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女排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积淀与升华,“中国女排”意味着“中国女排精神”,代表着“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为国争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振兴中华,走向世界”的民族精神,得到了世人的公认。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当时的《人民日报》连续刊发文章“三赞女排精神”,号召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实际上,“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竞技范围,而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女排精神”的广为传颂,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
何为新时代女排精神?新时代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是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不可磨灭的精神信仰。总结起来可将新时代女排精神划分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女排精神被纳入其中。因此,对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的价值研究,为实现中国梦体育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2. 中国女排精神的诞生与发展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当时的《人民日报》连续刊发文章“三赞女排精神”,号召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老一代的中国女排创下“五连冠”的佳绩,刷新了是世界排球史的记录。这一记录对各行各业发挥了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为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华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并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回顾“五连冠”辉煌征程,依然觉得如此生动真实、激情澎湃。女排精神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部分。这种精神就是伴随着“五连冠”奇迹而诞生的。之后女排陷入了低谷时期,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排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难中前行,在落后中奋进,在坚持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女排袁伟民、陈忠和、郎平等三届主教练(1976.06~2019.12)不断砥砺的“中国女排精神”,始终伴随着一届又一届的中国女排。
进入新时代,中国女排在2014年获得世锦赛亚军、2015年获得世界杯冠军和2016年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特别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表现出要球不要命的钢铁般的意志力,以3: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夺取奥运会金牌。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之前,中国女排夺得了十连胜,提前一轮卫冕成功,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为祖国母亲献上了一份厚礼,增添了一份喜悦。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年9月30日会见中国女排教练和运动员代表,习近平指出,“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你们,每一场比赛都有亿万人民为你们加油。”这说明了此时中国女排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正是因为中国女排的骄人成绩才赢得社会大众的关注和瞩目。总书记用“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十六字真言高度概况了女排精神。新时代下的中国女排不只是夺冠,更多的是传承和发扬女排精神,是面对劲敌敢于亮剑、奋斗到底的精神,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薪火相传的精神。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一直引领着正在努力奋斗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拼搏。
3. 中国女排精神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但是分析进入新时代以来关于女排精神的价值研究却鲜有报道。为填补国内外对于新时代中国女排群体和“女排精神”这一研究范畴的空白,并分析总结出中国女排女排精神的价值研究塑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中国女排精神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对女排精神的价值凝聚提炼,阐明女排精神价值的时代意义,以促进大众对女排精神价值更深层次的认知。
1) 基础理论研究:对中国“女排精神”进行词义说明,《宣传舆论大辞典》中解释说明了“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姑娘们勇敢拼搏和顽强战斗的总概括 [1];冷震北(2018)指出加强对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女排精神是激励青年追求理想的精神导向,对青年的德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2]。
2) 个案研究:个案调查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方法,欧阳雨婷的关于中国女排的媒介形象研究,通过《人民日报》从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的纪实报道为依据,总结“女排精神”塑造媒体形象以及媒体形象的变迁给我们的启示 [3];蒋旻(2016)认为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在于:为建设体育强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4]。
3) 应用研究:该研究领域成多元化趋势,王军伟等(2017)提出女排精神与时俱进,已内化为一种民族与时代的精神,具有增强民族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筑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5];孔德方(2012)“女排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研究从“女排精神”的内涵出发,把“女排精神”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并且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探讨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关系 [6]。
4) 时代价值研究:钟秉枢等(2020)认为女排精神奠基于一种真切的身体文化;一种独特的项目文化;一种超越的争胜文化;一种创新的团队文化;一种坚实的制度文化;一种代际传承的精神文化 [7];舒为平(2020)认为女排精神具有发挥示范效应,在中国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文化自信以及良好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 [8]。
