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医护理操作本着简、便、廉、验的特点,已逐渐让广大患者接受和推崇 [1],但目前中医护理教育与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滞后 [2]。目前临床对中医护理操作的教学基本停留在短时间课堂带教以及临床观摩的模式。护理助手APP是一款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移动应用实验室制作的,将护理的学习、培训、考核、后台数据导出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本研究旨在通过以护理助手APP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7~2021.7在我院实习的64名中医药大学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 年龄在18~25岁。2) 配备有智能手机。3) 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 在科室实习请假超1/3时间;2) 个人原因以及客观原因无法坚持参加学习。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两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两组在年龄、学历、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别(P > 0.05)。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方法
院内遴选护师职称、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以上学历、已完成医院内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学习100小时并通过考核的带教作为授课老师。教学内容选择依据我院护理部颁布的《护理操作规程》,针对我院现有的中医护理操作,罗列出四项较有代表性的中医护理操作,内容如下:中医定向药透治疗、艾灸、刮痧、平衡火罐。带教课上进行现场教学辅助示范操作后进行理论以及操作考核。
2.2.2. 试验组方法
设立混合式教学带教管理团队,集中培训护理助手相关操作,包括课件制作、课件上传、管理维护等相关知识。操作学习项目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移动应用实验室制作的“护理助手”APP辅助现场教学,内容如下:① 导入课程 学生入科后第一周内布置课程学习内容以及要求,理论知识以课堂授课的方式,告知借助护理助手APP学习以及考核的方法。制作图文并茂的优质PPT、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前将课程、建议阅读书目、参考文献以及思考题通过护理助手软件定时发布给相关护生,并通过护理助手微信公众号发通知督促自学与自我思考。② 现场授课 通过在线上学习的知识,在现场授课中将相关中医操作的重难点、细节注意点、易错易漏部分以及护生在线上提出的疑惑点进行授课阐述,对中医护理项目进行示范。③ 考核机制 建立学分制要求,每个操作课程以及考核依据难以程度设立1~2学分,要求完成一定量学分值后方可预约带教进行考核。一周后现场教学培训设立动态二维码扫描签到。④ 考试管理 在课程结束,通过护理助手软件内预设的考题以及问卷对护生进行考核,并及时了解护生对教学体验的满意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后台设置,实现打乱题目选择项顺序、观测护生考试时退出/截屏的次数,以求考试的严肃性和得分的真实有效。护生在考核结束提交考卷后系统自动生成成绩,并提交管理员存档。⑤ 隐私保障 护生所有学习考核过程指标以及问卷信息均设为管理员一人可见,其他人无法看到相关信息,保障了护生的隐私。
2.3. 观察指标
2.3.1. 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学习一个月后由带教老师以试卷形式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理论知识掌握越好。操作考核以四项中医项目抽考的形式,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操作水平越好。
2.3.2. 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评价学生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法的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该教学模式越受护生欢迎。
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具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如下表1。
3.2. 满意度对比
两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带教对教学的满意度的比较如下表2。

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theory test scores and TCM operation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points, x ± s)
表1. 两组护生中医理论考试成绩、中医操作水平比较(分,x ± s)

Table 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points, x ± s)
表2. 两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带教对教学的满意度的比较(分,x ± s)
4. 讨论
4.1. 基于护理助手的混合式教育有利于提升护生对中医操作掌握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有限,部分护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临床护生的教学时间统一,容易由于轮班、夜班后、劳累、疾病等影响教学效果 [3]。在本研究中,护理助手教学平台上操作简单方便,护生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场所,随时观看操作内容进行练习。平台上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细心解说重要操作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时间上的的局限性,护生在反复学习分解动作后再次直观感受课堂上老师讲解,更容易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方面均有提高,教学效果明显,这和李强的研究结果一致 [4]。
4.2. 基于护理助手的混合式教育有利于提升护生医内涵的内涵建设
中医操作的质量护生通过平台上提供的中医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中医操作背后的中医内涵以及辩证选穴要点深入了解,给所学中医操作赋予了更高的中医内涵,激发了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在此基础上,护生在线下对不熟悉的操作细节加强自主反复练习,及时纠正错误正向强化,使中医护理操作知识逐渐内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质量螺旋式提高。
4.3. 基于护理助手的混合式教育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主动性
本研究发现,传统临床教学示范少、时间短的特点以及利用现场示范的单一教学形式,部分护生很难掌握中医操作的手法重点以及背后的中医内涵知识。护生的临床教学而基于护理助手的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将步骤相对复杂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平衡火罐操作中拿、揉、提、拔、留罐操作细节近距离拍摄借助互联网将丰富、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呈现于网络端以便护生观察和模仿。有研究表明,自主学习的学习形式有助于提升护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5] [6],护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改进为“我要学”的心态,思想上更能与老师配合,提升了教学的满意度。
4.4. 基于护理助手的混合式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创新教学,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极大鼓舞了教学方向多元化迈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7]。教师通过将信息化教学运用于互联网平台,对教学内容、形式、背后中医内涵知识等学习资源的筛选整合,讲抽象的中医操作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本研究通过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方式让护生乐于接受,满足个体学习需求,不断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教学能力、创新能力。通过护理助手APP后台对考生学习次数、考试成绩管理等模块的管理,促进了护理教学管理上的创新,为护理教育管理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下,借助信息化多媒体的移动化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践能力、激发中医思维。同时方便护理教学管理朝着创新化、信息化、便利化发展,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护理助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CG20-167。
参考文献