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及路径
The Significance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into the Growth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SS.2022.11741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 圳: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湖南 长沙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青年大学生现实意义实践路径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Young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ractice Path
摘要: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有着丰富的内涵,重大的启示意义。将其融入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中,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培育坚定意志、深化爱国情怀。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化四史学习,激发创新意识,坚定政治立场等路径,引导大学生在百年历程中汲取“红色养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而以新的姿态谱写振兴中华的伟大章曲。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party building theory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grea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is conducive to young college students’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strengthen responsibility, cultivate firm will and deepen patriotic feelings. 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Marxism, deepening the study of the four histories, stimulating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posi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guided to learn’ red nutrients’ in the course of a hundred years, do not forget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and strive to advance, so as to write the great chapter of revitalizing China with a new posture.
文章引用:李圳.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及路径[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7): 2986-299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741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及其深刻启示,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需要青年大学生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

2.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真理即马克思主义,理想即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人民性等特点。党的百年征程,既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征程,也是党不断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征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求当代大学生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随着时代发展,青年大学生要继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坚持和发扬真理的力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梦与中国梦、民族梦紧密结合起来,在新征程的路上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2.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在初心和使命的引领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我们党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为了从根本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党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了寻求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青年大学生要在党的奋斗史中领悟初心,保持初心,扛起使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将个人追求与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砥砺前行中展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

2.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发扬甘于奉献、敢于斗争精神,在逆境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敢于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各种艰难险阻之中磨练出来的,在应付各种挑战中积累起来的。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们用生命和热血铸造了“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等,进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仍然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敢于斗争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居安思危,不断提高斗争意志,提高政治本领,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场坚定,无所畏惧,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现如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肆虐,科技发展遭遇瓶颈,国际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这就更加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在“惊涛骇浪”中磨练出敢闯的精神、敢干的劲头,从而底气十足地应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带来的新要求和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防范各种风险,化解各种重大危机。

2.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3]。“对党忠诚”,青年大学生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工作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忠于党的信仰,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履行党在各个方面的工作部署,敢于接受党组织的检验。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不负人民”就要做到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事事想着人民,时时与人民站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作为奋斗的目标。

3. 伟大建党精神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

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跑者和主力军,学习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以及在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重大意义。

3.1. 有助于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当担,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早已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思想上也会萎靡不振。理想信念坚定了,全国上下才能齐心协力,才能尽己所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献策献力。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日渐多元,大学生群体中本就存在意志薄弱者,一旦被各种“躺平文化”、“丧文化”等非健康文化所侵袭,其理想信念就会匮乏。因此,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时,青年大学生唯有保持清醒和理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主流思想,合理吸收外来文化,才能不做民族虚无主义者和历史虚无主义者。我们党百年来能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奋斗者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当青年大学生陷入对奋斗与“躺平”、小我与大我、满足自我与担当使命的抉择时,坚定理想信念就等于有了指路的明灯,就能引导自己走向正确人生道路,勇担时代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

3.2. 有助于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培养责任精神和担当精神,不仅对大学生自己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还对大学生自觉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回首百年奋斗征程,正是因为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取得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实践表明,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广大青年敢当重任、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中坚力量,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怕当担、敢于当担、主动当担,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幸福积极建言献策,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3. 有助于磨练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品格

我们党从一穷二白中走来,在没有充足的资源、精良的装备、先进的科技的条件下,一切所取得的成就、所创造的事业得益于先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回忆峥嵘岁月,无数青年志士们为了救国救民前赴后继,不断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今日之青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顶梁柱,如果意志不坚定,缺乏敢于斗争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就容易半途而废。因此,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舍己为国、甘洒热血、逆势而上的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对其意志品格的磨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3.4. 有助于深化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深植于爱国主义的厚壤,百年来,无数爱国主义者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的诺言,用生命诠释了不负国家、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这种理念和情怀,对大学生情怀的培育具有熏陶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现状存在爱国情怀缺失、爱国主义情怀缺乏理性思考、爱国情怀缺乏持续性的问题 [4],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深刻明白维护国家利益是保障个人利益的基本前提,从而培育爱国爱民情怀。有利于青年大学生从先辈们的爱国事迹中学会理性思考自己的爱国观、树立正确的爱国观,点燃心中永恒的赤色火焰,与时代同奋进,与祖国共发展。

4.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成才的实践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贯穿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大学生要穿越历史的隧道,在经典中吸收养分,在实践中培育创新能力,在坚定立场中寻找耀眼的中国红。

4.1.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

党的百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首先要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阅读中去,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特质。面对厚厚的经典,虽然部分同学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只要在品读中有所思考,与经典来一次思维碰撞,就能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魅力,从而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从中汲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青年大学生要在阅读中联系生活、结合实际。单纯依靠理论学习,学生无法彻底理解伟人们深刻的思想,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学会怎样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青年大学生要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以及历史趋势,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成果,把握其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核心要义、历史地位、实践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更有生命力的内涵。同时,青年大学生也要积极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展现新时代的中国方案,做有理想追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4.2. 深化四史学习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浓缩。深化四史教育学习,需要青年大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历史,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重温先辈们为国为民的真实写照,培养他们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青年大学生更要在先辈们建设的历史道路上探寻现在和未来留给我们的任务和难题,勇敢地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面对当前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道路上,更加有自信、有目标、有方向地奋斗自我。同时,我们党在探索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正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在试错的历程中不断为后人积累宝贵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有利于指导青年大学生在迈进新征程、面对新挑战的道路上更加坚持“四个自信”,更加敢于撸起袖子加油干,从而书写更加璀璨的华丽篇章,为中国梦贡献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当担。

4.3. 激发创新精神

随着国家崛起、民族振兴,我们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最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不仅要有敢于挑战、不懈奋斗的精神,还应具备探索创新精神,积极勇敢地寻求创新之路。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机理包括认知、认同、践行 [5]。首先,青年大学生要从党的百年创新史中深化对创新精神的认识,这包括在党的创新实践中,一大批能人志士为填补国家发展空白,投入毕生的精力甚至为此付出生命所体现的首创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也包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两个百年目标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道路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在感性的认识中潜移默化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创新精神的核心与实质。其次,青年大学生可以实地参观红色文化馆、红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其生动形象展示的百年创新精神中体会先辈们的不易,体会到没有创新就没有今日之发展的道理,从而激发内心对创新精神的认同感。最后,青年大学生要投身探索创新创造的实践。大学生要回归课堂,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不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深化对创新精神的认识,促进对创新精神的认同。

4.4. 坚定政治立场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深刻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极高的政治觉悟以及崇高的政治品格。坚定政治立场,首先在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学生要胸怀爱国爱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自觉维护国家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敢于同破坏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势力作斗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把国家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其次,青年大学生要有建设祖国之志。紧跟时代的步伐,自觉践行党和国家的强国之策,大到自觉投身于乡村振兴、西部计划、基层治理等社会实践,小到积极报名社区志愿者参与抗疫等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体会党的政策逻辑,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精神,从而自觉增强对党和人民的认同感。最后,青年大学生要有强国之梦。敢于思考,善于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将知识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中,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成为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响应国家对军事人才的号召,配合祖国对国防事业的投入,以青春之我献身国之大业,用青春活力照亮祖国的强军目标。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C09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002).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3] 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N]. 人民日报, 2021-03-02(001).
[4] 张未利.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育[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7(4): 27-28.
[5] 陈小波, 周国桥.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4):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