近年来,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但是关于“女排精神”的实质性研究却鲜有报道。
综上所述,国内学术研究者对于女排精神是充分肯定的,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对中国女排精神的做了很好的研究,虽然在内涵见解上稍有不同, 但都是对其的肯定。女排精神已经从“竹棚精神”中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等的体育精神发展成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奋斗青年。女排精神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方面都有不同的价值,而这恰好是中华民族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更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
但在已有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 理论深度不够,对“中国女排精神”产生的历程中,突出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方面关注较少;2) 研究视角略显单一,对一辈革命家,亲自做好了领导和支持中国女排工作,有效地推动中国女排打翻身仗的历史形成和传承体育精神方面的内容缺少深度挖掘;3) 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很多社会研究方法尚未在“中国女排精神”研究中得到有效应用。
4. 中国女排成长之路学术价值研究
4.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举国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体育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历史形成的,是我国体育运动取得成就的定海神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女排实现跨越发展,用短短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
2) 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有着强有力的人民支持和制度保障。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并办成大事,关键在于我们有着强有力的人民支持和政治与经济制度保障。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振兴中华的先锋,喊出时代最强音。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2022年2月3日正式公布,前江苏女排主帅蔡斌成为新一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蔡斌表示,他会带领新一届中国女排的队员们继承并发扬好新时代女排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祖国至上。
4.2. 在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关心支持下,才有中国女排的成功
中国女排之所以成功,是老一辈革命家关心支持的结果。周恩来总理引进日本大松博文及其训练法。在此基础上,中国女排形成了“三从一大”训练理论和原则,从而推广成全国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宋任穷、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关心支持中国女排。特别是贺龙同志提出“三大球不翻身,我死不瞑目”,对推动中国女排打翻身仗,亲自做好了领导和支持工作。可以说,没有党的领导,老一辈革命家关心支持就没有中国女排的成功与辉煌。
4.3. 有助于宣传“中国女排精神”是世人公认的体育精神
中国女排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赛场上展现了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的傲骨英气。中国女排精神折射出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党的革命精神乃至中华民族精神。不仅看到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还看到了不怕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时正需要一种热爱祖国、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精神来鼓舞和激励,以激励中华儿女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一路往前。十次世界冠军背后,是一代代排球人的努力和汗水,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艰辛重新屹立的生动见证。女排精神一直延续到今,随着文化的变迁,它的内涵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女排精神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却也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它是时代的镜子,也是时代的先锋,传递着时代信息,也彰显了时代的价值。时至今日,女排精神已经超出了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女排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人的公认。
4.4. 有利于新时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已慢慢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流,但是同样,越来越多的诱惑出现在身边,电子产品的普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等,都可能会对青年的发展造成影响。我们应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各级各类校园文化,以学校为切入点,将女排精神融入学校里,让学生在学校环境里学习女排精神。全力加强青年学子的品质修养和人格教育,为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注入新能量。时代一直在改变,每个人对于女排精神的理解有所改变,但是中国女排表现出敢拼敢干敢吃苦的精神却是代代相传的。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一方面要加强和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后备力量建设,特别是打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努力提升青少年竞技水平实力。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女排精神被纳入其中。使“扎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等信条成为中国人和各个行业砥砺前行的精神内核。青少年可以通过学习女排精神中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来提高自己自身的修养,有利于新时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早日共圆中国梦。
5. 结语
在2021年的《夺冠》的电影当中,导演陈可辛说中国女排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取得胜利,但是每一次都会竭尽全力,顽强拼搏,用汗水和永不言弃来诠释女排精神。纵观中国女排光辉历程,女排精神最核心的内涵就在于“爱国”。中国女排赛场上顽强拼搏、敢于争先、坚持不懈、永不言弃,都是为了心中那一面鲜红的国旗!时代在不断进步,如若故步自封,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价值是难以实现的。女排精神是灵魂,是女排姑娘们在战场顽强拼搏的动力,是夺冠的基础,却不是夺冠的绝对条件。中国女排要长久不衰的屹立在世界,就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女排精神不断传承、更新,与时代、社会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