼的变迁。当然,更多的变化需要去探索和研究,本研究的语料不足够大,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也会影响下一代的名字,这是本调查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