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1],由于胫骨前方软组织覆盖较少,在骨折发生后,常会因出血等导致局部肿胀,出现水疱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治疗的难度及治疗时长 [2]。因此,一种有效的消肿方式能大大降低围术期时间,减少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七叶皂苷钠提取自传统中药娑罗子,能在一直渗出的同时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达到消肿的效果 [3],因此,本研究通过将七叶皂苷钠应用于胫腓骨骨折病人以实现围术期消肿,意在对该药物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2.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年龄>16岁及<75岁患者;2)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干骨折;3) 术前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均正常;4) 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史。排除标准:1) 需长期抗凝治疗患者;2) 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者;3) 伴有慢性疾病或恶病质不易耐受手术者。
2.2.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对自2020.06~2021.11入住本院创伤骨科的单纯胫腓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筛选共纳入患者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9.94 ± 15.43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2.3. 方法
术前处理: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跟骨结节牵引术,患肢制动并抬高15˚~25˚,指导患者患肢进行足背伸及跖屈锻炼,2次/天,200下/次。
实验组:患者入院在对照组行骨牵引及物理消肿基础上口服七叶皂苷钠片(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 mg/片),于早餐及晚餐后口服2片。
术后处理:
对照组:患者术后患肢继续抬高以促进消肿及血液回流,指导患者术后进行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舒缩运动锻炼,动作力度以不感到肢体疲劳或疼痛加重为适宜,早、中、晚各2次,20下/次。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物理锻炼基础上口服七叶皂苷钠片(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 mg/片),于早餐及晚餐后口服2片。
2.4. 评价指标
消肿效果评估:对两组患者受伤后24小时内、受伤后第5天对小腿周径进行测量,同时测量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5天小腿周径。比较伤后第5天与第1天差值评估术前消肿效果,通过比较术后第5天与术后第1天差值比较术后消肿效果。
疼痛评估:运用视觉评分法进行评估,采用一条长100 mm的线段,患者自主对疼痛值进行标注,最左端为“无痛”,记0分,最右为“最痛”,记为10分。具体分值根据线段距左端的距离与整条线段长度的比例进行计算,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
并发症情况:观察记录消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药物性皮疹、静脉炎、静脉疼痛及血管条索状红肿等。
2.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 (SPSS公司,美国)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术前效果
试验组患者伤后第5天与第1天小腿周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338, P = 0.00),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差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 = −0.781, P = 0.44),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表1. 术前两组患者比较
3.2. 术后效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第5天与第1天小腿周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 = −0.789, P = 0.44),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 = 0.116, P = 0.91)。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surgery
表2. 术后两组患者比较
4. 讨论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其致伤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等高暴力损伤及摔伤等低暴力伤,因此其易受伤人员涵盖中青年及老年人群 [4]。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骨折后周围组织发生肿胀会导致筋膜内压力增高,皮肤张力增大,会引起水疱、皮肤破溃坏死甚至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延长患者治疗时间 [5]。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常需手术复位固定以尽快恢复下肢功能,但术后常存在多种并发症,若皮肤条件较差,还会增加术后刀口甚至内植物感染可能,最终导致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 [6],增加患者痛苦及治疗时长,同时产生了较高的经济负担。
药物消肿联合患肢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对患肢进行消肿,能起到加快康复进程的作用 [7]。有文献报道,七叶皂苷能促进前列腺素(PGF) 2α的合成与释放,进一步提高PGF2α/PGE1的比值,提高血管壁张力以稳定微血管稳定,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渗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消耗 [8] [9]。同时,七叶皂苷钠还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提升静脉收缩能力,增加静脉张力,进一步提升微血管及细胞的稳定性,有效改善微循环 [10] [11]。有文献指出,七叶皂苷钠能改善患者IGF-1水平,促进其余酪氨酸激酶受体相结合,从而对其信号通路进行激活以调控细胞代谢 [12] [13]。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七叶皂苷结构与维生素E类较为相似,能抵抗氧自由基改善皮肤坏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刀口缺血坏死,肢体肿胀及水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15] [16]。
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应用七叶皂苷钠的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消肿效果较传统物理消肿治疗相比有明显改善,证明七叶皂苷具有良好的促进肢体消肿作用,但术后消肿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分析认为该结果与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有关,由于术前良好的消肿,患肢术后肿胀不重,因此在肿胀消退程度上差异不明显。从VAS评分差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均感觉疼痛明显缓解,分析认为该结果与肿胀消退程度有关,考虑到两组患者均行跟骨结节牵引对骨折端复位并制动,因此疼痛虽有改善但无明显异常。从两组患者病例资料中发现,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部分患者消肿效果不明显,通过分析病例后发现其均存在下肢静脉肌间血栓,分析认为消肿效果的不理想与静脉血栓形成影响血液回流有关系。通过积极抗凝治疗血栓并继续消肿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肿胀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试验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腹痛及反酸症状,予以抑酸护胃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七叶皂苷钠联合物理消肿能有效改善围术期胫腓骨骨折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肢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